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区域差异分析_存款准备金率论文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区域差异分析_存款准备金率论文

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差别论文,效果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分析

理论分析说明,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密不可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导致不同地区对统一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和时滞不一样。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轨过程中,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较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要复杂得多。

(一)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和部门环节的地区差异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和部门环节总体上可概括为:“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宏观经济”。由于地区间在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经济金融结构、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和偏好、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上述传导过程中,各环节在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地区间存在差异。

1.货币市场发育程度

货币市场进入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是从人民银行到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再到企业,基本没有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即直接从政策手段到最终目标;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了从中央银行到金融机构,再到企业的传导体系,但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90年代以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了从中央银行到货币市场,到金融机构,再到企业的传导体系。

但在全国总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货币市场发育过程和发育程度不同,因此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普遍而言,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货币市场较为发达,参与货币市场交易的金融机构较多,货币市场的交易量较大,货币市场在本地区的资金融通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当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引起货币市场利率与交易量的变化时,在这些地区,就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产负债结构和盈利水平等,从而影响到企业和个人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影响投资和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因此在这些地区,能通过货币市场较好地传达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例如,浙江省的货币市场比较发达,根据人民银行杭州中支的分析结果,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同业拆借交易量有着较明显的影响,而同业拆借量的变动与贷款额的变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贷款的变动最终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

相反,西部省份的货币市场体系建设和业务发展滞后,影响了货币政策机制的有效传导。例如,从陕西省货币市场的发展情况看,不仅货币市场的参与主体少,而且交易品种单一,交易规模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有效发挥。如2004年上半年陕西省西安市隔夜头寸拆借系统市场成员仅有25家;在债券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品种主要是国债,而金融债、企业债数量极少;票据市场规模不大,2004年上半年陕西省承兑汇票余额为201.2亿元,贴现与再贴现余额为189.9亿元,仅占全国贴现与再贴现余额的1.76%。因此当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市场进行货币政策操作时,对陕西省的影响就很小。

2.金融机构状况

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我国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结构下,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货币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映是否灵敏、及时和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枢纽。

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总行一级法人制度,各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本质上不存在差别。但由于地区间在经济、教育、社会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各地国有商业银行在机构数、业务量、效益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地区银行的数量明显多于欠发达地区,且高等级行多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量明显大于不发达地区,资产质量也要优于不发达地区。

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也很大,但其他金融机构在各地区间的发展程度不一样。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他金融机构较多,业务量较大;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其他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业务量也相对较小。其他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由于在体制上存在差别,因此其经营目标与经营行为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别,对于中央银行调控措施的反应也不一样。相比较而言,国有商业银行受政府行为的影响较大,中央银行的调控措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也较大,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则较稳定一些。例如,在近一轮经济增长中,受地方政府的推动,2002年下半年之后,出现了信贷扩张行为,这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得更快;而在实施宏观调控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贷款又较其他金融机构下降得多。

另一方面,近些年来监管目标与货币政策意图的冲突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因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务院要求金融机构加大风险控制力度,将风险防范作为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开始推行责任终身追究制。虽然当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扩张的,但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与利润激励机制不对称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惜贷”现象,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到阻滞。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没有沉重的不良贷款的历史负担,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与国有商业银行不尽相同,因此监管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的冲突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

因此,地区间不同金融机构的分布不一样,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也不一样;商业银行的稳健性程度不一样,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也不一样。

3.企业部门情况

企业是我国的主要负债部门,也就是说,企业是资金的主要融入者。不同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同,借款能力与还款能力不同,因此在信贷市场上的地位不一样。并且不同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一样,因此企业的总体状况和分布情况对货币政策传导有很大影响。

按体制划分,我国企业可以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大类。国有企业由于有政府隐含担保,因此存在预算软约束,对于货币政策的变化反映不够灵敏。但国有企业却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运用者。近些年来,随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尤其是信用评级制度的推广,国有企业也逐渐分化。大企业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和优势企业,在各种融资活动中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而一些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已不再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近些年来,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强调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并且商业银行逐步注重风险和利润考核指标,贷款出现向大型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倾斜的现象,所有制不同导致的贷款歧视逐步减小。例如,在近一轮宏观调控过程中,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调整普遍淡化了经济成分,基本采取以风险和效益为中心,一视同仁,择优汰劣的政策,因此民营企业并没有受到特别打击。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咨询系统显示,2004年8月末,非国有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比上年末上升了1.4个百分点。

