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创新开拓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新局面_银行论文

大胆创新开拓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新局面_银行论文

大胆创新,开拓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新局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局面论文,金融服务论文,中小企业论文,大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小企业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在流动资金、扩大市场销售、设备更新和改造、产品研发等经营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信用需求,是饥渴难耐的资金需求者。如果他们的资金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其肌体就会因失血而衰竭,进而出现生存危机。因此,解决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银行需要澄清的几个错误观点

为了迅速将商业银行建设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为此非常有必要澄清商业银行从业人员中一些错误的认识。

错误观点一:中小企业无足轻重,不能捡了芝麻丢西瓜

商业银行有自身的运行规律,通常20%的重要客户给银行带来80%的利润,银行重视大企业,抓大放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万物无恒常,物至阳必衰,物至柔必刚。世上本没有什么天生的大企业,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发展状大起来的。如果银行能够像园丁呵护花木般为中小企业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部分潜质优异、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就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大企业,并成为银行的重要客户,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此外,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今天的重要客户很容易成为明天的问题客户,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如果缺乏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作为利润来源,银行就很难冲销问题客户产生的坏账。因此,重视中小企业,实际上就是保护银行的利润源泉,就是发掘潜在的目标市场。

错误观点二:中小企业风险大,烫手的山芋不要碰

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理应从源头上杜绝高风险贷款。但是,中小企业是否就是碰不得的烫手山芋呢?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将中小企业的高风险绝对化,以致子痛失良机。(1)中小企业数以万计,它们位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刚开始创办,有的在市场上相当有竞争力,有的正在走下坡路,因此,中小企业的风险不应该一概而论。只要银行进行认真的遴选,可供银行选择的,风险水平适中的中小企业其实为数不少。(2)许多中小企业的风险只是相对于大企业稍高一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定价为银行提供了一种保障机制,银行可以增加利率或者收费,进行风险成本的相应补偿。高风险对应高回报,只要银行建立起科学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那些落入银行风险承受范国内的中小企业,完全可以成为银行的长久客户,银行为什么要规避它们呢?

错误观点三:中小企业是鸡肋,弃之不足惜

中小企业营业额不大,利润有限,无论是资金需求还是投资需求,单笔业务量都不大,但是,银行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业务的人力、设备投入是固定的,与单笔业务量很大的大企业相比,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单位成本、边际成本都比较高。因此,中小企业往往被银行视做鸡肋,容易遭到抛弃。其实,这一举动很不明智,原因有两点:(1)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将更多地选择成本节约、效率高的直接融资渠道,通过股票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和投资活动,由于大企业的“脱媒”,银行业务不得不更多地转向中小企业,将中小企业成为重要的目标市场。(2)银行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提供众多的自助类金融服务,有效地降低人工成本,例如,花旗银行将贷款业务程序化,贷款文件格式规范化,常规的风险审批、风险控制工作量的90%由计算机完成,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资源和劳动成本,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知难而进,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银行大胆创新,就可以找到许多降低成本的办法,冲销中小企业规模不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创新举措

1.整合现有金融产品,提供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融资产品

(1)银行允许中小企业利用房产为杠杆,申请住房授信额度或者住房贷款,为其日常的流动资金需求提供经营融资。(2)充分发挥设备租赁的融资功能。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需要可靠的机器设备,在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情况下,银行提供广泛的、可供选择的设备租赁,不仅能够使中小企业跟上机器设备的时代潮流,还可以为它们提供一种灵活的、节约成本的融资方式。(3)设计多功能的、独特的信用卡,帮助中小企业节约成本开支。例如,发行专门为中小企业业主设计的优惠商务卡,使用者可以获得每年5000公里的飞行奖励,与此同时,优惠商务卡还可以提供特别的交易(住店、餐饮、租车等)折扣,年度及季度的账户概览。或者发行专门的中小企业业务卡,持卡人每年可以获得10000公里的飞行奖励,无需支付年费,并且按日、按单笔金额控制业务及个人的开支。

2.提供有限的履约担保,为中小企业间的商业信用提供坚强的后盾

亚洲国家企业在外源性融资中,相互间提供的商业信用超过了30%,中小企业的这一比重更高。我国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其外源性融资主要依靠赊欠这种古老的商业信用形式。近20年来,由于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导致见利忘义风气蔓延,我国自古以来倡导的诚信美德遭到严重污染。企业之间互不信任,甚至退回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商品经济阶段,商业信用降到冰点,以商业信用为生的中小企业因此倍受摧残。为了恢复中小企业的生机,需要运用银行信用来为商业信用保驾护航。银行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账龄、账户流量和存量状况,为业务稳定、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履约信用担保。加入有限的银行信用后,中小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将更加稳固和规范,规模必将逐步扩大,中小企业所依赖的商业信用与主流金融体系之间有了一个切入点,如同以银行为锚,不再恣意游离于主流金融体系之外。银行此举正可谓“四两拨千斤”,其社会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益将大幅度提高。

