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论文_杨守念,杨守厂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论文_杨守念,杨守厂

北京中联环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工程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建筑物、城市的建设和改造都离不开它。其对于满足人们的公共活动需要具有很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增多,总是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这不但会影响到建筑的寿命,甚至还会对人们的安全性产生威胁。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将会浅显的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的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去防治和处理这一现象。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处理

引言:水泥构成混凝土的主要组分,配合砂石,水,及其它外加材料拌制而形的,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原材料品种繁多,成本也较为低廉,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耐久性,但其自身重力大,材质较脆。因此在生产建设中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而混凝土结构因为自身的一些特性和外部条件的作用,很容易就会产生一些裂缝。像一些小于0.05mm的裂缝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危害,仅仅影响建筑外观,也就是我们提到的细微裂缝,但时间久了,如果继续受到过大的自重、温差过大等一些影响后,微裂缝就会逐渐发展壮大,逐渐变成具有很大危险性的宏观裂缝。宏观裂缝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会直接影响结构持久性,减少使用时间,带来许多不可预计的损失。因此,根据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去寻找处理这个问题的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1 建筑施工中裂缝的类型及成因

1.1 温差裂缝的产生

环境往往对建筑工程施工有一些影响,温度的变化则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之一,这种裂缝叫做温差裂缝。温度影响的范围较大,出现裂缝的体积也会比较大。当施工的季节为夏天时,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就会因为失去水分而收缩,然后形成裂缝;而当施工的季节温差较大时,如果混凝土外部的温度骤降,混凝土表面就会遇冷收缩,但较大的温差会使混凝土内外收缩的速度不一样,内部和外部外就会形成一个拉力差,当这种拉力差超出混凝土的最大承受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1.2 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的塑性收缩通常是因为,在大风干燥或酷热天气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受到周遭环境影响,便会加速流失,于是就会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在凝结之前,性质容易发生变化,在经历高温和大风天气后,混凝土表面的失水速率会加快,并产生快速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本身的强度无法抵御表面的收缩,发生变形,就会产生裂痕。裂缝大多是中间较宽、两端较细,并且长度参差不齐,互不联系。

1.3 干缩裂缝的产生

干缩裂缝是混凝土因为内部与外部湿度变化,水分蒸发不同步、产生的裂缝。一般是因为混凝土成型以后没有得到很好地养护,容易因为外界环境改变自身性质,表面水分流失的比较迅速,体积也会发生较大的收缩,然而混凝土内部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小,内部湿度变化小,体积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其表面与内部由于温度不均,收缩变形的速度不一致,就会产生一种抵抗力,这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其裂缝仅仅发生在表面,形状较细,其纹路交错,不遵循一般规律。

1.4自生收缩裂缝的产生

自生收缩是因为水泥的水化作用引起的收缩,通常在混凝土硬化的初期出现。在水泥水化生热后,自身体积增大,但是如果把参与水化反应的水的体积加上,那么总体积反而减少了。而如果水泥浆已经硬化了,还没有参与水化的水泥,依然会保持水化,这就是为什么发生自生收缩的原因。

2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

2.1在设计方案时,一定要再三审阅,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在结构设计时也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气候问题对施工的影响。合理的设置后浇缝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后浇缝间的间隔为20-30m,保留时间不能少于60天。

2.2注意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尽量使湿度增大,气温降低,养护时间延长,如此混凝土就会收缩的很微小。对于平时状态下一般水泥应当在混凝土被浇筑后的12时-18时开始养护,应持续21天-28天。而为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应主要控制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使混凝土表面更少的裸露在外部。可以采用篷布,塑料布等覆盖在其表面,可以有效阻止水分蒸发。同时,在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应用抹布搓压其表面至少两次,在其表面平整后才重新盖上覆盖物,并且,注意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覆盖物尽量不要接触到混凝土表面。

2.3在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时,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每单位的用水数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例,水灰比越大,越容易干缩,通常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当不能超过0.6,还要注意适当的添加塑化剂和减水剂。

2.4在选择原料时要注意,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和技术标准要加大监管筛选,多选用低水化性能的热水泥,骨料的含泥量也应该尽量控制在1-1.5%以下。矿渣水泥比一般的水泥有更大的收缩性,更低的水化特性。因此在使用矿渣水泥时,可以加大配筋率,这样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效果,增加混凝土的拉应力。

2.5如果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以后,其表面仍旧能塑造形状,这时可以压抹一遍或者重新振捣进行补救;如果混凝土已经无法变换形状了,可以将干水泥粉注入裂缝内,或者在表面暂时涂抹薄层的水泥砂浆。

3 混凝土常见裂缝的处理

3.1 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多,修补混凝土的裂缝一般为表面涂抹法。表面涂抹法适用于那些很微小的,浆材不能直接进入的细浅裂缝,这些裂缝往往是很稳定的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表面裂缝。这种方法通常是在裂缝外表面直接涂抹防腐材料,像水泥浆、环氧胶泥或油漆等。

3.2灌浆法

灌浆法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办法,可以应用于宽大的裂缝,微小的裂缝也尚可应用。这种方法一般是通过压送设备(压力为0.2-0.4MPa)将用来填补的胶结材料注入砼裂隙,等到浆液硬化后就与混凝土融为一体,以此达到闭塞的目的。或者利用另一种机器,弹性补缝器也可以将补缝浆液注入裂缝,好处是这种方法不用耗费电力。总体而言,灌浆法可操作性高,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办法。

3.3 结构补强法

当建筑因超过荷载、火灾、已老化损坏严重造成的裂缝等已经影响结构到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或可靠性不足的建筑,就可以采用结构补强法,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建筑物结构补强法常用的几种方法有:增大混凝土结构截面的方法、碳纤维加固法、将高性能的环氧类粘结剂粘到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方法、置换混凝土法、预应力加固法等

3.4 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适用于严重损坏的混凝土裂缝,一般是解决这类裂缝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且越早采用越好,但也是一项很有危险性的施工过程,因此施工前应对施工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是先将已经损坏的有缺陷的混凝土去除干净,然后用新的混凝土或者其它材料去替换。比较常见的替换材料有水泥砂浆,混凝土,聚合物或者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3.6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护法是一种效果很好的防腐办法。通常电化学防护法中较有效的三种方法是: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和碱性复原法。这种方法不太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很适合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护。

3.7仿生自愈合法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的一种高级的处理方法,通过模仿生物组织在受伤时,体内自动分泌出一种物质能使伤口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是,在混凝土的固有组分中加入一些特殊物质,比如含有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然后在混凝土内形成一种智能仿生自愈网络,如此一旦混凝土产生裂缝,内部也就会自动分泌出一些液芯纤维,使裂缝重新愈合。

4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总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很难避免的一项问题,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可以防护和处理的。只要施工单位能认真对待每一份建筑工程,以精确地配料比,精湛的施工工艺,以及平时加大对混凝土的防护,混凝土的寿命一定可以延长很多年,混凝土的裂缝现象能降到最低。再者,现在国内外科学家都在努力探索解决混凝土裂缝的解决方案,对这项研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如今,似乎已经有了用真菌修复裂缝的新技术,只是现在这项技术还不太成熟,相信在不久后的某一天,一定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程慧瑜,浅谈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第九期,2009

[2]杨达豪,关于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几点探讨(J).2011,34(11);1290-1291

[3]曾飞,浅谈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J).广东科技,2006(03)

论文作者:杨守念,杨守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论文_杨守念,杨守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