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律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要素及其提升策略论文_苏华兴 寇峻伦,窦健文

高校法律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要素及其提升策略论文_苏华兴 寇峻伦,窦健文

摘要:随着我国人文素质的不断提升,学校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方面教育。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讲,学习法律对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教学中应该注重法律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法律意识逐渐得到提升。就当前情况来讲,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种状况的出现对法律教育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能够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礼仪得到有效保证。

关键词:高校法律教育;实效性;影响要素

引言

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寄予厚望的群体,也是极为脆弱、迷茫、极易误入歧途的弱势群体。高校承担着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任,做好法治教育工作对于预防大学生犯罪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实中的高校法治教育却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缺乏实效性,难以满足我国法治化进程的要求。

1法律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法律教育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因此法律教育的实施在高校中的实施十分必要,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改革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丰富,促进其在学习中实效性的提升。在高校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适应岗位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利益与财富。而法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使学生的日常行为更具合理性、方向性,在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下,法律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法律教育在高校的实施十分必要。

2高校法律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要素

2.1法治教育内容过于空泛

现在各级学校的法律教育仍作为道德教育的分支,以德育路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缺乏自身的独立地位。法律内容篇幅比较少,然而需要讲授的内容却比较宽泛,涉及到的法律专业知识可达到数十种。由于篇幅及课时比较少,很多内容教学都处于浅层次,单纯罗列知识点,未能深入进行讲解,导致学生无法较好掌握这些知识内容。

2.2教育定位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高校教育中的教育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偏差,教育定位有失精准,对于教育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多数高校的教育教学中,主要是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中心,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专业教育中对于法律教育不够重视,而是将就业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2.3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校在进行法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有较好社会环境作为支持,在这种状况下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生的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就高校的法律教育来讲,其实效性和道德环境之间有较大联系,道德环境的好坏会对学生三观的形成造成最直接的影响,而不好的道德环境,则严重影响法律教育的正常开展。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渐推进,我国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思想,传统的思想理念正遭受严重冲击,在外来思想中,除了一部分优秀思想之外,也存在着大量的腐朽思想,这严重阻碍了高校法律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我国的法律环境中也有很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立法与执法上,立法与执法在一定程度上和社会发展存在脱节,腐败现象严重,人们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对我国的法制化建设逐渐失去了信心,影响了法制建设的整体进程,学生在学习法律时的积极性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高校在法律教育中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3.1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模式

当前的高校法治教育模式及方法较为单一,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模式势在必行。首先,在课程设计上应当使法治教育课程独立化,合理增设法治教育必修课程,如经济与法律、刑法与生活、法与社会等,由法学专业教师授课,用法治的思维传授法律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其次,通过多途径开展课堂法治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互动环节,使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寓教于学,通过多渠道、间接的方法将法治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意识到法律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具体方式包括:课堂上注重组织学生对热点、经典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案情进行讨论;课外可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定期进行校园内外法律咨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法律实践,还可以通过各种主题的“法律宣传日”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宣传,鼓励和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法律知识、领悟法律精神、反思法律对社会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最后是改革考核方法、完善法治教育评估机制。鉴于单纯笔试考核的缺陷,建议采用除笔试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如:课堂发言、案例分享、法律演讲、模拟法庭等灵活多样的口试方法,这些方法对于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法律视野均有着独特的作用。总之,通过上述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使高校法治教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切实地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及法律实践能力,达到法治教育的理想效果。

3.2注重法律信仰教育

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当学生在学习完法律知识并且形成一定认知之后,就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导,实现知行统一,而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受众意识的影响,而受众意识中包含了学生的法律信仰。法律教育的实施对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虽然学生在形成法律信仰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作用,但是教育的实施不仅是对文化的讲授和传承,其主要作用在于教育基础上的创新。由于高校教育中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学生,让学生形成法律信仰的重要条件便是对学生实行法律教育,法律是权利与义务的合成体,当学生意识到权利时,才能有对法律的需求,在遇到问题时寻求法律的帮助,以防事态的恶化。同时在法律教育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法律情感的培养。由于高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应该加强对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有效抵制外界不良事物的诱惑。

3.3构建良好社会环境

高校法律教育中实效性的提升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保证,使学生认识到形成法律意识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实现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使法制社会的实现有足够的保障。其次,需要加强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尽量减少违法行为的出现,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最后,要加强对法制内容的宣传,促进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当遇到不合理、不合法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我国的法制社会不断得到发展。

结束语

当前社会上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频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强化法治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要,并且也越来越必要。对此,如何加强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高校应当清楚认识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及方式完善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使法治教育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使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叶中.关于法治中国内涵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5):34.

[2]陈俊洁.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反思[J].高教学刊,2019(3):191-193.

[3]宁博.高校法律课程教育实效性改革研究[J].速读,2015(6):136.

作者简介:

苏华兴,男,广东省惠州市(1995年10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寇峻伦,男,四川省达州市(1999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窦健文,男,湖北武穴(2000年02月04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论文作者:苏华兴 寇峻伦,窦健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高校法律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要素及其提升策略论文_苏华兴 寇峻伦,窦健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