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富民安居村庄——以新疆兰干镇村庄规划为例论文_罗毓豪

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富民安居村庄——以新疆兰干镇村庄规划为例论文_罗毓豪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290

【摘 要】本文以新疆兰干镇村庄规划为例,通过调研、资料研究及入村访谈等方式,解决了当地存在缺乏规划指导、土地利用粗放、公服市政配套不足、村容风貌不整等问题,在规划过程中利用与产业规划相结合、集约节约土地、提升村庄整体风貌等手段,落实村庄发展诉求。案例对新疆其他地区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村庄规划 援疆工作 土地集约 地方特色

前言

村庄规划是指导村庄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缺乏规划指导、建设水平落后的我国西北部地区,克服经济和技术难题,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以中央援疆工作为背景,以新疆全区富民安居工程为契机,作为新疆城乡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兰干镇村庄规划的顺利完成,对于新疆其他地区覆盖村庄规划有重要借鉴作用。

1.背景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农村的发展速度远落后于城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大力解决三农问题。自2004年起,每年国务院一号文都与三农问题有关,从关注农民增收,到农业现代化,到深化农村改革,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重点愈发深刻。然而从实际发展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呈现不平衡的态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

为了进一步支援西部建设,2010年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新一轮的“援疆计划”,其中广州市对口支援疏附县。在援疆过程中,发达地区的规划院也参与了新疆地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带来了较为先进的规划理念和管理方法,对提高当地规划编制及管理水平,促进地区建设有积极的作用。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自治区内所有城市近两年内要完成市域范围内乡、村两级规划,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在此要求下,疏附县县域范围内多数乡镇需要重新编制相关规划,以便更好的指导乡村建设,适应新时期新疆地区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建设的需求。

2.兰干镇概况

兰干镇位于喀什市以西17公里,距疏附县32公里,总面积259.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场),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1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1774.7亩。

3.兰干镇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自然、历史及经济等原因,新疆村庄建设和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缺乏科学规范的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发展进行有效指导,导致了土地利用粗放、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村容风貌不整等问题。

3.1缺乏规划指导

截止2012年全疆共有行政村8700多个,而未编制规划和需要修编的行政村约8600个,绝大部分的村庄在缺乏村庄规划的指导下粗放式建设,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同时,相较于过去长期的经济困难时期,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加,缺乏村庄规划的规范,村庄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同时对本就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一定威胁。

3.2土地利用粗放

兰干镇的农村人均建设用地约为290平方米/人,远高于村镇规划标准中150平方米/人的指标。同时还存在村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构成比例失调等现象,公共设施用地所占比例较小; 村民住宅用地所占比例较大,且村庄中多为土木结构的一层住宅,闲置用地较多,住宅建设的随意性使村庄呈现“飞地式”发展,严重破坏了村庄的生态、景观环境。

3.3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设置配套不足

由于缺乏规划引导,及居民点分散布置,各村受制于人口规模,只能配置最低等级的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同时,受制于地区财政实力,部分村庄无幼儿园,文化娱乐设施以文化室为载体,没有统一的污水管网及垃圾收集处理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村容风貌不整

村民住房建设的政策管理较为放松,也无村庄规划引导,村庄农房建设杂乱无章。村民建房时缺少专业设计经验,导致民房形式较为单一,在茫茫戈壁上更显枯燥。同时,受到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影响,多数农户会在家进行小规模的牲畜养殖,导致房屋功能布局不合理,生活起居与厕所、牲畜养殖等空间没有分离,大大降低了房屋的宜居程度。

4.兰干镇村庄规划的主要经验

4.1村庄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人均收入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村庄规划除了常规的整理用地、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村庄整体风貌等内容外,还要与产业引导相结合,通过区域分析及村庄现状分析,总结地区及村庄产业发展特点与需求,明确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引导产业落地及农作物品类选择,促进村庄农业现代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在兰干镇总体规划及村庄规划中,第一产业方面,充分考虑新疆地区的地理地貌特征,除了常规的粮食作物如小麦,蔬菜如西红柿之外,可以通过技术培训等方式,开发辣椒、巴达木等地均产出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第二产业方面,引导毗邻城镇或交通要道的村庄适当发展食品加工业;第三产业方面,除了基础的商业服务业外,还可根据各村的自然资源,选择发展旅游业。规划中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庄的产业选择,以推动村庄经济发展。

4.2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村庄规划及其上位规划要在区域统筹的基础上,确定各村的发展方向,控制村庄发展规模,避免盲目扩张、低效扩张。同时,要落实好一户一宅政策,对农村用地进行集中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便于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的集中配套。

兰干镇总体规划中,将镇域范围的村庄分成4个等级,包括镇中心所在地、中心村、一般村及自然村,不同等级的村庄对应不同的人口规模及设施配套标准。同时,在居民点规划中,根据其区位条件及现状基础,将村庄发展类型划分为城市化型、适度集聚型、自我完善型及迁并型,并对应的给出了鼓励发展、控制发展、引导迁并和集中新建的发展建议。在各村的村庄规划中,落实镇总规的类型建议,根据现状居民点分布及农业耕种情况进行土地整理,有效降低了人均居住、建设用地面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4.3提升村庄整体风貌

村庄规划除了提高村民收入及规范村庄建设,其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升村庄的整体风貌,凸显地方特色,实现富民安居的目标。一方面,各村行政中心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同时兼顾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另一方面,各村农户院落也要体现新疆民居特色,保留“庭院经济”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及内容,增强院落的实用性及观赏性。

结合新疆富民安居工程的总体要求,村庄规划中都形成了集中的富民安居点,村民的集中居住节约了土地资源,能够高效地提供文化室、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并通过白杨行道树及葡萄架街心花园等设计,营造地域特色,提升景观品味。村庄规划还在对喀什地区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保留“庭院经济”的地方特色,提供了多种院落的设计图纸,以满足封闭围合、北居南苑传统院落要求,及人畜分区、主客分流、厨卫分置的现代生活习惯。

5.结语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利用有限的资源,将高大上的规划理论,与沿海地区的规划经验相结合,接地气的编制好符合新疆农村实际需求的村庄规划,新疆兰干镇总体规划及村庄规划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兰干镇村庄规划等援疆成果,需要扎根当地,经过地区发展建设的实际考验,不断完善,总结经验,以推动新疆其他地区的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2]张慧立,张勇.基于可实施性的《新疆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内容与特色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4(5).

[3]李倩.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编制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村庄规划为例[J].小城乡建设,2011(8).

[4]王大伟,戴军,周衍涛.县域规划层面下西部地区村庄控制规划研究——以青海省乐都县村庄规划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论文作者:罗毓豪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富民安居村庄——以新疆兰干镇村庄规划为例论文_罗毓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