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的优化用药论文_刘轩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目的:浅析PK/PD(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在临床用药中的价值,为临床优化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Ⅰ、Ⅱ类择期手术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术后抗菌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1组、对照1组和实验2组、对照2组,术后给予实验1组、对照1组患者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实验2组、对照2组接受克林霉素类药物治疗,通过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术后感染。检测实验2组、对照2组患者术后切口的细菌阳性状况,比较实验1组、对照1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和感状况。结果:对照1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12.5%)显著高于实验1组患者,而其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1组(P<0.05);对照2组患者细菌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实验组2组患者(P<0.05)。结论:以PK/PD相关参数为依据,可以显著优化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案,进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药效学;药动学;抗菌药物;临床价值;优化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325-01

目前,抗菌药物已被广泛地运用到临床治疗中,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细菌耐药性这一重点问题[1]。因而,如何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预防、清除病原菌已经为医生进行临床带来困惑。PD 和PK是药理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对于PD与PK关系的研究也获得了一定成果。所以,依据PK/PD参数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将有助于临床医师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提升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2]。鉴于此,本研究探究了PK/PD参数在临床用药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Ⅰ、Ⅱ类择期手术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Ⅱ类手术90例、Ⅰ类手术70 例;女63例,男77例;年龄为23~77岁,平均年龄为(43.8±11.1)岁。依据手术分类不同分为实验Ⅰ组、对照Ⅰ组和实验Ⅱ组、对照Ⅱ组,每组平均40例。

1.2 方法

术前4组患者均未接受抗菌预防治疗,术后护理方式类似,且于术后接受不同抗菌药物治疗。(1)实验1组和对照1组患者均接受氨基糖苷类(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治疗:依据PK/PD参数给予实验1组患者有效药物剂量(1次/d);对照1组将上述有效药物剂量平均分成3份,每次使用1 /3 有效剂量(3次/d)。(2)实验组2组和对照组2组接受克林霉素类(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治疗,用量均为药物最低浓度的五倍,两组患者分别在用药2h、12h后再更换手术切口的纱布,并于3d检测取下的纱布,明确阳性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处理数据,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分别用χ2、t检验验证组间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比较,检验标准为P<0.05。

2.结果

2.1 分析实验1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感染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1组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对照1组有5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其术后切口感染率(12.5%)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高于实验1组患者(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错用、滥用抗生素现象。滥用抗生素既无法达到预防感染、抗菌效果,还会诱发致病菌的高抗药性、增大临床感染风险、增加患者的肝肾药物代谢负担,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而PK/PD 参数能准确地反映各种抗菌药对细菌的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和用药后患者血药浓度情况,所以临床上常用该参数来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物。根据PK/PD 参数可将抗菌药物分为以下3类:(1)时间依赖性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及林霉素等类药物,其T>MIC;(2)浓度依赖性药物,包括氟喹诺酮、酮内酯、氨基糖苷等类药物,其Cmax>MIC;(3)介于时间、浓度依赖性之间的药物,包括糖肽、大环内酯、碳青霉素烯类药物[3]。

本组研究选用了具备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的克林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并给予患者分组用药,结果显示实验1组切口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切口感染率更低,这表明对于浓度依赖性抗感染药物,每天一次性给足药物用量的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分散药物剂量给药治疗的效果。这与浓度依赖性抗感染药物的如下特点有关:即该药物的杀菌效果与患者血液浓度有直接关系,Cmax/MIC越大,药物的杀菌效果也越强,但是药物剂量不应超过最低中毒剂量。实验2组和对照2组患者所用药物剂量一致,但术后切口细菌阳性的检测时间不同,而实验组2组的检测时间延后于对照2组,结果表明实验2组患者术后切口并未出现阳性细菌,但是对照2组患者的术后切口的细菌阳性率则明显较高,这也提示我们时间依赖性抗感染药物药效分发挥依赖于切口细菌曝露的时间,这也表明了克林霉素类药物的时间依赖性特点。因而,今后临床治疗中应以PK/PD参数为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临床抗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彦,杨学军.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及其合理用药[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24:142-144.

[2]区林华,李斌.依据PK/PD参数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8:121-122.

[3]赵嘉红,伦小燕,黄小茜等.依据PK/PD参数优化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J].海峡药学,2014,06:131-133.

论文作者:刘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  ;  ;  ;  ;  ;  ;  ;  

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的优化用药论文_刘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