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_劳动密集型论文

当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_劳动密集型论文

当代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持续增长论文,当代中国论文,关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总起来说,90年代中期以前的结构调整,都是围绕纠正结构的数量型失衡这一中心任务展开的,补缺口是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进入“九五”时期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从数量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已告一段落。这也就是说,单纯靠数量扩张来推动经济增长已走到了尽头。由于需求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升级,企业为争夺市场就必须提高竞争力,所有这些都说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只有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才能扩大市场,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增长。

一、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才使我国的经济保持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

(一)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动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的三次产业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增长态势,在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相去甚远。增长速度的差异使三次产业之间形成了推动型或拉动型的关联关系,其结果是:一方面,三次产业层次上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结构变动形成了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从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来看,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强劲提高;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经历了由稳步上升到趋于下降的过程。从1978年到1996年我国年均的GDP增长速度为9.9%,其中第一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5.1%,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11.9%,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8%。从每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增长速度来看,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六五”期间第一产业GDP 产增长速度为8.2%,“七五”期间为4.2%,“八五”期间为4.2%; 第二产业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六五”期间第二产业GDP 年均增长速度为10.0%,“七五”期间为 9.2%,“八五”期间为17.4%;第三产业的GDP增长速度“六五”期间为15.2%,“七五”期间为9.4%。“八五”期间为10%。三次产业之间增长速度上的不同,使三次产业扩大的规模大小也出现较大的差距。与1978年相比,1996年第一产业的经济规模仅扩大了2.5倍, 第二产业的经济规模扩大了7.6倍,其中工业的经济规模扩大了7.8倍,第三产业的经济规模则扩大了6.3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三次产业之间增长速度的不同,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工业、服务业的迅速增长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二)大规模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推动了经济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尤其是“八五”期间,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大加强。由于对农业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并从技术推广、水利建设、农用生产资料方面加大投入,“八五”期间我国农业生产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取得较快发展。粮食生产登上了4500亿公斤的台阶,并为夺取更大的丰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也得到快速发展,“八五”期间,油料产量增长40%,肉类产量增长70%,水果产量增长了1.3倍,水产品产量增长1倍,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六五”、“七五”时期。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投资倾斜政策,“八五”期间我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铁路、公路的建设速度是改革以来最快的,通信事业的发展更是创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空前速度。“八五”期间长话和市话交换机容量分别增长了21.8倍和5.8倍,住宅电话增长了15.4倍。 一批港口、机场在“八五”期间建成投入使用,使港口吞吐量翻了一番,民用航空线里程增长了2.2倍。 通过“八五”期间对基础设施的集中投入和建设,使得交通、通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大为缓解。

再次,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生产大幅度增长,缓解了“瓶颈”制约。“八五”期间由于投资的倾斜,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自改革以来的最快速度。钢产量在“八五”期间增产了近3000万吨,增长了43.7%,比“七五”时期的增幅提高了2个百分点; 水泥在“八五”期间增产了2.66万吨,产量增长了1.27倍。与此同时,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也创造了改革以来的新记录,原煤增产2.8万吨,增长了26%, 比“七五”时期的增幅提高了3个百分点;发电量增长了62.1%, 比“七五”时期的增幅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的高速发展,使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部门大为缓解。

总之,由于从80年代末开始,尤其是“九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大投资力度的政策,我国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制造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如果从三次产业之间增长速度的差距以及产业关联关系来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是以第二产业,尤其是以工业为主要动力的。从1979年至1994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3.4%,其中工业贡献率为37%,最高年份达到51.2%;第三产业的增长与工业增长周期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第一产业的比重则加速下降。

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在工业内部,不同时期轻、重工业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的程度也不同。从1978年至1988年,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比重工业高出2.88个百分点,这是以轻工业带动经济增长时期。而在1989年至1993年期间,重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比轻工业高出5.24个百分点,可称为重工业带动经济增长时期。在前一个阶段,消费品工业(轻纺工业)的加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

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以“传统”消费品工业为主。包括纺织、服装、制鞋、食品以及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在内的传统消费品工业在80年代上半期实现了建国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由于轻工、纺织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设备、技术的要求不高,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进入门槛低,因此在体制改革的促进下,这些产业以超常速度发展起来,其急剧增长的产品大大超过了市场的容量,因而供大于求的局面很快就出现了。

