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吕迎春

肝胆疾病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吕迎春

吕迎春(山西省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034000)

【摘要】我国是肝胆疾病多发的国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患者的全身麻醉也成为手术是否成功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150 例肝胆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并对患者所发生的不同术后躁动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主要探索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对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 肝胆手术病人 麻醉苏醒期 躁动 躁动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084-01前言: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是全麻手术后的一种最常见的现象,是患者从麻醉不清醒状态到完全清醒状态的一个过渡时期中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同时会伴有一些明显体征,例如:不自主的运动、过渡兴奋、定向力的障碍和反射性对抗等。对于患者术后如何能够平稳度过麻醉的恢复期,对于现在医学界的医学水平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持续一年时间在医院选择肝胆疾病手术患者150 名,进行全身麻醉,ASA 分级Ⅰ - Ⅱ级,对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统计,年龄(18-80 岁)、体重(50-90kg)、身高(150-185cm)、性别(男性:60 例,女性90 例)。

对患者的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进行统计,手术后30 分钟,按照镇静躁动分级法对病患进行评分,评分1-3 分为镇静共计30 例,≥ 4 分为躁动(评分=4 分为不躁动)共计120 例:男性47 例,女性73 例。手术类别:肝肿瘤切除手术22 例、胆囊切除术90 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 例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观察指标对躁动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前用药剂量、手术时间、镇痛药类别等30 余项指标进行统计。

3、统计学分析对收集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麻醉苏醒期躁动与多因素之间的关系。

4、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之后,最终发现:麻醉诱导使用的咪达唑仑、麻醉后导尿、全凭吸入麻醉等与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对以上研究对象进行讨论麻醉苏醒期躁动是临床麻醉工作中的并发症的一种,是患者从麻醉不清醒状态到完全清醒状态的一个过渡时期中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同时会伴有一些明显体征,例如:不自主的运动、过渡兴奋、定向力的障碍和反射性对抗等。这种现象和手术前的临床用药也有关,在小儿全麻中比较普遍。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意识和行为无法达到统一,意识无法控制行为,行为无法服从意识的指控,两者分离的一种精神状态。

由于这种并发症对患者造成意外的伤害,甚至影响着手术的成功与失败,因此预防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对医学界和患者术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国内报道22.5%,国外报道1.7% 和39.2%。

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成的,对于发病机理,目前医学界并没有很明确的回答,本文通过对病患的各种指标的统计分析得出麻醉诱导使用咪达唑仑的患者是未使用咪达唑仑的患者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5 倍之多;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未留置导尿管患者的11倍;麻醉维持方式:全凭吸入麻醉患者比其他方法麻醉维持,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概率要高,而且,全凭吸入麻醉患者比全凭静脉麻醉患者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几率高达12 倍。根据观察,在麻醉苏醒期间,有一部分患者术后疼痛,从而,这也是说明疼痛也是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原因之一。

1、咪达唑仑在试验中发现,使用咪达唑仑可导致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概率增高。在一向对照实验中发现:手术前加服地西泮的儿童比单独口服咪达唑仑的儿童全麻后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概率低。术前给予儿童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都可以取得更强的镇静效果,但是都不能降低躁动的发生几率。

2、导尿管留置单因素分析认为是否留置导尿管与麻醉苏醒期躁动没有明显关系,但是多因素发现,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发生躁动的概率明显增高。因为在对患者的了解中,术后,患者的敏感度增加,尿管刺激所引起的不适明显增强,和术前相比较,不适感加重而引起的麻醉苏醒期躁动。在研究人员对225 例患者的观察中,不同的刺激引起的术后躁动比例是不同的,其中疼痛居首(99.44%),其次是气管导管刺激(65.77%),尿管刺激是11%。这也充分说明了不同的不良刺激会导致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

因此,建议在术前谈话中请事先告诉患者手术中会放置尿管,术后会感觉不适,请理解并配合。

3、麻醉方式关于吸入麻醉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关于七氟烷引起躁动的原因和机制目前为止还尚未明确,但是,根据临床试验分析,可能是因为七氟醚溶解性较低,从而使病患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但是皮下中枢已经恢复并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出现中枢局部化敏感,是一种半意识状态,这种完整功能性的缺失影响患者的感觉反应和处理能力,病患提前处于半苏醒状态并且阵痛不全从而引起术后躁动。不同的药剂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是不同的。七氟烷和异氟烷麻醉术后的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几率是相似的。在试验对照中发现,全凭七氟烷麻醉的过程中,如果用地氟烷来维持病患麻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三、结束语综上所述,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因素是多样性的,与肝胆疾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心里,医学界、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等综合因素相关。

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药剂,采取积极有效的医治手法,从而降低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减少手术中负面现象的发生,使麻醉工作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1] 张西京. 异丙酚治疗安氟醚麻醉后躁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10).[2] 邓丽琴,丁凤兰,刘红. 全麻术后躁动225 例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06(3).[3] 李仁虎,李元海,徐露.1200 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预防[J].安徽医药,2011(2)._

论文作者:吕迎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  ;  ;  ;  ;  ;  ;  ;  

肝胆疾病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吕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