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综述_二战论文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综述_二战论文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大战论文,中国论文,史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综述

一、半个世纪来中国二战史研究概貌

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已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经久不衰,常研常新,每年公开出版的有关档案、文件、书信、日记、回忆录及专著等有四、五百种之多。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一。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始于40年代,50年代较为活跃,6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9年7月, 在哈尔滨召开了具有全国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学术讨论会,翌年8 月在昆明成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先后组织召开过20余次全国性大型学术讨论会和各种专题学术讨论会。迄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二战史学界除翻译出版国外有关二战的著作100余部外,还出版了二战通史著作10余部、 中国抗日战争史6部、论文集10余部,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论集》、 《法西斯新论》、《法西斯主义体制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抵抗运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与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百科全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历史的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政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进步》、《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纪要——起源、进程与结局》、《世界大战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等数十部专著、工具书、文献资料集等。此外,还出版了集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二战纪实文学和科普读物《二战全景纪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演义》、《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人物》、《二战八大将帅》、《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图集》等数十部。这些著述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冲破了西方中心论和苏联中心论的樊篱,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反映和肯定了中国抗日战场及其他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与作用。除上述著作外,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979年以来的十多年内,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发表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论文就多达1000余篇,其主要内容包括:二战起源研究、二战起点研究、二战性质研究、战争初期经验教训研究、国际关系研究、中国战场研究、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研究、战争结局与影响的研究等,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世界军事史研究室研究人员为主并吸收军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的三卷集《中国抗日战争史》(160余万字)和五卷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约300万字),业已面世或将陆续出齐,作为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献礼。此外,今年将出版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图书250余种。 其中,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图书有150余种, 主要是反映中华民族抗战和总结抗日战争历史经验的图书,如《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等;反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抗战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图书,如《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纪实》等;揭露和控诉日本法西斯侵华罪行的图书等。有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图书计100余种。

总的来看,近半个世纪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在二战史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努力探索,在二战起源、法西斯主义、绥靖主义、二战起点、二战性质、二战转折、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二战中的中国战场和欧洲第二战场、诸国战略指导等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的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我国二战史研究起步较晚,底子较薄,“文革”中受挫等多种原因所致,在许多方面距世界各国的二战史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有的方面还是“空白”。迄今,我国尚未撰写出一部具有权威性的、为世界所公认的、高水平的多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我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从研究课题来看,涉及的面较窄,不够全面。就纵向而言,中国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仍在战争起源和战争初期上,对战争的中期转折和结局,以及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研究得不够,著述较少。从横向来讲,中国学者仍偏重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或纯军事问题的研究,而忽视了对战争经济、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二战中的科技战和心理战等其他一些重要专题的研究。第二,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中国学者较为注重实证研究,在尽可能收集国内外新解密的档案文献资料方面显得不足,有的研究人员仅仅使用一般性的二、三手材料,缺乏新意。对系统论、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等方法的运用,尚显不足。第三,在运用理论武器方面,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物辩证唯物主义,把握事实的总和,做到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在这方面,有的青年学者明显不足,甚至在自己的学术论文中提出了政治倾向明显错误的观点。有的宣扬国民党及其将领的“丰功伟绩”;有的宣扬一些著名将领和历史人物的婚爱恋情、秘闻轶史;有的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片面宣扬美英法盟军及其将领在“二战”中的个人作用;等等。尽管是个别的,但已在国内外造成消极影响,值得重视,亟待克服。第四,对外学术交流虽已有良好开端,但总的来看,交流的面还不够广,也还不够深入。第五,重复出版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中国二战史研究若干重大学术观点介绍

(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989年8月15~17日, 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50周年学术讨论会,着重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等学术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前所长、中国二战史研究会顾问朱庭光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齐世荣教授在会上分别作了《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绥靖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专题报告。他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这是因为: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帝国主义对战败国任意宰割之上的,它不仅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而且也引起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导致新的危机和播下战争的种子。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执政的日、德、意3国发动的。3.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国二战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巨廉教授还从世界格局和国际体制的角度,分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系,颇有新意。有些学者明确提出了二战起源多因性问题,认为那种只由某一种因素引发的“决定论”是不科学的。

