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时尚”农业富农_农业论文

林南“时尚”农业富农_农业论文

临南“时尚”农业富农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家论文,农业论文,时尚论文,临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土壤种植的西红柿转栽到基质里每亩增收6000元,盆栽葡萄每盆100多元,每个菜棚后面的水池养殖增收3万元……临邑县临南镇通过推广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民铺就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大棚长出“科技菜”

“种在基质里的西红柿能提前10到15天摘果,每斤可以多卖1块多钱,产量也比种在普通土壤里的高出30%,平均一亩地能多收入4000多元呢。”11月17日,临邑县临南镇王家村的菜农王家福高兴地为我们算了一笔账。

临南镇作为京津济地区的西红柿生产基地,西红柿栽种面积上万亩,年产量在4.5亿斤左右。为了种出特色,该镇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推广试验、农业科技培训等措施,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料供应、统一免耕施肥播种、统一技术管理,促进农民增收。

水果当成盆景卖

“去年在寿光菜博会上看到盆栽葡萄,不但外形漂亮,还能兼收果品。回来我就自己琢磨着试种了30盆,没想到效果还挺好,葡萄刚一结果就被客户以100多元的高价买走了。这几天我又种上了200盆盆栽草莓,春节快到了,估计又能发一笔!”11月18日,在临南镇高科技示范园的葡萄棚里,棚主刘永文高兴地对我们说。

据临南镇科技示范园主任王传海介绍,该镇在发展品质农业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适时组织种植大户到北京、寿光、临淄等地参观学习,不但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植经验,还开阔了增收致富眼界。

一棚一池增效快

“我们村地势洼,水位高,建棚的时候为了节省土方钱,就在棚后取土用于大棚墙体建设,整个棚区建好后,每个棚后面就空出这么一个4米多宽的水池。”11月19日,临南镇旭升社区谢家村的村支部书记霍彦鹏指着棚后的小池塘向我们介绍道:“虽然今年雨水多,但我们村的菜棚就没怎么受影响,雨水全流到池子里去了。池塘虽小,用处却很大,不但可以养鱼养鸭,还能储蓄水源,旱能浇、涝能排。”

今年,临南镇新建温室大棚普遍采用一棚一池的建造模式,在种植温室蔬菜的同时,进行肉蛋鸭养殖或水产养殖,池均年收入达3万元,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效益,为菜农致富增收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联系电话:0531-82595310

标签:;  ;  ;  ;  ;  ;  

林南“时尚”农业富农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