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CT定时复查在创伤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林瀚波

64排CT定时复查在创伤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林瀚波

【摘要】目的:研究64排CT定时复查在创伤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43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将其分为计划组和非计划组,计划性组220例,非计划组217例,两组均给予64排定时复查,计划组在首次检查后24h、3d、5d和7d进行复查。而非计划组则在出院前1d进行复查。比较两组首次检查结果及住院天数、出院GCS评分、神经外科干预情况。结果:计划组和非计划组首次检查结果、住院天数,出院GCS评分及神经外科干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首次检查后,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无需行64排CT复查。【关键词】64排CT;定时复查;颅脑损伤创伤性颅脑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据数据表明,轻型颅脑损伤在颅脑损伤中占比较高,且会随病情加重逐渐成为颅脑损伤,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导致颅脑损伤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脑挫裂伤,对患者行CT复查可有助于进展性损伤的发现,并采取早期诊治,促进预后[1]。本次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64排CT定时复查的临床价值予以研究,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受治疗的43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将其分为计划组和非计划组,计划性组220例,非计划组217例。计划组男性120例,女性100例,年龄区间为20~65岁,平均年龄则为(46.42±5.78)岁;非计划组男性110例,女性107例,年龄区间为21~64岁,平均年龄则为(46.58±5.69)岁。对比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1.2方法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型号 Brilliance)对全部患者进行复查,计划组复查时间为首次检查后24h、3d、5d和7d,非计划组复查时间为出院前1d,若检测中出现阳性,以CT影响特点为主进行计分。而刚入院时为阴性,应在1天内再次检查,若检查后再次为阴性,需在2~3天内检查。针对于颅内压损伤比较严重且极速升高者行降压药物治疗,而对于感染且外伤者,行抗生素药物治疗。1.3观察指标对两组年龄、GCS评分、性别、首次检查时间及结果予以收集,并对其住院天数、神经外科干预例数、出院GCS评分及首次检查次数进行统计。神经外科干预主要包括脑室外引流、去颅骨骨瓣减压、开颅血肿清除。而在治疗中,若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恶化,需由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及以上予以病情评估,同时应由两名及以上职称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神经外科干预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首次检查结果经检查后,计划组220例患者中56例(25.45%)硬膜下血肿,74例(33.64%)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21.82%)硬膜外血肿及53例(24.09%)颅骨骨折合并颅内出血;非计划组217例患者中48例(22.12%)硬膜下血肿,69例(31.80%)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19.35%)硬膜外血肿及50例(23.04%)颅骨骨折合并颅内出血,两组比较结果依次为(x2=0.306,P=0.580)、(x2=0.077,P=0.782)、(x2=0.187,P=0.666)、(x2=0.031,P=0.861)。2.2两组治疗期间情况对比计划组220例患者,住院天数为(9.31±1.18)d,神经外科干预患者31例(14.09%),出院GCS评分为(13.5±1.5)分;非计划组217例患者,住院天数为(9.46±1.15)d,神经外科干预患者27例(12.44%),出院GCS评分为(13.4±1.6)分,两组比较结果依次为(t=1.346,P=0.179)、(x2=0.118,P=0.731)、(t=0.674,P=0.501)。3讨论颅脑损伤是一种外伤,据颅脑解剖部位可分为脑损伤、颅骨损伤和头皮损伤,而头皮损伤则包括头皮撕裂脱伤、头皮血肿;颅骨损伤包括凹陷性骨折和颅底骨折,脑损伤则包括脑干损伤、脑挫裂伤等。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易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CT技术的应用与发展,CT已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复查,并取得一定效果。尤其是针对于轻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计划性64排CT复查可提前发现颅脑损伤,有利于提高抢救率。对脑损伤患者行计划和非计划复查,其主要目的是针对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恶化等情况可有效发现颅脑损伤,以提前行相应神经外科干预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以有效提高抢救率。据数据表明,多次64排CT检查因需长期搬运患者会对其带来不安全因素,同时不必要的复查,既影响工作效率,又浪费卫生资源,而且长期CT复查易导致放射性损伤[2]。本次结果显示,给予颅脑损伤患者计划性和非计划性64排CT复查,首次检查结果、住院天数,出院GCS评分及神经外科干预情况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首次检查后,若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可无需行64排CT复查。参考文献[1]胡强. 64排螺旋CT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医疗装备, 2016, 29(13):14-15.[2]金鹏, 侯小山, 蒋文庆,等. 颅脑损伤术后复查CT对改善预后价值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22):3193-3195.

论文作者:林瀚波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64排CT定时复查在创伤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林瀚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