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1张淞 1杨炳如 1马珂,  2洪磊 2王会英

1南京仁康医院 210015

2沈阳沈医医院 1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的临床治疗措施,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塞来昔布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比较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核细胞趋化和激活因子(MCAF)、S100-β蛋白浓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神经元因子水平均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为95.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加入抗炎药物可明显减轻神经炎性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临床疗效

精神分裂症是世界十大致残疾病之一,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07%[1],尽管对于精神分裂症研究较多但目前对于发病机制尚未清晰。20世纪80年代相关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在外周以及脑内存在炎性反应的激活以及免疫系统的失调消失神经炎性反应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制剂之一[2]。而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临床用药治疗尚无统一标准,笔者在查询万方以及CNKI等数据库时未找到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治疗药物报道,提示该项研究需要加强。而笔者在日常治疗工作中发现以利培酮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效果显著,因将资料整理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来源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诊断符合《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相关要求;无重大疾病;同意本次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呢其他重大疾病比如癌症等;患者家属不同意本次治疗措施。将以上符合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20例中男女比为14/6,年龄34-67岁,平均(57.2±2.6)岁,研究组21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2/9,年龄35-65岁,平均(55.3±1.2)岁,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次临床研究方案经我院院办批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培酮治疗:利培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60),首次量为2mg/次,1次/d,连续服用3d后改为3mg/次,1次//d,病情稳定无异常后可依照情况增加,最大剂量控制4-6mg/d,两组用药治疗时间为12周。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塞来昔布治疗:塞来昔布将囊(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国药准字J20120063)首次量为200mg/次,1次/d,之后可根据情况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低于400mg/d。患者连续服用12周。

1.3观察项目

1.3.1炎性因子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以3500r/min离心8min,分离血清置于-25摄氏度冰箱保存,采取罗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量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核细胞趋化和激活因子(MCAF)、S100-β蛋白浓度水平。

临床疗效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价,减分率≥75%为治愈;减分率为50%-74%为显著进步,减分率为25%-49%为进步,减分率<25%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数据分析

组间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2.0中比较,(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分析,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F检验分析,组间数据比较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神经元因子水平均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2.2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20例患者中,治愈7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16/20);研究组21例患者中治愈9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20/2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显著(F=8.69,P=0.01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反应相关,而该类型炎性反应主要涉及星形胶质细胞、小胶细胞的激活以及脑内细胞因子的表达。首次典型出现精神病症时,患者体内的小胶细胞可短暂得修剪前额页中椎体细胞的突触,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大脑结构性改变具有一定贡献。细胞因子主要是由免疫细胞以及其他类型细胞分泌的一种信号蛋白,免疫答应启动和维护中具有重要监护重用,细胞因子可反映精神分裂症情况。

NSE为神经元细胞所有的一种酸性蛋白,神经细胞受损后细胞膜完整性受破坏,NSE进入血液中。MCAF属于趋化因子亚族中重要成员,具有趋化单核细胞至炎性部位以及激活单核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答应作用。S100-β蛋白由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一种神经组织蛋白,其可破细胞膜完整性,从而进入血液循环中。本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塞来昔布治疗,塞来昔布主要通过阻断COX-2接到的血管通透性来阻止炎性细胞核蛋白质外渗,因此本次采取该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患者体内炎性介质减少,细胞破坏程度减轻。利培酮为抗精神分裂症常规用药,可针对患者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 临床疗效显著[4]。本次采取以上药物联合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患者疾病获得明显控制,且炎性介质水平降低,提示该种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最后,本次选取样本例数较小,未能全面评价塞来昔布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情况,且该种治疗方式为首次报道,后续需加强临床研究样本及治疗时间,从而获得更确切数据。

参考文献

[1]王中清.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J]. 中国处方药,2016(1):79-80.

[2]Gilmour G,Dix S,Fellini L,et al. NMDA receptors,cognition and schizophrenia-testing the validity of the NMDA receptor hypofunction hypothesis[J]. Neuropharmacology, 2012,62( 3) : 1401-1412.

[3]Müller N,Riedel M,Scheppach C,et al. Beneficial antipsychotic effects of celecoxib add-on therapy compared to risperidone alone in schizophrenia[J]. Am J Psychiatry,2015,159:1029-1034.

[4]肖云.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2014(19):241-241.·······························································································································································································································································-8uuu·

论文作者:1张淞 1杨炳如 1马珂,  2洪磊 2王会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神经炎性反应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1张淞 1杨炳如 1马珂,  2洪磊 2王会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