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及治理措施探讨论文_崔一鸣,王鹤

关于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及治理措施探讨论文_崔一鸣,王鹤

国网忻州供电公司 034000

摘要: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们的用电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用电需求进入更高层次。部分农村地区低压用户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压偏低,开展低电压治理的工作迫在眉睫。本文笔者对农村配网低电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解决农村配网低电压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也能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分析;解决措施

在各类惠农、助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普遍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使得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用电量快速增长,广大农村电力供需矛盾加剧,农村低电压现象不断涌现,个别地区问题非常突出。为了解决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就一定要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这样才可以找到最好的解决措施。

一、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分析

1、农村电网负荷增长太快

随着我国不断的实施“家电下乡”和“新农村建设”等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设备呈逐年突增趋势进人农村老百姓的家庭,导致了农村用电需求量的迅速增加。除此之外,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工业用地的集约化以及农村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也造成农村用电大负荷不断激增,农村电网的负荷压力过大。农村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导致了配电变压器重载、过载现象趋于严重,从而使农村低压线路电压偏低。

2、技术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村落分布较为分散,供电半径长这一问题显得尤为明显,而且各个村落当前用电负荷及未来的预增长情况,不能满足通过增加台变来解决供电半径长的规定,所以无法通过增加台变的方式来改善供电情况,就只能在线路上采取一些措施。在农村用电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原来设计的变压器容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当改造工程不能及时跟进,变压器容量相对降低,就必然会导致变压器的过负荷运行。同时在农村用电时,单相供电一般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这就导致农村电网单相供电多,这也是导致配网电压低的一个原因。用电时段集中作为农村用电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低电压的发生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寒冬、酷暑及假期等农闲时,用电量大,电压下降更为明显。农村电网在接入负荷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于三相负荷的平衡,这样就导致负荷重的线路电流大,电压降大,同时零线上产生的不平衡电压也向不平衡相线偏移,进一步降低了该相相电压,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3、管理方面

电网运行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套完善可靠的管理机制,但是在农村电网运行过程中,由于重视不足导致相应的管理机制严重匮乏,使农村电网出现的问题不能准确及时的分析处理,对于电压低这一问题,相关的监测数据、系统管理都比较滞后,在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时效率必然很低。当农网出现低电压问题时,供电管理部门在整治工作中受到制度及审批流程的限制,无法快速及时的投入到整治工作中。整治工作的各个部门及环节配合不协调,也是影响改造工程及时进行的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针对低电压的措施

1、管理措施

针对农村电网存在的低电压问题,首先应建立低电压处理联动机制,对整个投诉、保修过程体系进行完善,其次是要建立一套应急治理机制,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反应,快速处理。突出改造重点,统一建设标准,在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如供电半径严重超标、导线截面过小、单相供电过远、下火线及其供电设施等。而通过统一建设标准,在提高农网改造效率的同时也对以后的改造升级制造了便利。全面把握实际情况,制定可靠改造方案,在进行农网改造时,应对于相关区域内的配网基础信息及供用电情况准确可靠把握,结合实际情况对全区的农网进行整体改造设计,加强运行管理,促进错峰用电。在电网运行过程中,运行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供电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针对农村电网,应专门制定一套运行管理系统,运行人员应根据实际的电压、无功情况及时的进行调整,保证供电质量稳定。

2、技术管理

2.1 安装调压器,提升调压能力

结合实际在农村配网中安装高、低调压器,提升农村电网的调压能力,可以更加灵活的控制农村配网输电线路的电压,帮助农村居民改善低电压的现象。首先,对于线路的供电半径大于30千米,而且并没有进行规划的变电站,或者是该10kV线路后段用户普遍存在低电压现象的线路,可以结合实际在10kV线路中间段安装10kV自动调压器来提升电压。其次,对于个别负荷重而低电压的变压器台区,可以根据测量到的电压数据在低压线路中间段加装低压自动调压装置,使用低压调压装置来提升电压。

2.2 提升高压供电能力

加快变电站扩建工程建设,完善县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加快变电站的升级改造工作,提高电网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充分利用农网升级改造资金,提升线路供电能力。对重载和过载线路进行改造,对线径过细的线路增大导线截面,减少线路压降。开展配网线路电量、电压损耗理论计算等试点工作,指导导线截面的选择和供电半径的控制设计。提升配电台区供电能力。对过载、重载配变进行增容改造,来满足负荷增长的需求。对因季节性负荷波动较大造成过载的农村配电台区,可采用“子母变”供电的方式进行改造。采用“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方式,增加配电变压器,缩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开展配电台区低压线路改造工作,增大低压线路导线截面,部分区域将单相改为三相供电方式。治理过程中,低压严格按照“县城低于300米,农村低于500米”的供电半径进行配变布点,导线选型等按照规划新标准进行设计。解决“低电压”用户。

2.3开展提升无功补偿能力建设

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动态平滑调节无功补偿装置进行调整。根据负荷特点优化变电站电容器的容量配置和分组,配置两台不同容量电容器,实现多种组合方式。根据无功需求和无功优化补偿模式,开展县级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有效提升供电能力。根据农村季节、时段用电量负荷波动大的特点,优化公用配电变压器电容器容量组合,全面提高电容器投入率,加大承载量。通过提升公用配变无功集中补偿方式,督促用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适当探索在计量点前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进行改造,减少线路无功传输。对功率因数仍低于0.85的10kV线路,可安装线路分散无功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治理工作中,我们要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同时入手,才能综合的、有效的解决这一制约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更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家电下乡”服务。

参考文献

[1]苏海城.关于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4,17:124+144.

[2]于海燕,张富.分析农村配网“低电压”治理工程中的难点[J].电子测试,2016,Z1:161-162.

[3]邬森权.关于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13:103.

[4]张泉,刘强,王在林.谈农村配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及技术治理措施[J].通讯世界,2015,22:185.

论文作者:崔一鸣,王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关于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及治理措施探讨论文_崔一鸣,王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