由于不同地区企业的分布不一样,因此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就不一样。总体看来,发达地区企业由于历史积累较好,大中型企业占的比重较高,上市公司多,并且很多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好,这些企业在信贷市场上很容易获得贷款,并且还能从其他渠道融资,因此货币政策调整时对这些企业的影响不是很大。从所有制结构看,东部发达地区一直位居改革前沿,民营经济起步较早,中小企业中,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改制都较早,也都比较彻底,更符合银行信贷条件,也较容易得到银行贷款。2003年上半年,上海市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22%,高出贷款总额增速18个百分点;广东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差不多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5%。这些情况说明,优质中小企业已逐渐在信贷市场上取得有利地位。但由于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来说,不容易从其他渠道取得融资,因此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高,信贷总量的扩张或收缩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一些老工业基地,效益较差的国有企业较多,这些企业几乎完全依赖于信贷政策的支持,货币政策变动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十分显著。另外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过小,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欠佳,贷款条件差,很难获得贷款,货币政策在收缩时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尤其大。

4.居民个人投资消费倾向

从理论上说,货币政策调整时,会影响居民的投资与消费,或者预期,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从我国的普遍情况看,我国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均表现出对货币政策的低敏感性。从消费看,尽管近几年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很快,但仍属于起步阶段,消费信贷的总量较小,并且消费信贷的发展受消费信贷条件变化的影响大,而对利率的敏感性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从储蓄看,大量的研究都表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的变动不敏感。从居民投资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储蓄中投资部分的比重越来越大。这部分储蓄是对货币政策变动比较敏感的部分,会根据利率高低或市场行情好坏,游走在股市、债市或银行储蓄存款之间。但这部分储蓄主要集中在部分高收入者手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的差距逐渐扩大,目前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十分明显,2003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是最低的宁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2.28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一般大于45%,比经济发达地区高出10~15个百分点,仍然处于以收定支的消费阶段,消费结构还没有升级的潜力。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储蓄较少,金融资产仍主要以银行存款为主,而且主要以满足预防性需求为目的,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程度更低。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居民已实现小康,居民消费正在处于升级换代阶段,消费信贷也发展得比较迅速。并且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储蓄较多,金融资产逐步多样化,因此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的变化较为敏感。

5.其他因素影响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也有很大的影响。

其一是其他金融资源的可得性,如资本市场的发展,民间金融的发展等,这些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货币政策的作用。如浙江省民间借贷活跃,在货币政策趋紧时,民间借贷更为活跃,成为商业银行资金趋紧状况下一些企业融资渠道的补充。但我国各地区间在这些方面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民间借贷在某些地区很兴盛。而不发达地区则正好相反,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因此受信贷松紧的影响很大。

其二是地方政府。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经济的影响很大,因此地方政府是货币政策传导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政府对货币政策的态度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和地方政府目标是否一致。如果货币政策目标和地方政府目标一致,地方政府就会成为货币政策执行的推动者;如果货币政策目标与地方政府目标不一致,地方政府就会成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阻碍。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区间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与方式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不一样。

(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地区差别

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可分为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等。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仍以信贷渠道为主,这是由于我国目前仍是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在企业的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占比很高,信贷政策及信贷资金来源的变化对企业和居民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主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在地区间的差别。

信贷渠道是指货币供给影响信贷可得性,影响信贷供给并进一步影响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新凯恩斯主义指出,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主要包括借款人资产负债渠道和银行借贷渠道。信贷传导渠道不仅作用于投资,同样作用于消费。

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作用过程看,信贷传导渠道的地区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贷可得性的地区差别,二是信贷对投资和消费,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地区差别。