(二)关于法西斯主义

关于德、意法西斯运动和政党的性质,关于日本法西斯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争论了大半个世纪,众说纷纭。法西斯主义在历史上肆虐至烈,危害极大,人们对它的认识又不尽相同,现在又面临着新法西斯主义十分猖獗的现实,所以中国学者尤为重视对法西斯主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1991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由朱庭光先生主编的《法西斯新论》和1995年刚刚出版的《法西斯体制研究》两书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该书扩大了法西斯主义的研究范围,从若干新的角度对法西斯主义进行了考察。它不满足于仅仅将德、日、意法西斯政权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方予以评述,而是将法西斯主义作为20世纪上半叶国际范围的一种历史现象,从总体上、从帝国主义制度的全面危机和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以及它的各个侧面,分别进行专题研究,从而比国内外以往的有关研究拓宽和深化了。《法西斯新论》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了种种法西斯主义现象,并揭示了隐蔽其后的法西斯主义本质。该书针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法西斯主义的主要争论,对有关法西斯主义的一连串问题给予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回答,对若干现象作出了新的解释,反映了我国二战史学工作者在法西斯主义研究中达到的新水平。

(三)关于绥靖政策

中国史学界围绕二战史中的英法绥靖政策问题和美国罗斯福“中立主义”实质上也是绥靖政策的问题,已发表约百篇论文,并有专著问世。现将其主要学术观点归纳如下:

1.关于绥靖政策的根源,大致有四种观点:(1 )认为绥靖主义政策的根源在于英法统治阶级反苏反共的本性;(2 )认为绥靖政策并不能简单地以资产阶级对苏联的仇恨来解释,而是英帝国主义的地位和特性的表现。在英国看来,同希特勒德国硬拼有害无益,而出卖其他弱小民族,牺牲法国的利益,同希特勒达成谅解,并进而推动德国对苏战争,使之两败俱伤,是维护本国在欧洲和世界霸权的“妙策”。(3 )认为英法之间的争夺,决定着对德国的绥靖。(4 )认为绥靖政策的产生,是战前帝国主义全部政治、经济发展的总和所准备好的。导致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需加以具体剖析,才能深刻认识其根源。

2.关于绥靖政策的本质,大致有三种看法:(1 )认为“绥靖”作为一种政策来讲,它是无原则地满足侵略成性的扩张主义者的贪婪欲望,屈膝投降,达成交易,希图以此息事宁人,苟安于一时。(2 )认为绥靖政策是30年代伴随着战争策源地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它和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形式虽然不同,内容却是一样,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3)认为绥靖政策的内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丢卒保 车, 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祸水东引,牺牲 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3.关于罗斯福是否推行绥靖政策问题。主要有四种看法:(1 )在30年代,美国打着“孤立主义”旗号,充当了欧洲绥靖主义的积极伙伴。孤立主义在30年代披上了“中立”外衣,其实是美国牌的绥靖主义。(2)罗斯福反对希特勒法西斯的立场是前后一致的。不过,在30 年代国内外环境制约下,他的这种立场有一种由隐蔽而转为明朗的发展过程。认为罗斯福在美国参战前反对希特勒法西斯的斗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33年至1936年,“防御阶段”;1937年至1939年,“遏制阶段”;1940年至1941年,“打击阶段”。(3)认为30 年代罗斯福的外交政策是很矛盾的,反孤立主义、反法西斯侵略即使是主要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面,而同时也还存在绥靖主义的一面。(4)认为30 年代的罗斯福实际上并没有独立的欧洲政策,而是推行一条支持英国欧洲政策的路线,这样,便与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联系在一起了,不过,在手法上,罗斯福与张伯伦不同,张伯伦是坦胸露臂,罗斯福却蒙有一层民主、自由的面纱。

(四)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是我国二战史研究中较早引起关注和争鸣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经史学界和有关方面多年研讨,但至今仍未能形成共识。其主要学术观点有五:1.“1931年说”;2.“1937年说”;3.“1939年说”;4.“1940年说”;5.“过程说”。最近军事科学院军事部世界军事史研究室出版的五卷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采取了“九一八”揭开序幕、大战在东西方两个战场先后爆发的观点:1931年9 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为大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大战在亚洲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袭击波兰标志着大战在欧洲的爆发,颇具新意。