第二个时期是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新型”耐用消费品工业为主。自80年代初开始,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等耐用消费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1985年以后家电产业就逐渐取代传统消费品的位置,成为增长最快、起着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带头产业。家电工业能够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消费需求仍十分旺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各类家电生产线、零部件进行了大规模引进,从而可以在短时期内形成较大的组装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较大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和音响以及其他家用电器的生产国之一。

(四)我国出口产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额以年均17.4 %的速度增加, 1995年的出口额达1488亿美元,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出口额增长很快,1994年的出口额比1978年增加11.5倍。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0.8%提高到1993年的2.5%。在我国的出口额当中,制成品在1981年超过初级产品以后,比重逐年提高,90年代制成品出口额占到总出口额的80%以上。然而在制成品出口额当中,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0%以上的水平,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随出口总额的增加而增加。与1984年相比,1995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增长了33.4倍,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力产品。

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也很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事电子、家电组装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增长越来越快。“三来一补”企业的出口增长自80年代以来一直快于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进入90年代,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额已超过一般贸易企业,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已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目前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大约有15万家,大多数企业是从事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电子等机电产品的生产。但生产过程只是把进口的零部件由非熟练工人组装起来,与国内的产业联系很弱,其作用只是安排一些劳动力就业,收取很低的工缴费。所以,此类产品的出口对我国来说,实际上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属组装型劳动密集产品。

由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使中国大陆取代韩国、台湾、 香港和新加坡, 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 在1978年,“亚洲四小龙”向工业化国家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亚太地区此类产品总出口额的70%以上,而中国大陆所占份额不足10 %。1995年,从亚洲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总额中,中国大陆的平均市场份额上升了42%,其中,在整个亚洲出口到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20%,增加到了1995年的46%。

二、结构调整仍然是今后经济增长的动力

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而如何理解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和内容,已成为能否胜利完成此项任务的关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数量扩张,补一个个由过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缺口实现的。在目前需求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的情况下,由于供给不能与之相适应,经济增长随即就受到影响。在80年代,我国主要是通过补消费需求的缺口,导致消费品工业的扩张,从而带动了第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带动了重工业打头的第二阶段经济增长。而在目前,买方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继续进行数量型的扩张已难以为继。

我国产业结构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势头减弱。

在消费品生产中,纺织、轻工等传统消费品的增长受阻,是因为供给能力的扩张超过了需求的增长。传统消费品对收入的需求弹性很低,衣着、日用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在1979~1985年为0.75,到1994年降至0.57。这说明,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会按同一幅度扩大轻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单纯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扩大就业,会受到国内市场容量的限制。与此同时,电视机、录像机等新型耐用消费品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然而,这些新型耐用消费品到目前为止普及率并不高。例如,家电中普及率最高的彩电到1995年在农村的普及率仅为16.9%。家电产业供过于求的原因,一是不能开发新产品以适应高收入阶层消费升级的需求,这一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1991~1995年,彩电、音响、摄像机、录放机等产品进口量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50%。二是不能降低产品成本以适应农村及城市低收入家庭的需要。到1994年底,发展了十几年的家电产品的平均零售价格没有下降,而几种主要产品的价格逐年都有所上升。关键的问题是企业没有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因此,没有降低成本的能力。

2.投资需求向以土建为主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当前受到财力制约不能继续扩大,而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又受到投资能力的制约。

90年代以来各地竞相上马港口、机场、道路、城市设施建设,开发区热、高档房地产热等土建投资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即使是工业项目投资,国内也只是承担厂房土建工程,设备投资的65%靠进口。这一增长格局引发原材料、能源等相关产业的扩张。原材料、能源等初级加工部门生产比重上升,技术相对密集的机电工业比重下降,从而引发了对技术产品的进口依赖度急剧上升。以1989年为转折点,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由原材料转向技术设备。这样,我国经济发展又重新回到改革前以原材料为中心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产生了对基础工业的巨大需求,而基础工业供给能力的扩大又是以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条件的。这样围绕着对基础工业、基础设施需求与供给的相互推动,形成了内生的扩张动力,维持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问题是,基础工业、建筑业都是高消耗部门,据投入产出分析,在1992年社会对能源、原材料的总消耗中,这两个部门占到54.3%。基础工业部门单位产出的物耗是机电等重加工业部门的2.6倍, 基础工业部门的运量占到铁路总运量的80%。这样的生产结构必然导致高消耗、低效益的结果。