信贷可得性的地区差别,首先表现为各地区在金融资产上的差别。经济发达的省份,收入水平高,因而储蓄水平也高,资金来源较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省份,收入水平低,储蓄少,资金来源少,这样就表现为金融资产分布的地区不平衡。例如,65%左右的金融资产集中于人民银行上海、天津、广州三大分行管辖的区域,而占国土面积72%的西部地区金融资产所占比例仅仅为17.8%。

从银行信贷渠道的角度而言,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不良贷款率较高,“双降”的压力很大,因而更影响了信贷供给能力。近几年,为节省成本、减少亏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欠发达地区大量撤并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分支机构,导致县域金融服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真空”,剩下的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一般较低,金融服务、特别是信贷资源配置能力严重弱化;同时,由于邮政储蓄机构经营行为扭曲,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而发达地区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较好,因此银行信贷供给的能力较强。

从借款人资产负债的角度而言,借款人的净资产是决定性因素。由于普遍而言,经济发达地区无论企业还是居民的净资产都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资产质量更佳,因此经济发达地区信贷的可得性更高。在过去一些年内,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更快,资金回报率更高,因此形成了资金进一步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局面,这更加剧了地区间资金供应的不平衡,下表显示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存、贷款上的差距。

表1 1999-200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存贷款差距

存款余额比 贷款余额比

1999年 100∶41.8∶24.9 100∶53.4∶30.1

2000年 100∶41.7∶25.6 100∶51.0∶28.9

2001年 100∶41.7∶25.8 100∶49.2∶28.5

2002年 100∶40.4∶24.9 100∶46.3∶27.4

2003年 100∶39.0∶24.4 100∶43.1∶26.4

注:以东部地区为100,依次为中、西部占东部地区比重。东部地区:津冀辽沪苏浙闽鲁粤琼;中部地区:晋吉黑皖赣豫鄂湘桂和内蒙;西部地区:渝川黔滇藏陕甘宁青新。因北京为主要全国性公司总部所在地,造成金融数据不可比,故剔除。数据来源于各地统计公报。

由于发达地区的信贷可得性较强,而欠发达地区的信贷可得性较差,因此当货币政策发生变化,影响到信贷供给时,对欠发达地区的冲击相对较大,而对发达地区的冲击相对较小,例如1998-2003年,浙江省贷款年均增长25.3%,高出同期全国年均增幅12.4个百分点;而辽宁省各项贷款平均增幅(1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信贷渠道发生作用的另一环节是信贷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我国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长期偏低,近几年经济增长依赖信贷资金的程度又有所扩大。从全国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看,一方面1998年以来国内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信贷资金占用的时间较长,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随着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增加,信贷资金长期使用趋势明显,回收、周转的速度下降,导致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下降。2003年,全国每百元GDP占用信贷资金136.25元,较1998年多占用27.49元。这说明经济增长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

但信贷资金与GDP之比高也不一定完全就说明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低,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金融深化的程度和信贷市场的发达程度。从分地区的情况看,信贷资金与GDP之比并不一定与经济发达程度成反比,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不一定信贷资金与GDP之比就低。但无论如何,信贷资金与GDP之比反映出各地区经济增长对贷款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当货币政策引起信贷变化时,即使各地区信贷的变化是相同的,最终对各地区经济的影响结果也不同。

表2 2003年不同地区贷款与GDP的关系

地区 贷款增加额/GDP(%) 贷款存量/GDP

全国

23.63 1.36

天津

37.13 1.40

山西

21.57 1.45

辽宁

16.31 1.20

江苏

24.58 0.91

浙江

36.21 1.28

福建

13.9 0.73

山东

15.5 0.84

湖北8.1 0.93

广东

20.45 1.34

贵州

19.20 1.48

陕西

22.86 1.26

资料来源:《金融统计与分析》2004年第1期,2003年第1期;《中国统计年鉴2004》。

需要说明的是,利率也是近几年来人民银行使用得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但由于我国利率还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还存在扭曲,因此货币政策传导中利率渠道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从全国的情况看,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变动对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从地区层面看,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利率传导渠道的作用都不明显。如对浙江省的实证分析表明,利率变动对储蓄存款总量变动的影响较小,1998年1月至2004年5月,储蓄存款无论是对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都缺乏弹性;贷款增长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也缺乏弹性。湖北省的情况也表明,1998年后我国利率水平虽然多次下调,但是居民储蓄和企业投资并没有显著地下降和增加。从陕西省的情况看,利率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更弱,利率传导途径作用不大。但以上分析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微观经济主体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利率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的作用也会逐渐突出。