(五)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整体上来说是一场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战争,这在中国二战史学界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从德波战争到苏德战争爆发这段时间里(一般称“大战初期”),战争属于什么性质,半个世纪来,围绕此问题争论激烈,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观点:1.认为大战初期属于反法西斯战争;2.认为德波战争爆发到1940年4-6月,为帝国主义战争,以后为反法西斯战争;3.认为大战初期属于帝国主义战争;4.认为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开始, 二战才转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此前均程度不同地是属于帝国主义战争阶段。

(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

战略转折是一个过程,有起点、根本转折点和终点之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根本转折点,其分战场诸如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北非地中海战场、西欧战场等,亦有其各自的根本转折点。所谓战略转折,就是“有转折战争”中的一个决定性环节,是由战略防御(进攻)阶段通往战略进攻(防御)阶段的桥梁。第一个关节点即战略转折的起点,并称转折起点,第二个关节点,称为转折完成点,并称转折终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常常还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即根本转折点。以苏德战争(苏德战场)为例,其战略转折的起点为莫斯科战役,根本转折点即转折的根本标志为斯大林格勒会战;再以太平洋战场(又称太平洋战争)为例,其转折起点为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 后经中途岛海战至瓜达尔卡纳尔争夺战达到根本转折点,之后又经历了一年之久的岛屿争夺战即1943年底才最终完成了这场战争的根本转折。中国战场的情况有其特殊性,当二战全面爆发时,它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近一年之久,实际上,战略相持阶段即战略转折阶段。由于中国战场的复杂性,这一战场的转折进行得异常缓慢,而且其间也没有根本转折发生。至于北非地中海战场,大致说来,可以把美英决定实施“火炬”计划之时作为转折起点,而把阿拉曼战役的美军的登陆作为根本转折点,把战略转折的完成点定在德意军在突尼斯的投降日。而西欧战场,虽然是二战的一个重要战场,但却没有战略转折阶段,这是因为自法国败降后直至诺曼底登陆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这里平静无战事。这样,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转折的全貌也就一目了然:1941年底美国参战是二战转折的开始,其后同盟国和轴心国经过莫斯科反攻、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防御战、阿拉曼战役、美英北非登陆、瓜达尔卡纳尔争夺战以及斯大林格勒反攻等一系列战略性战役达到根本转折点,再经过斯大林格勒总攻、阿留申群岛战役、突尼斯战役、库尔斯克大会战、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第聂伯河战役以及布干维尔岛之战等终于完成了战略转折。

(七)关于日本对华战略与中国抗日战略

有的学者对日本侵华战略问题专门作了探讨,指出:在第一阶段,即从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7月6日,日本的侵华战略是,不宣而战, 突然袭击,鲸吞东北,袭击上海,蚕食东北,建立征服全中国的战略基地;第二阶段,即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7日,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中国军队主力,占据重要城市,迫使中国屈服。第三阶段,即1941年12月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至1945年9月2日败降,日本的战略方针是:利用日本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占据的有利态势,迅速消灭美英荷在远东的根据地,确保自存自卫,促使中国政府屈服,同德意合作先迫使英国屈服,再努力使美国丧失战斗意志,从而与美国达成妥协,结束战争。

有的学者对二战中中国战场国民党军的战略方针及其演变进行了探讨,指出:1.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序战阶段(1931.9.18-1937.7.7)的战略方针是“攘外必先安内”;2.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底国民党军第一期作战)的战略方针是:战略上坚持全面抗日,持久作战,在战役战斗中均采取节节抵御的作战方针;3.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前期(1938年11 月—1941 年12月8日,即国民党军第二期作战)的战略方针是,坚持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既抗日又反共。 4.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1941年12月—1944年11月底,即国民党军第三期作战)的战略方针是,坚持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继续消极抗战,保存实力,以维护其独裁统治。5.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12月—1945年9月, 即国民党军第四期作战)的战略方针是,抢夺抗战胜利成果,强占战略要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外交战略的主要内容是:1.实行联盟外交战略,力促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2.实行“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弃一切可能争取的外援”的外交战略,努力争取一切可能的外援;3.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坚持反对外来干涉;4.奉行积极主动的外交战略,大力发展对外交往,打破封锁,扩大影响,争取友谊;5.立足抗战,放眼战后,为战后中国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八)关于法苏战略指导失误研究

