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林一凡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高速上升的趋势,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它的发展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可以看到,建筑行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有的份额呈现出逐渐上升的态势。质量、进度、投资,这三者是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体系之一,如何才能做到既按时完成任务,同时又要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建设工程;工程造价;过程管理

1.引言

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是管理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才产生的。在当前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下,我国在工程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工程管理的手段和技术层面也在不断的发展成熟。但是,中国当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与方法上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在当今中国,“三超”的问题普遍出现在中国的工程建设项目当中。所谓的“三超”现象,是指结算大于预算、预算大于概算、概算大于估算的情况。显然,三超”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不仅会使得业主方面增大了自有资金的投入量,从而造成工程项目实际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整个项目效益的降低,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大幅度增加已存在的国有资金投入,造成财政负担。

2 .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2.1投资决策阶段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就是选取和确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前期过程。它通过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分析,对于已经提出的不同建设方案作出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最后得出最终的选择方案。可以说,投资活动的标准就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正确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活动是来源于正确的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12]。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投资效益。

在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以计算出工程结算价为目的的,它更注重于在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实施造价控制,从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工程开工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对于建设项目决策投资来说,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十分重要的依据,它对工程项目经济状况及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现实建设过程中,由于这一阶段是建设工程前期所做的工作,所以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并不完善,有所缺失。正是因为可以相比较的工程比较少,所以工程造价的估算不能做到全面完善,其导致的结果是,工程造价投资决策人员在这个阶段难以做到精准分析。

2.2工程设计阶段

一般来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往往偏向于对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然而却往往轻视了对工程前期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办法,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关注点首先要放到前期的决策和设计流程上来,,要想真正从源头上减少工程造价,必须做好前期工作。可以说,工程建设前期深入的设计可以对造价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现如今,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重点内容,而对工程决策及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却往往忽视。对于工程设计部门人员来说,技术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从而他们会淡化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意识,这往往使得工程设计人员对于工程技术的层次更加的关心,而经常忽视工程造价控制的义务和责任,进而导致整个行业内缺少工程造价的横向比对方案。很显然,这种方式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总是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状态,技术人员更重视以设计方案图纸为主要的参照物,而缺乏对整个项目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13]。当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即工程设计资费标准的根据,这样的话,就割离了建设工程项目概预算部门与工程设计部门的利益关联。一般对于工程设计部门来说,使工程做到安全的生产与验交,是他们的主要职责,整体从业人员的这种有欠缺的大局观,就会大大减少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其结果显而易见,即工程的预期造价与实际的工程造价甚至会产生巨大的差异。

3. 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这一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创新投资方法,进行正确的投资估算,做好对项目实施以及验收过程中的风险预防工作。

3.1 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是工程的起始阶段,它主要通过对工程实施可研分析,得出科学的投资计划。在对各种投资计划进行权衡、评估后,依据之前做过的类似工程相关指标对拟建工程实现正确估算。实际操作中,想计算工程具体投资量,需要根据每个工程的特点来科学选择方案。一般的有下列几种估算方法:

(1)静态估算方法

① 周转率计算法,公式如下:

资金周转率= 年销售总额/总投资=(产品的年产量×产品单价)/总投资

投资额=(产品的年产量×产品单价)/资金周转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方便,但是由于各要素考虑不充分,所以它的准确度比较低,通常可以把它用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或者是项目建议书阶段。

② 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各字母含义如下:

C 1——已建类似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C2 ——拟建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Q1 ——已建项目或装置的生产能力;

Q2 ——拟建项目或装置的生产能力;

f —— 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总和调整系数;

n —— 生产能力指数,0 ≤ n ≤ 1。

生产能力指数n,是按照拟建工程规模差异度来确定的。采用这种估算方法,计算速度较快,各种参数一一代入即可;但是它对工程资料详细程度要求很高,需要相似的条件[15]。

(2)动态估算法

对于涨价预备费,借贷利息及调节税的评估需要计算时间价值。对于铺底流动资金,一般依照流动资金所占比例来确立,通常在30%上下。有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即指标估算法和分部估算法。总而言之,对于前期的投资决策,需要灵活选用估算方法,尽量缩小误差。估算是限额目标,只有加强投资决策分析的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用可靠翔实的数据来佐证,合理计算投资额,才能保证其他阶段造价被管控在预期范围之内,可以说,投资额估算越准确,控制目标就越容易得到实现[16]。

3.2 设计阶段

(1)树立科学控制理念

在当前的情况下,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对于科学的造价控制理念,并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经常会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偏差。它所产生的后果就是,相关人员往往容易忽视对设计深度的分析,从而减少了概算的精确度,进而影响工程造价。相关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经常由于没有详细审核各项数量和经济指标,引起了“三超”情况的发生,即概算超过估算、预算超过概算、结算超过预算[17]。由此可以看到,建设企业应该积极引导员工树立科学的造价控制理念,让他们对设计阶段引起足够重视,加深理解,深入研究,从而对整个工程造价实现更好的控制。

(2)明确控制目标

在开展工程设计流程之前,工程建设单位需要清晰地确定自己的控制目标。各个阶段的有条不紊,是建立在有明确控制目标的基础上的。从设计者的角度来看,工程概算既是项目初步设计的目标,同时也是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18]。通常,如果在设计环节出现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就可以采用初步设计概算来作为技术设计修正概算的控制目标,用修正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19]。如果想实现企业预期战略的控制目标,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做好造价控制管理,其次,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目标进行建设工作来保证各项控制措施得到实现,最后,务必要确保退阶式流程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解晗.基于管控要点动态评价的输变电工程全面造价管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1-2.

[2] D Melamed, Skokan, M Zenkowich. Uncertainty for a Life-Cycle Cos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abstrac[M] .2008(3): 5-6.

[3] 傅勤煜.浅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中国建筑[J].2005(5):48-4

论文作者:林一凡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林一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