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民俗论文_何洁

浅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民俗论文_何洁

何洁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民俗文化传统正是当代文化走向大繁荣的根脉,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民俗文化保护的巨大文化工程就充分证实了这种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民俗;区域;研究;保护

民俗文化连同研究它的民俗学在上世纪经历了漫长的“休眠时期”,所幸还有顾颉刚、常惠、容肇祖、江绍原、杨坤、杨成志和钟敬文等老一辈民俗学家不遗余力地扛起重建民俗学的大旗,也取得了众多具有奠基性的成果。但直到20世纪末,与其他相邻近的人文学科比较起来,在兴旺发达的社会学、民族学的映衬下,民俗学的客观影响依然微弱,学术地位照例偏低,它在社会学科全面发展的热烈氛围中依然遭受冷落。

一、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义不容辞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在全球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大环境下,保护民俗文化就成为一种国家责任和历史使命。

民俗文化保护在根本上体现在对民俗文化传承方式的保护。它是地方文化生态常绿的根,抓好这三种传承方式的保护就是抓了根本,因为它不仅抓了个体的传承人,更重要的是抓做了整个传承机制的保护。建立完备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机制,本质上就能与这三种传承方式相对应,所不同的是,后者的时代高度和保护的终极目的是前者无可比拟的。政府主导是对民俗保护工作的全方位领导,它包括制定适应本地实际情况的政策和策略、在区域内营造良好的民俗文化保护氛围、造就规范的保护环境、合理的经费投入、对民俗文化职能部门的工作管理和政策指导等等,政府主导远非“诗经”时代的经宫廷收集整理再返回民间的简单行为,它的综合管理特性将是民俗文化保护的关键;社会参与的内容很多,它包括社会风俗和人生礼仪的规范和倡导,民间自我教化体系的恢复和传承,企业对传统技艺的拓展、开发和沿习,民间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等等;社会参与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传承者个体的介入,这些人的介入可以使一批家传技艺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得到有效的整理、保护和传承。在新的社会形态下,这种运转协调的民俗文化保护方式已非旧时状态,家传式已不仅是家族个体的私事,它将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鼓励和支助而正常延续,社会生活延续式已不是单一的生产生活方式规控下的百年一模式的风俗和礼俗行为,它将在原汁原味的基本形态下为民俗文化注入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我们的民俗文化保护也将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与时俱进,建立起符合现实状态的保护措施;民俗文化靠着传承方式从古传到今,保护好传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护了民俗文化本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适应传承方式的活态保护

民俗文化从上古传到今天,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处于活态的变异和发展之中,刻下了它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印记,民间艺术植根于民间生活,社会生活的改变决定民间艺术在表现方式、表现风格上的改变。这种改变也是民俗文化的活态特性,这种特性决定我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也应是发展的、活态的。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不止息的民俗文化关注。我们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不是一次性就能了结的,民俗文化的发展状态、传承状态都是应被跟踪关注并不断被记录在案的。第二、让民俗文化活在社会生活中是最好的保护。在信息社会里,民俗文化不只是民俗文化地的宝贝,总是被锁在深闺,它应该走到社会大舞台的中心去亮相、去展示它朴拙厚重的文化魅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绝对保持民俗文化原生状态、原有骨血的前提下,经过整理把民俗文化推向社会、推向市场。

三、民俗文化保护的业务操作

第一、抓好普查建档,这是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第一个环节。它需要文化工作者深入民俗文化所在地作忠实系统的调研,用历史的、科学的精神作指导,对民俗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作多侧面全方位的理解认识之后,一方面对民俗文化的名称、表现形式、表述方式、传承人、传承地、传承方式、传承概貌、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等作忠实的论证和准确的登记备案,这一工作是民俗文化保护的基础工作,不但要整理成规范的档案进入资料库备查,还应该通过影像、录音、绘图等手法对民俗文化予以立体本真的记录,经系统整理后制作成碟、带、文、图相互配套的档案资料,使它既可入库收藏,也可通过建立网站与国内外的民俗文化保护地进行交流借鉴,还可作为博物馆的辅助陈列品发挥特殊的展示作用。同时,它又是抢救濒危民俗文化行之有效的方法,档案将为濒危民俗文化在民间的再次振兴作依据。

第二、在民俗文化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把民俗文化地作为艺术馆、博物馆长期坚持的工作基地。通过在民俗文化地与群众联络情感,发动群众参与民俗文化发掘整理工作和民俗文化保护培训,团结起一批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积极分子。在提高人们民俗文化保护专业知识和民俗文化意识的同时,建立民俗文化保护网络;通过整理恢复一批有影响力、有艺术感染力的民间艺术作品并在区域内外展演,使之既成为民俗文化保护的示范性模式,又为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积累经验奠定作品。博物馆应在民俗文化地加大征集、科研和宣传展示力度,把有形文物和无形民俗文化统一起来,充分体现其文化内涵的完整性。使文物的展示巧妙地融入或还原于情景之中。通过展览展演,激励年轻人沿袭风俗、承习技艺,提高群众对民俗文化的价值认识,使他们对存在于自己身边的古老文化产生自豪感,自然而然地把传承民俗文化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真正让民俗文化活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在条件成熟以后,还可把民俗文化地纳入艺术馆和博物馆的实地展示现场,达到既保护传承方式和民俗文化本身又盘活民俗文化资源的目的。总之,文化部门的职责就是要让民俗文化不断活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并使之长久传承。

总之,当我们置身民俗文化工作之中,会感受到这一工程操作的空间很大,暗含的机遇也多。对文化职能部门,它预示着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研究领域更加宽泛,文化市场开发的前景更加广阔;对于政府管理,它意味着民俗文化将为社会提供的一次打造传统品牌的大好机遇。

何洁(1991.1——):女,24,汉族,籍贯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民俗研究

论文作者:何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浅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民俗论文_何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