有的学者撰文对二战中法德战争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法国在军事战略指导上有三大失误:1.消极避战;2.片面抗战;3.单纯防御:过份倚重马奇诺防线;战略防御中缺乏进攻意识,不能实施积极的战略防御。军事战略指导上的这些严重失误,直接导致了法国在法德战争中的失败,而军事战略指导上严重失误的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其统治阶级(以国家机器为代表)目光短浅,实行绥靖政策和军事思想的保守与落后

有的学者根据近年来新解密的大量档案资料,对前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进行了再思考,认为导致前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严重失利的主要原因是:1.前苏联在政治上的重大失误。前苏联1937-1938年的政治“大清洗”波及军队,对军队建设和战备工作一度造成灾难性破坏;削弱了军队的骨干力量;阻碍了军事理论的发展;造成了前苏军体制编制上的某些倒退;破坏了军队教育训练和军事科研工作;贻误了军队建设的发展时机。2.前苏军在军事方面的重大失误:因循守旧,对战争初期作战样式的判断失误;片面强调战略进攻,忽视战略防御,没有建立坚固的战略防御体系;一厢情愿,主观武断,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的时间判断失误;对德军主要突击方向判断失误;“东方战线”不仅政治上不可取,军事上亦不可取;情况不明决心大,盲目进攻受重创;战前没有预先建立战时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体制;等等。3.在外交战略上的失策。其表现之一是,放弃了建立苏、英、法反德集体安全体系的主张,转而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含秘密条款),尽管为前苏军战备争取了时间,但其消极作用亦不可低估:模糊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关于敌我友的界线,并使前苏联失去了制止法西斯侵略的最后的机会。前苏联自身外交战略失策的表现之二是,通过最后通牒、武力威胁甚至出兵占领等方式,在他国领土上建立“东方战线”,从而将周边邻国推向了法西斯一边。“东方战线”的建立,暴露出前苏联政府为了自身的安全和防务而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和主权,在对外政策上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的不正当作法,损害了社会主义苏联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威望和形象。迟迟不转入临战准备。前苏联根据一战经验,认为象苏联和德国这样的大国之间发生战争,仍将先在边境交战,尔后双方主力进入交战,大体要经过15-20个昼夜,即所谓“动员阶段”。德军的突然袭击,打破了前苏军“动员阶段”的迷梦,剥夺了后勤临战准备的时间,致使前苏军后勤得不到动员和扩编。

(九)关于雅尔塔体制与战后世界格局

1.关于雅尔塔体制的内涵

多数学者认为,对雅尔塔体制内涵的理解既不能太窄,也不宜过宽。太窄不能概括其全貌,太宽又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乱。雅尔塔体制应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大国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和波茨坦会议)通过的决议和协定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和设想,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结束时,大国之间实力对比和妥协的产物。

2.关于雅尔塔体制的性质

一般认为,它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是大国之间在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世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对雅尔塔体制不能用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这种固有观念简单地对号入座。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体系有质的区别。首先,社会主义苏联是雅尔塔体制的主体之一,同时,这一新体制具有强烈的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主进步的性质,一改过去的帝国主义主宰世界的格局。其次,雅尔塔体制把国际民主原则和和平共处原则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第三,雅尔塔体制扩大了社会主义影响,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加入国际社会形成世界新的格局。雅尔塔体制是根据几个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改写世界政治地图,包括了社会主义力量和反法西斯民主力量的壮大,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也应看到雅尔塔体制中仍有诸如大国强权政治、侵犯中小国家领土及其他利益等消极因素。

3.雅尔塔体制与冷战的关系

有的学者则认为,雅尔塔体制与冷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冷战是雅尔塔体制的必然产物和表现形式,雅尔塔体制是冷战的基础。区别在于雅尔塔体制在欧洲,是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对东欧各国给予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亚洲,由美国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在中国、朝鲜、越南划分新的势力范围。而冷战,在欧洲西方要夺回东欧,实现西方的欧洲统一,在亚洲争夺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其结果在欧洲导致德国的分裂及社会主义在东欧各国的出现;在亚洲则导致蒙古脱离了中国和社会主义中国的诞生,以及朝鲜和越南的分裂。雅尔塔体制的重点在欧洲和亚洲。

