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带电作业中全过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方法论文_黄晓虹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东北区供电局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用电质量产生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更加重视用电安全,因此供电公司为企业和人民生活提供用电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可靠供电是对供电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供电公司正在积极开展配电带作业,积极检修与维护电网,不断提升用电的稳定性。

关键词:配电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方法

引言

电力系统作业的危险性极高,在配电工作中,不仅要考虑系统运行的正常性,还应考虑作业过程的安全性。若配电作业时产生安全问题,容易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迫切需要不断改进配电安全管理工作,提升配电工作效率。

1.配电带电作业的形式与特点

1.1作业的形式

1)根据绝缘特点分析,带电作业包含两种作业形式,分别是直接和间接形式。直接作业指相关人员合理使用绝缘体或绝缘臂,认真穿戴绝缘保护装备,如此可以直接在带电体周围开展作业。间接作业指穿戴绝缘防护用品而辅助完成绝缘作业,其中将绝缘主体作为主要绝缘工具。两种作业形式均被认为中间电位作业。

2)由绝缘工具分析可知,杆上法、平台法和臂车法都是带电作业的方法。杆上法借助登杆器具可到达指定的位置,通过安全带协调作业人员与系统电压,得到最安全的作业距离,然后利用相应工具与绝缘杆搭配使用实现作业。其优点是不易被环境影响,杆位作业异常灵活。平台绝缘作业法是具有绝缘车、绝缘独角梯等组成的发挥主绝缘功能的平台,方便有关人员在安全法环境内直接或间接开展作业。斗臂车绝缘作业法,其优点是灵活、便利和应用广泛。

1.2作业特点

具体作业中,由于配电网导线之间距离偏小,及密集布置造成的干扰,直接缩小了作业的范围。因此,作业人员必将与各种电网设施直接发生接触,需要穿戴绝缘屏蔽服,并禁止直接与带电体接触。具体原因:其一,避免产生相间短路。如果施工人员动作幅度较大,在相间作业时极有可能与两相带电体接触,此时屏蔽服的金属网有电流通过,令设备出现短路,甚至产生人员伤亡事件;其二,可能发生短路。需要更换线路塔的横担,如选择等电位作业方法,屏蔽服、带电体和接地体必然发生同时接触,形成单相接地,人员容易受到电流的伤害。

2.配电带电作业安全管理与技术要求

2.1安全管理方法

(1)本质安全管理法

1)选择可靠的设备。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控制,最关键的是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而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取决于组成元件的可靠性,因此,为了提升可靠性要保证控制元件的质量与维修检查的准确性,使元件的结构与性能达到设计标准,或者是科学规定元件的使用时间,定期维修或更换。另外,还要增加备用的材料,保证每台设备使用功能相同的材料与工具,一旦设备产生故障,不会对安全工作造成影响。

2)采取可靠的技术。针对经常发生的事故,通过科学的方法实施总结,提前解决可能发生的事故。对新的问题,采取可靠的技术,通过最理想的作业方式消除可能产生的隐患。但是,在应用新技术和方法时要强调针对性,保证不会引发其他事故。

3)加强人的指导。生产过程中人的可靠性明显低于机电设备,容易受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人的失误是不少事故发生的原因。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为作业提供技术指导,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工作环境。

(2)人机匹配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机器代替了人类的不少工作,如检测设备取代了人的感官,升降机取代了人的爬行,起重机取代了物的提升。虽然机器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但在人机之间也出现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因此,为避免发生事故,预防人和物的不安全行为,在人机共同工作的情况下,必须综合思考人机的特点,从而更好进行匹配工作。利用这个方法时,首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效预防,整体调查人员的结构与素质。基于检测人的身体和生理情况,选择适合的人员开展机械操作,并在操作前强化训练,提升操作的安全水平,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实际措施包括检查职业适应性、科学调配人员、安全知识教育等。其次对物的不安全情况及时消除,主要是提升装备的安全水平,即便是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伤害事件。在这个前提下,要想全面彰显人与机器的优势,保证二者工作的协调性,应结合不同的功能特点,科学分配人与机器的功能。通过机器的有利条件存储大量的资料,快速整理数据,一定程度支撑了计算分析,降低计算错误几率。

(3)系统管理法

1)系统安全评价。主要分析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系统整体认知,可以选择初步的或详细的,也可以选择定性的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分析的不同深度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但不管如何分析,都要明确规定系统的背景与环境条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分析方法。当前,经常使用的方法包括检查表法、定量的主次因素法,既定性又定量的影响分析法和事故树分析法。

2)安全评价。利用系统安全分析了解潜在的安全威胁,但依然无法确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就要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与严重程度。当前一般利用概率分析法对安全进行评价,相应提高了结果的精度。

2.2技术要求

(1)保证作业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

带电操作发生在安全距离内,最小电气间隙有利于人员在带电作业点安全操作,不会出现电气击穿最小间隙的现象。最小组合间隙指人员处于作业间隙的放电的电压冲击位置,接地体和带电体是人体距离之和的共同组成部分。在明确最小电气间隙时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通常来说,放电的电压被作业间隙形态影响。当正极标准冲击电压相时,棒板结构产生的放电电压最低。针对带电作业中产生的不同间隙结构,可借助仿真试验得到电机结构的不同间隙参数。很多试验结果表明,最小安全距离为7.23m,最小对地安全距离为6.5m。同时,在各种工况下得出带电作业的放电特性,综合输电线路、设备和系统的设计情况,得出单级单点作业的安全间隙。

3.实例分析

某输电线路工程是高压架线工程,经过现场勘查,整个工程跨越十多条电力电路。在立塔架线施工中,跨越了较多的带电线路,如果采用传统方式作业,必定影响周围的企业单位。经过反复研究,利用搭设跨越架的方式,保证施工过程供电正常。为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工程根据技术指标与安全理论的指导,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搭设跨越架,拆除和封顶跨越架等进行安全控制,并根据安全危险点制定了安全方案。

3.1搭设跨越架安全要求

1)认真勘探地形,并对跨越线路两侧地形的高差情况检测,确定核心位置,将跨越架中心与线路中心重合。2)跨越架立杆垂直于地面水平线,对杆坑底部进行夯实,按照规定的要求设计植入深度。3)搭设跨越架达5m后必须设计施工拉线。4)把剪刀撑、支杆设置在跨越架两侧及与立杆间隔的位置。并于立杆联系横杆处设计拉线的交点,与地面产生作业夹角。

3.2跨越架封顶安全要求

跨越架封顶选择毛竹材料,优先选择弯曲度小,外观良好的毛竹,封顶杆间距<40cm。跨越架的封顶杆高度小于13m,利用铁丝或其它材料绑扎封顶杆两端,使其牢固。

3.3拆除跨越架的安全要求

拆除跨越架应根据先拆上后拆下的原则实行,有效传递拆下的毛竹,避免抛扔,在指定地点堆放毛竹,高度小于2m。

4.结束语

综合分析,结合配电作业的形式和特点,对配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时,不论选择直接还是间接的方式,都应做好安全防护的工作。认真规划宣传安全防护工作内容,提升作业人员的重视程度,并培养其安全意识,根据操作程序规范施工,进一步保证作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任廷杰.配电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J].现代国企研究,2015(2):67.

[2]林晓珊.影响配电网工程带电作业的因素及安全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5(19):70-71.

[3]郭秋生.配电带电作业全过程安全管理探析[J].大科技,2014(2):61-62.

论文作者:黄晓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配电带电作业中全过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方法论文_黄晓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