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坏死的换药分析论文_郭春霞

糖尿病足坏死的换药分析论文_郭春霞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735100

【摘 要】目的:糖尿病足坏死在糖尿病并发症中是极其危险的,分析糖尿病足坏死换药的重要性。方法:从我院资料库中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糖尿病足坏死的患者20例,对饮食以及胰岛素进行严格控制,换药次数与换药面积要根据患者坏死面积大小来决定,早期创面渗出量较多时,每天换药两次,后期渗出量较少时,可每日换药一次,为更进一步了解患者足部供血等情况,全部患者均行足彩超与足X光片结合检查。结果:除1例(5%)患者因不配合饮食控制,导致坏疽,对其进行下一步治疗,其余19例(95%)患者经过完善的换药后均愈合。结论:糖尿病足坏死是威胁糖尿病人健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足坏死的患者,仅靠治疗是不够的,除了要合理的控制胰岛素与饮食,完善的换药程序才可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坏死;换药

【中图分类号】R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02-01

【引言】糖尿病足坏死在糖尿病并发症中是极其危险的,究其原因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血,且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知觉,继而感染出现的坏死,其是糖尿病后期血管与神经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往往大部分的坏死以及感染时,会对患者的生命有很大威胁,此时,挽救患者的有力措施就是截肢,对于糖尿病足坏死的患者除了接受积极治疗,换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糖尿病足坏死换药进行的分析,愿与同仁共同探讨: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从我院资料库中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糖尿病足坏死的患者20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年龄最小的为49岁,糖尿病病程最长的15年,病程最短的6年,全部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20例患者的饮食以及胰岛素进行严格控制,换药次数与换药面积要根据患者坏死面积大小来决定,采集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以及呋喃坦啶,当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液情况出现时,要切开引流并彻底清创,在创面进行消毒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为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肉芽生长,可用红外线灯进行照射,每次照射一刻钟即可,早期创面渗出量较多时,每天换药两次,后期渗出量较少时,可每日换药一次,为更进一步了解患者足部供血等情况,全部患者均行足彩超与足X光片结合检查。

2.结果

20例患者中,除1例(5%)患者因不配合饮食控制,导致坏疽,对其进行下一步治疗,其余19例(95%)患者经过完善的换药后均愈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随之而来的糖尿病也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首要原因,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足坏死是非糖尿病人的17倍,约占截肢病人的66%,是威胁糖尿病人健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足坏死的患者,仅靠治疗是不够的,完善的换药程序才可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由于致病因素较强可能会直接导致坏死,但大部分是由可逆性损伤发展而来,其大多数表现为细胞肿胀、崩解以及蛋白质变性,炎症时,坏死细胞与周围渗出的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可促进坏死的进一步发生以及局部实质细胞溶解,所以,坏死往往会同时涉及到多个细胞[1];当糖尿病足出现坏死时,下肢血管病变会导致缺血缺氧,进而出现足部疼痛,患者在走路时由于足痛,会出现间歇性破行情况,卧床后也会出现疼痛情况,因为患者卧床后下肢缺血会出现加重,查体时可发现足背与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与消失,组织坏死后,由于继发腐败菌的感染与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黑色或者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以上分析的20例患者中,1例(5%)患者因不配合饮食控制,导致坏疽,有坏死组织经腐败菌分解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血红蛋白中分解出来的铁相融合,进而形成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变为黑色,大部分出现在四肢末端,此时,动脉受阻而静脉回流通畅[2],因此,坏死组织的水分少,此时,体表水分比较容易蒸发,导致病变部位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换药次数与换药面积要根据患者坏死面积大小来决定,在进行完整的换药程序后,为利于血液回流,平时应当将患肢适当抬高;此外,导致糖尿病截肢的主要原因就是足溃疡不愈合与并发症的出现,和足溃疡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因素的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足的轻度创伤,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足的感觉减退或缺失[3],因此,发生足损伤与皮肤破溃时,患者无明显察觉,所以,及时的进行足检查并完成有效的足部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足溃疡的出现,由于糖尿病足坏死患者会出现肢端痛以及温觉障碍,所以,对于非患侧要在每晚睡前用适当温度的温水进行泡脚十分钟左右,之后要将趾间隙处轻柔擦干,并保持脚趾清洁,为了防止抓伤皮肤导致感染情况出现,至少每周剪一次指甲。

根据以上2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换药分析得知,不仅要合理的控制胰岛素与饮食,对于坏死创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敷料也非常重要,进而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的结果,选择相应的敏感抗生素,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莎;吕丽芳,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十年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

[2]关小宏;李宝军,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趾)的临床情况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

[3]李玲;臧莎莎,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5(06)

论文作者:郭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糖尿病足坏死的换药分析论文_郭春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