二、货币政策工具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票据、利率和信贷政策。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操作与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基础货币供应,另外也可以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达到影响经济的目的。在资金流动性高的情况下,这两项操作对全国存在普遍影响。但影响的强弱、时间的先后会因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例如,创汇多的地区,因央行对冲措施就能直接获得较多的货币供给,而创汇较少的地区,就要通过资金的流动才能得到更多的货币供应;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交易多的地区,受影响大一些,反之,影响就会小一些。但总的来说,这两项工具,对不同地区作用效果的差异不大。而利率政策我们在前文中已讨论过,它对所有地区的调节作用都不明显。因此下面重点讨论其余几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

1.存款准备金率

1998年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以来,已进行了5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如果包括从2005年1月起对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则为6次),其中1998年和1999年两次下调,2003年和2004年3次上调,并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很多人认为,地区间差别的存在使得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对不同类型的银行或不同地区的银行影响不一样。因为超额准备金并不是均等地分布在各银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银行规模大小有差别,因此不同地区、不同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差别较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式的变动对各地区、各银行的影响就不一样。往往是对大银行有利而对小银行不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甚至会导致小银行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境地。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较少,提高或降低准备金率往往是对超额准备金较少的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而对东部地区影响较小。

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后,也有观点认为,对实力不同的金融机构实行区别对待,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但由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这种差别准备金政策对欠发达地区的紧缩效应实际上更加强烈,而发达地区的经济过热程度恰恰高于欠发达地区。

从实际情况看,以上情况确实有所表现,但这种差别不一定表现在地区间,在地区内部同样也可能表现出来。例如,在贵州省内,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作用力更为明显,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富足、头寸宽松,因此所受影响较小。对此问题需要正确认识。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长应建立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而不能不顾信贷风险,一味追求贷款的增长。在我国目前金融机构风险约束和绩效激励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差别准备金率有利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促使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这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益的,因此应正确看待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由于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项作用力很强的政策,因此它对各地的金融机构和存贷款,乃至经济增长都有重要影响,对经济发达地区也不例外。从浙江省的情况看,在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阶段,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贷款以及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全省贷款增长在全国位居前列,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在存款准备金上调阶段,对金融机构、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更加明显。2003年9月开始,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浙江省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明显上升。由于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拆入资金成本上升,票据转贴现一度阻滞。2004年,在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的情况下,由于可用资金减少,金融机构普遍资金面趋紧,导致各行、各地金融机构贷款实际执行利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扬,上浮幅度有所提高。同时,民间借贷开始活跃,民间借贷利率走高,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温州个别地区民间借贷利率已从一年前的0.8-1‰上升到1.5-2‰。

但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中西部的影响却不尽相同。从陕西省的情况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作用受到金融机构状况的影响很大,虽然存款准备金下调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但陕西省金融机构在亏损严重、存贷比很高的情况下,贷款增长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湖北省的情况与此类似,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以及调低,大大增加了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信贷供给能力,但是却并没有带来信贷的扩张。1998年至2003湖北省年贷款增长速度分别为17.49%、0.79%、-0.97%、8.4%、13.88%、15.95%。但对这两省而言,存款准备金上调对抑制贷款增长都有较明显的作用。

归纳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作用效果较为明显,对欠发达地区,受金融机构、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受到限制。在存款准备金上调时期,对各地区都有较大的影响。

2.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基本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从1998年3月25日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的确定方式之后,已多次调整再贴现率。但再贴现属于辅助性政策工具,加之我国的再贴现规模较小,再贴现率对信贷资金的调节作用不是很大。在再贴现利率变动的情况下,各地区再贴现业务的变化基本上呈现出与全国相同的变化趋势(见表3)。