更应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固定资产结构向基础工业倾斜,其比重占到50%,而机电工业仅占20%,并且基础工业固定资产的新度系数也高出机电工业8~11个百分点,因此今后增长优势仍在基础工业部门, 如果不注意调整,高消耗的生产结构仍将维持下去。

以土建带动的经济增长格局是经济运行中出现诸多矛盾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率低,这一格局造成资金周转缓慢,投资交付使用率下降至50%,并且大兴土木挤占了技术改造资金,使技改投资比重也降到最低点,影响了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3.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造成出口增长乏力和贸易条件恶化。

我国出口增长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带动的,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进一步增长将是困难的。这是因为:第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无论在国内企业之间,还是在国际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我国原料不足又使原料大幅度涨价。以棉花为例,纺织品出口的迅速扩大对棉花的需求随之急剧增长,然而由于我国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棉花因此而供不应求,需求拉动棉花价格上涨,终于在最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同时也产生了粮食价格随之上涨的联动效应。纺织品出口的增长是促使我国农产品价格在很短时期内就达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轻纺工业的总产品中占67%的产品是使用农产品原料的,因此,土地资源不足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之间的矛盾还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国内棉花供应不足引起对棉花进口的增加,从1989年开始,我国棉花进口量逐年增加,一些年份已占到国际棉花出口量的10%~15%,使国际市场多年低迷的价格迅速反弹,1995年国际市场的棉花价格比1989年提高了14%。在成本提高、价格下跌的双重打击下,我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并且呈现出恶化的程度随出口增长率的提高而加剧的趋势。因此,如果不通过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价值,而单靠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扩大出口,以我国劳动力的规模,就会引发更为过度的竞争,使生产者无法承受。

由于国内供给结构不能进一步开拓消费、投资、出口这三方面的需求,因而国内现有供给能力出现富余,现供给结构对经济增长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也就随之减弱。在国内供给能力富余的同时,需求缺口仍然存在,只不过弥补这一缺口是靠日益增长的进口进行的。国内的需求增长只能拉动国外的供给。至此,改革以来供给随需求的扩张而扩张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供给对需求无力适应,供给的扩大越来越受到投资能力的限制而影响了经济增长。这是当前我国结构矛盾的实质所在,也是当前经济运行中诸多矛盾的主要根源。

4.当前产业结构的缺陷还表现为过于向初级加工部门倾斜,形成高级化需求结构与低度化供给结构的矛盾。

我国产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投资能力限于搞土建工程,设备则主要靠进口;家电等新型耐用消费品的生产至今仍不能自主开发产品,降低成本,开拓市场,实际尚未脱离进口零件组装的阶段;劳动密集的一般轻纺消费品则严重积压。从表象上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中国企业缺乏开发产品的能力,从结构分析的角度看,其实质是产业结构当中缺乏一个与需求高级化趋势相对应的,有能力设计产品、生产零部件和进行工艺装备的产业群。

需求结构的高级化趋势,就意味着对产品的性能、质量、更新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使产品加工过程延长,工艺更加复杂化,从更为“迂回”的生产过程中就会衍生出更多的加工专业,形成分工更为细化的零部件、工艺设备即机电产品生产部门。这也就是说适应需求的生产迂回化过程主要体现在技术含量的机电工业部门的扩大上。

我国产业结构当中,流量(产值)和存量(固定资产)都明显向初级加工部门(能源、原材料等)倾斜,自然不具备满足需求升级的供给能力。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重点

(一)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选择

有的同志认为,应把扩大就业,尤其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通过前面的论证已表明,扩大就业单靠扩大劳动密集产业的规模已难以奏效。低水平的扩张不但会受到国内、国际市场容量的制约,也为资源条件所不容许。我们认为,唯有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深度,建立相应的产业部门,才能为扩大就业找到为有效需求所容纳的产业空间。也就是说,就业必须以开拓市场为前提,有了市场份额,生产才可以增长,就业才能增加。

