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与未来发展探讨论文_张蕊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与未来发展探讨论文_张蕊

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210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特点,我们提出了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主要有预制构件设计要点、平面设计要点、装配式内装修设计要点等。文章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包括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将会使建筑质量提升,从生产到建筑使用实现工业化等。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未来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发展迅速。然而,建设项目暴露出严重的问题。许多大规模的建设项目造成了环境污染,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今后必须建设更多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和应用,改进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缩短施工周期,保证工程的质量,从不同角度改进装配式建筑。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特点

随着传统住宅生产模式和建筑模式的逐步变化,预制装配式建筑逐渐发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制建筑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水平高低,施工工地的运输条件的好坏等。由此可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十分复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很多相关施工单位的协助,如:设计单位、生产部门、施工单位等。

与传统的现浇结构设计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做工精细。预制房屋的预制需要完善建筑设计过程。与传统建筑设计相比,预制装配建筑设计过程增加了预制构件工艺图纸的预工艺规划和设计。(2)模块化设计。通过对建筑模数的控制,可以实现预制装配建筑设计中主要构件、预制构件、节点的统一,将模块化协同开发转化为模块化组合,使设计更加符合标准。(3)配合为一体化。为了实现施工组织一体化以及与装饰件、设备管道、主要构件和预制构件的协同配合,需要与各专业部门的配合,对预制构件的设计结果进行优化。NTS和零部件制造商。(4)成本的准确性。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结果是构配件生产加工的主要依据。由于预制构件的拆分方案不同,即使装配率条件相同,投入成本也大不相同。因此,只有建筑设计方案适合于实际施工,才能更准确地控制预制装配施工项目的成本投入。(5)技术信息化。在建筑设计中,采用BIM技术可以提高预制建筑设计的精度和完成程度。BIM技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来呈现建设项目的物理、几何和功能信息,以支持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运行、施工、管理和规划。

三、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具体解析

1.预制构件设计要点

模块化和标准化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尽可能提高构件的标准化程度,尽可能减少构件的类型,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注意零部件的尺寸和重量,并考虑区域零部件的生产和运输能力。部件具有高的耐火性和耐久性。在预制件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产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便性。预制外板应根据要求进行绝缘,并在不同区域选择合适的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非承重墙的内墙,可选择隔音性能好、安装拆卸方便的墙板。根据功能空间和室内空间的灵活划分,将主体结构与承重墙体安全可靠地连接,以满足抗震要求和使用功能。

2.平面设计要点

模块化协调是预制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平面设计应优化住宅模块的类型和尺寸。住宅内部构件和预制构件要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加强和完善与住宅产业化相匹配的面向应用的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增加项目资本投资。在布局方式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大空间布局,合理布置管井、承重墙的位置,实现灵活多变的居住空间布局,套筒内各功能空间的划分和布局。通过合理选择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套管中的承重墙。

3.装配式内装修设计要点

零件、装饰、建筑一体化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设计出符合节能、环保、安全、经济等标准的构件体系。同时,实现了集成组件系统,并提供了一整套符合标准的组件。通过优化组件与组件的接口技术、参数和公差,可以提高组件与组件的通用性和兼容性。为了保证装饰设计所需的设备、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应考虑预制装配式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在不同环境中的实际使用,而装饰部件应适应性和可变性,简化安装过程。工作、使用、维护和改造工作。

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建筑业的环保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稳定、快速的发展,以保证各行各业都能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建筑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现有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资源保护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营造健康的生活。装配建筑在建筑业中的突出地位,可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和转型,实现绿色建材的广泛应用。绿色建材在符合生产质量标准的同时,也需要对人体健康不产生相应的影响。确保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拆除建筑物后,可重复使用建筑材料。绿色建材是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特征。装配式建筑可根据不同的建筑主体进行适当调整,也可满足建筑环境保护的需要。

1.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将会使建筑质量提升

建筑材料在中国传统建筑业中的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设备资源尚未形成成熟的系统模块。在系统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对常见的系统模块进行探索。标准化和通用化的组件将成为系统能量不规则化的最直接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新建材在建筑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与相同体积的混凝土相比,所制造的建筑材料可以节省约1/2的重量。在减少建筑物重量的同时,还可以确保建筑物基础上的载荷保持不变。这种结构将减少建筑投资,提高建筑工人的工作效率。组合式建筑结构利用轻质建筑材料,减少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节省更多的运输资源,控制运输成本。

2.从生产到建筑使用实现工业化

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建筑墙体的构件化。产品可根据建筑墙体的需要,在工厂内加工成墙体零件,在工厂内制成整体墙板、梁、柱、地板。电器、加热部件和窗户可嵌入零件。墙面装饰材料也可按要求在生产工厂完成。装配式建筑构件厂生产,使产品精度高,产品标准化、规范化、集成化、技术标准易于统一。由于组装好的建筑构件的工厂化生产是标准化的,所以可以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进行组装,并且每个过程可以像设备安装一样在现场安装,从而实现建筑生产的工业化。

五、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结合建设项目施工设计的要求,加强对预制构件的加工,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尤其是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加工;分析和研究预制装配式建筑,积累工业建设和设计经验,积极整合各种技术资源,优化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对促进中国建筑业健康产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佳围,孙荣.遮阳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上的探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164.

[2]刘康.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产业化中的发展及前景[J].建筑技术开发,2015,42(1):7-15.

[3]武峥.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554-555.

[4]张坚.高层住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8):1973-1973.

论文作者:张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与未来发展探讨论文_张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