4.对雅尔塔体制的评价

归纳起来大体上有3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对雅尔塔体制应更多地给予肯定,对它的消极作用和影响等问题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包括雅尔塔会议在内的前后三次大国首脑会议及其达成的协议对最后打败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对战后世界和平的安排比凡尔赛体系有进步;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方面比国际联盟更有效;战后近半个世纪来世界没有大战,雅尔塔体制是重要因素之一。(3 )确立了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原则。

他们认为,雅尔塔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国强权政治,把中小国家领土主权作为大国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

第二种意见认为:既要肯定雅尔塔体制的历史进步作用,又要否定其消极影响和后果。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体系相比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于最终战胜法西斯德、日、 意的侵略,起了决定的作用。(2)维护并扩大集体安全原则, 联合国促进了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这是国际联盟所没有的。(3 )肯定了国际民主原则,确立了法西斯国家非军事化。(4 )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5)把和平共处原则纳入国际关系体系。

他们认为,雅尔塔体制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 )大国强权政治、大国主宰世界,战后重新调整欧洲国家边界,讨论并侵犯邻国领土、主权,不要当事国代表参与。两个德国、两个朝鲜、两个越南以及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对立,种下了冷战、各种冲突和局部战争的种子,产生了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危及世界和平的恶果。(2 )侵犯中小国家领土、主权合法化。前苏军和美军分别长期进驻东欧和西欧各国。 (3)开创了大国干涉小国内政的先例(如波兰联合临时政府的建立)。(4)不尊重国家间的平等互利原则。(5)雅尔塔体制确认的和平共处实际是冷战共处,加剧了战后几十年的国际紧张局势。

第三种意见认为,雅尔塔体制应基本否定,因为它诱发国际危机,威胁世界和平。在世界上导致政治、经济、军事各种危机,战后200 多场局部战争中,美国和前苏联介入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认为,战后40多年之所以未爆发大战,并非是雅尔塔体制在起作用,而是美国和前苏联核军备对抗异化的产物。因为双方共同认识到,“核战争将没有胜利者”。

5.关于雅尔塔体制的崩溃

第一种意见,多数与会者认为,由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剧变,德国的统一,华约的解体,北约的松散,美国和前苏联对峙缓和,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的对峙也随之缓和,从而导致了雅尔塔体制崩溃。第二种意见,即对雅尔塔体制持肯定意见的学者则认为,雅尔塔体制没有解体,也不能解体,否则将会世界大乱。

(十)关于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在中国学者看来,抵抗运动不只是发生在被占领国内,同时也发生在法西斯集团国家中,所有这些国家一切社会力量进行的反对法西斯占领者及其帮凶的、推翻法西斯统治的各种形式的斗争,包括本土和国外的、公开的和秘密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斗争,都属于抵抗运动。但中国学者不同意西方某些学者在德国抵抗运动问题上的观点和做法,即把德国法西斯统治集团内部反希特勒的谋杀活动视为抵抗运动。法西斯统治集团内部反对派只是对希特勒个人的具体做法而不是对第三帝国的侵略政策感到不满,只是要推翻希特勒的“元首”政治,决不是为了彻底反对德国法西斯对别国人民的奴役和统治,也决不是为了建立德国的真正民主制度。因此,这仅仅是德国法西斯统治集团上层分子之间的权力争斗。

(十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作用

中国学者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不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还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并给日本法西斯以沉重打击,使之无法集中兵力“北进”前苏联,保障了前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使前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使德国企图勾结日本夹击前苏联的阴谋破产。与此同时,中国战场抑制了日本“南进”的侵略步伐,并迫使日本处于陆海两面作战的困境,大大减轻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等盟国的压力,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迅速转入反攻并取得胜利,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支援了同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从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从战略上有力地支援了前苏联、美国、英国等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坚持长久抗战,沉重地打击了绥靖主义政策,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扩大。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任何贬低与抹煞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与作用都是错误的。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综述_二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