表3 有关省份的年度再贴现额单位:亿元

年份浙江湖北陕西

1999

17.95

59.57

20.25

2000 185.58 128.43

45.03

2001 350.80 176.09

99.16

2002

87.599.68

86.5954

2003

75.50

57.861.3164

但再贴现利率的变动对各地区经济的影响却不尽相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贷款松紧程度和影响资金借贷成本。但其作用受到票据市场发展程度、其他融资渠道的可获得性和商业银行贴现行为的影响。由于各地区间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再贴现政策对不同地区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从逻辑上推论,相对东部来说,西部在商品交易秩序、商业信用等方面相对较差,因此票据市场发展缓慢,贴现、再贴现业务的发展极为滞后,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调整对这些地区影响较小。

但由于总体上而言,我国再贴现规模小,再贴现率政策的调整主要在于培育、规范市场,因此即使是对东部地区,再贴现政策调整的影响也不够明显。从再贴现业务较多的浙江省的情况看,再贴现率的调整对再贴现的影响效应是比较明显,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但从再贴现率调整最重要的目的而言,其效果并不直接和明显,也就是说再贴现率的变动所体现的央行货币政策松紧的信号仍未被商业银行领会或者说商业银行对此信号反应不敏感,当央行下调再贴现率,发出松的货币政策信号时,商业银行贷款并未显著增加;当央行上调再贴现率,发出相对紧的货币信号时,商业银行贷款并未明显减少。

3.再贷款

1984年人民银行实施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再贷款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调控基础货币投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调剂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再贷款的总量调控功能逐步弱化,而在支持信贷结构调整、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我国的再贷款有支农再贷款、紧急再贷款、扶持发展性再贷款、头寸再贷款、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等多种再贷款。近年来,再贷款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信用社和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再贷款利率较低,再贷款具有较强的财政补贴功能。另外,近几年再贷款承担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救助作用,例如对地方政府和资产管理公司贷款,在江苏农信社改革中的坏账处理放款等。

再贷款的使用本身就带有区域性特征。如1999-2002年末,央行共安排支农再贷款限额1238亿元,2003年进一步加大对地区间支农再贷款限额调剂的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等粮棉主产区及其他资金严重短缺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紧急再贷款也是根据风险处置的需要而发放的。因此再贷款在客观上起到了弥补地区差别的作用。

4.信贷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配合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人民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来引导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优化资金配置、传达中央银行政策意图,通过“窗口指导”实施的信贷政策已经成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的信贷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基础设施贷款;二是增加对个人的住房和汽车的消费信贷,同时限制商业银行发放零首付贷款和无指定用途的消费贷款;三是允许发放对农户个人的小额信用贷款;四是调整出口信贷政策,允许商业银行向出口企业提供以出口退税应收款为还款保证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1年,贷款比例不超过企业应得退税款的70%;五是扩大了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浮幅度由20%扩大到30%;六是为解决部分困难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支持银行发放封闭贷款,对失业和下岗职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七是支持发放助学贷款。在最近一轮的宏观调控中,信贷政策对抑制过热行业的增长,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贷款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贷政策既有全国普遍性的,也有针对特定地区与特定领域的。如《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另外扶贫贷款、助学贷款等信贷政策也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因此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弥补地区差别的作用。

从各地区的情况看,普遍反映信贷政策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某些地区反映,全国统一的信贷政策有时会伤及有些地区的发展。例如近一轮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抑制某些过热行业的发展,但在有些地区,这些行业刚刚启动,并不存在过热现象,因此统一的信贷政策影响了这些地区这些行业的发展。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地区间存在差别而引起的。(2)从国际经验看,欧元区和美国都经历了货币政策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在金融市场发达、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提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会缩小,货币政策会更倾向于集中。(3)在我国,有些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会强化地区差别,但有些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差别。(4)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不能作为实施区域性货币政策的依据,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传导效果。(2)加强对地区经济、金融形势的监测、调研与分析,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与执行的有效性。(3)在坚持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可以增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灵活性,探索使用一些货币政策工具来弥补地区间差别。(4)借鉴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保证欠发达地区的资金供应。(5)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缩小地区差别方面的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区域差异分析_存款准备金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