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_国防生论文

论国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_国防生论文

浅谈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国防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69(2008)01-0072-02

国防生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部队专门机构(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从各高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中选拔的培养对象,以及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考试招收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保送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1]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又是军队依托地方高等院校培养的后备军官,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主要模式,肩负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军事理论、高科技军事知识及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的崇高使命,国防生的培养对加速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悉心研究国防生的特点,改进传统教育管理方法和内容,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提高实效。

一、国防生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做好思想动员,坚定从军报国信念

国防生冠有“国防”二字,却对军队、军人了解不多。大多数国防生虽然在初中、高中阶段都曾接受过不同方式和内容的军训,但对于按照后备军官标准进行的正规高强度军训,心理上的准备还是不够充足。而且,经过紧张的高考、填报志愿和录取报到,同学们往往还沉浸在“金榜题名”的兴奋喜悦或是陶醉在入校伊始的轻松氛围之中,并且对自身发展方面一些很具体、很实际的问题比较关注,但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还不甚了解。[2]所以必须针对国防生这种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实际,做好军训的思想动员工作,围绕后备军官的培养目标、任职需要,提出军训的具体要求,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提供坚实、充分的思想准备,端正国防生的训练态度,帮助其初步树立为国防现代化事业献身的思想,坚定从军报国信念。

(二)通过军事训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军训是对国防生进行国防教育,理想教育,培养国防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国防生军训训练时间短,任务重,入学军训一般都在15天左右,要完成技术科目及政治教育等科目的学习,工作量很大。因此,如何根据国防生军训特点,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工作办公室面临的主要问题。做好国防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国防生正确认识军训意义,才能提高练兵自觉性。军训的目的是让国防生学习基本的军事知识,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增强国防意识,为我国培养后备军官打好基础,通过军事训练,使国防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忱,从而为造就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打好基础。显而易见,军训是一个有着多层次目标的综合过程,全面提高国防生各方面的素质,是军训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根本目的。

运用理论渗透,促进优良传统与时事政治教育相结合。理论渗透就是在工作中将毛泽东军事思想教育、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教育融于思想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国防生的目的,使参训国防生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产生的过程及基本内容;了解我党我军的革命历史和一系列优良传统、作风;了解新的历史时期我军官兵和全国各族人民献身四化建设的英雄业绩,引导国防生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们在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我军与外军的基本情况介绍,国情和我国周边环境教育等理论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统一,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把握国防生的心理,运用提问、设问、举例等方法,深入浅出,寓教于乐,使国防生们在轻轻松松之中获得了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

利用言传身教,促进行为意识及人生观教育相结合。所谓言传身教,是指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以自身模范形象去影响教育国防生。因而要求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认真学习,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做国防生的表率。以情育人,采取正面引导、多向交流等形式对国防生进行言传身教,施加影响,使国防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自觉改造思想,启动自我教育;培养国防生良好的军人举止、习惯和作风。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国防生认清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纪律、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国防生的法制观念,强化他们的行为意识,使他们具有拼搏精神和献身精神。通过自身的言行对国防生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估人生及个人价值、自我价值。

选好典型骨干,开展鼓励和自我教育。人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训练中难免会存在先进与后进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国防生中及时发现和树立思想基础好、成绩突出,勇于吃苦、作风过硬,自身要求非常严格,谦虚谨慎、乐于助人的骨干典型,供大家学习,以教育和带动全体国防生提高训练质量。我们在注重加强典型骨干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国防生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为集体争光,通过集体意识的培养,使同学之间有融洽的感情。我们宣传先进,注重树立典型和榜样,使国防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使榜样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在军训过程中,我们采取激励方法去感染他们、教育他们,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关怀,使国防生感到温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人心。

二、国防生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注重“效益”,抓好专业学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国防生是在校大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注重“效益”二字,科学组织,注重实效。国防生是非军事院校中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普通大学生和国防生的双重属性。作为普通大学生,他们有自己专业学习的任务,要完成学校指定的专业学习计划,达到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学习要求,要参加专业班级的多项活动,服从专业班级的活动安排;作为国防生,他们需要接受具备军人基本素质的政治、军事训练,养成严明的纪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一定的军事技能等涵养。但在校国防生以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为主,分散于各个学院之中,在上课及学习时间,难以集中人员、时间进行教育。针对这一特点,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配备国防生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安排国防生集中住宿很有必要,在学习中,以院系管理为主,狠抓班风和学风建设,开展创建优秀集体活动,在课余时间,宿舍就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重要的阵地,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国防生集中住宿的优势,通过深入宿舍,个别访谈,才能充分掌握国防生的思想动态,才能耐心细致地开展一系列工作。根据国防生的双重属性,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胆创新:一是把基础性的教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尽可能地融入高校的教学之中,做到能合不分。二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和驻校选培办要紧贴国防生的实际,注重实效,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国防生中间,针对发生的情况,查实情,找原因,寻方法。然后在国防生中开展相关的专题教育,激发他们的兴趣;三是从国防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在专业学习中以献身国防教育为重点,抓住特点,注重引导,培养思想素质好,军政素质优,文化素质高,团队意识强的既懂指挥又懂技术的军地通用复合型人才。我们不仅要引导国防生自主学习,自主塑造,自主提高,而且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养成,激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谋求最大的发展,这一思想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四是坚持学习文化知识和国防知识并举,在系统完整地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抓好国防知识和创新理论的学习,帮助广大国防生增强国防意识,增强学好文化、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同时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国防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实际、贴近国防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要坚持课堂主导,发挥课堂对国防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国防生头脑工作;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国防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国防生;发挥现代传媒资源的作用,通过形象直观教育,增强感染力。

(二)建立模拟连排管理模式,加强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普通高校的国防生是后备军官的集合,是准战斗的集体。但一所高校的国防生数量不会太多,他们又兼有专业学习和军政训练的双重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为他们创建一个提前了解部队严格管理的环境——模拟连排建制,通过这种组织形式,落实学校和部队的各项培养要求。以连、排为组织单元对他们进行强化军人意识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强调他们在训练中的主体作用,发挥骨干的领袖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国防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3]还有就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把党支部建在模拟连排上,设立指导员,加强党员的培养,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保障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拟连排建制管理模式对于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国防生来说,有利于他们之间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他们相互间的学习与共同进步。

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因此,普通高校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为国防生服务,为国防生成材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有利地促进国防生的全面发展。

收稿日期:2007-12-10

标签:;  ;  ;  ;  ;  

论国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_国防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