还有同志认为,今后仍然应该把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很多,人均钢铁、石油、电力占有量也不多。但是,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培育经济增长点与创造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区别开来。靠搞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来支撑经济增长,国家财力和企业都难支撑下去,并且,基础设施欠帐是历史上很长时期内积累下来的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解决,不能把长期任务与某个经济发展阶段所能允许实现的目标混同起来。

为了给基础设施建设寻求源源不断的财源,为了拓宽就业空间,为了给基础工业寻找提高效益、增加附加价值的产业关联和组合,为了占领市场、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最好的办法还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克服现有结构的低度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还要考虑需求变化的趋势。我们认为,未来消费需求的主要特征是“千元级”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近些年来,城乡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当前收入增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转为商品性消费并形成消费新热点,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储蓄存款为“一时收入”而非“持久收入”所得,因此很可能成为长期消费基金。一项问卷调查的结果证实,医疗、养老保险、子女上学及结婚是居民储蓄的前三位动机。

第二,城乡居民持久收入仍将不断增长,同时,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拉大,今后,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会呈现多层次和多样性。轿车、住宅等“万元级”高级耐用消费品将陆续进入家庭,但进入这一消费档次家庭的数量不会很多。对大多数人来说,家电、电脑等“千元级”商品仍为主流消费品,消费呈追求产品的多性能、多档次、个性强的“差别化”特征,要求供给方面必须具备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而开发能力的形成又需要产业支持。

在工业化大生产当中,开发一种新产品需要有一个支撑体系,需要一系列既有专业化分工,又能在创新活动中密切协作的关联产业。一个新产品从材料、零件加工到加工设备是许多行业共同开发的结果。造船业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船用钢板,录像机最关键的技术是轴承等等,都说明开发能力、产业高级化是广泛的制造技术的集成,是由许多关联产业给予支撑的结果。在具备开发能力的工业生产体系当中,突出的特征是加工精细化。要能够实现精细化生产,最核心的因素是电脑控制系统在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都发挥作用。

以上系列化精细加工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构成了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质内容。这也就是说,结构高度化应注意吸收80年代发展家电产业由于没有及时建立相关产业、不能掌握关键技术,至今受制于人的教训,应该在建立迂回化、深度加工、高技术含量的生产体系过程中,不但为经济增长找到新的支撑点,而且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在技术、结构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提高我国的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有许多工作要做。在财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力量抓最关键的环节,这就是微电子和机电一体化产业。

已实现产业化的现代技术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已成为所有制造业从产品、工艺装备到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及设计开发的中枢,也是当前国外工业产品实现智能化、柔性化、微型化以适应消费的多样化需求的基本技术手段。

与此相对照,我国各工业产业部门目前占主体的产业技术仍停留在机械技术的水平上。如果概括一下我国与国际产业技术先进水平的差距,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微电子产品本身的制造、开发技术;2.利用微电子技术对各种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自动化技术;3.与利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种技术,比如微电子化、智能化、柔性化的产业专用设备的制造技术。要缩小在这三个方面的差距,一方面需要建立新产业,另一方面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通过改造现有产业,通过向现有产业扩散高新技术产品来加强以微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原有产业、传统产业的关联。

(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

根据对需求变化和不同产业在结构升级中作用的分析,我们认为,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任务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在近期可以从高档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数控机床等基础机械和专用机电设备的进口替代做起。例如,近几年大量进口的换代型高档家电、计算机元器件、数控系统、轿车等产品的国产化。

第二,借鉴国际的经验,可根据我们的技术优势,选择一批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的非成熟技术产品,重点给予扶植,加紧进行独立的研制工作。一般来说,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产品已被大资本所垄断,后进入企业很难与之抗衡。而处于非成熟期的产品,其设计、工艺及零件制造尚未定型,从改进、完善入手进行产品再开发,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三,微电子、机电一体化产业一定要作为重点当中的重点来发展。半导体在80年代已被称为“工业粮食”,90年代已被列入基础产业。我们必须加速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系统软件等产业,切不可再贻误时机。从现在起要做好旨在形成自主技术的技术路线、产品选型论证等开局工作。

总之,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应该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这是维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

标签:;  ;  ;  ;  ;  ;  ;  ;  ;  ;  ;  ;  ;  ;  

当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_劳动密集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