3.深入挖掘银行自身的潜力,开办多种有特色的中间业务

银行应该在满足中小企业直接的资金需求外,注重提供中小企业加强资金管理、提高偿债能力的特色服务。(1)银行通过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站,聘请财务专家提供网上财务管理咨询及培训,帮助中小企业根据不同业务发展阶段的现金流量,比较科学地安排资产负债头寸,提高其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达到节约资金、减少财务成本的目的。(2)银行应为中小企业提供独特的、适合其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对企业七零八碎的财务进行整合,使之集中到一个账户,一目了然,以便进行监督和管理。(3)为接受委托资金管理的律师事务所或投资公司提供分账式资金管理服务。(4)为从事对外贸易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证应用软件,使之能够顺利地开展国际贸易,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得不到进账。

4.提供金融知识和融资技能,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银行应该建立适当的渠道,例如建立网站,或者组建在本行开户的中小企业俱乐部,定期举办各种培训,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并掌握融资和发展必须具备的金融知识。例如,寻求资金时编谎话、施展诡计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获得贷款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担保品?与长期贷款相比,授信额度和信用卡何时有意义?使用信用卡付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中小企业主及雇员怎样安排养老金来解除后顾之忧?中小企业主怎样在愿意承担的费用下为雇员提供医疗保险?如何开展电子商务以及如何建立电子商务网页来扩大企业的影响?中小企业培养业务对象应该遵循哪些法则?怎样设计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形象最有效?进行公开讲演促销必须考虑哪些重要的问题?等等。

三、拓宽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思路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开拓要有新局面,改革要有新举措。十届人大一次会议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发出了鲜明的制度创新信号。借此改革的强劲春风,商业银行应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勇于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深入发掘现有融资渠道的潜力,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中不辱使命。

第一,打破传统的金融服务概念拓宽金融服务的范围

商业银行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不应该局限于资金服务,凡是有利于增加中小企业现金流量、加速中小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中小企业潜在盈利能力的服务都应该被纳入金融服务范围。银行之所以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偿债能力缺乏保障。古人云:“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商业银行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能够壮大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增强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服务,引导并培育部分基础较好、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使他们迅速成为合格的银行借款人、令银行放心的高质量客户。磨刀不误砍柴工,银行不能鼠目寸光,应该采取欲取先予的策略,以短期的耕耘为手段,最终获得忠诚的客户以及长久的经济利益。

第二,以银行为核心,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团队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仅有金融支持远远不够,离开企业所需的创业、技术、管理、市场、人力资源方面的综合服务,先天的结构性缺陷很容易将中小企业引向死亡谷。为了使中小企业成为银行的合格借款人,中小企业必须得到管理、市场信息、技术、人才、广告宣传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藉此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贷款清偿能力。显然,中小企业的这些服务需求,完全超出了哪怕是最广义的银行金融服务的范围。由于中小企业必须在银行开户,进行资金清算结算,银行是中小企业必须连接的一个中继站,银行有条件汇集中小企业的各种服务需求。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其发展所需服务的网络,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客户资源丰富、社会联络面广泛、社会信用中介的优势,搭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连接那些能够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服务机构,建立起培育和壮大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服务团队,在满足中小企业综合服务需求方面发挥纽带和主导作用。组建范围宽广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双赢”,因为,银行可以针对中小企业特定的发展需求,将其他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与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有机地结合,提供内容更广泛、层次更深入的“一站式服务”。

第三,开拓自助渠道,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方式

中小企业所需的许多金融服务,以及超越金融服务范围的外围服务,特别是信息和咨询类服务,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通过建立网站的方式,在网站上开辟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栏和网页,将金融服务程序、业务培训、市场信息、各类管理知识、中小企业需要遵守的法律、接受银行服务必须注意的事项、提供外围服务的机构名单等等,在网上进行发布,并与金融服务团队中其他机构的服务网站相互连接,鼓励并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服务。我国计算机普及速度非常快,中小企业数量大,最大限度地运用网上银行来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银行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在网络技术不太发达的地区,银行通过在营业网点提供中小企业自助服务设备,也能获得节约成本的效果。对于单笔业务规模小、同类业务数量巨大的业务,银行的电子化程度越高,成本节约就越显著。金融电子化对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冲破中小企业规模不经济、降低边际成本最有效的措施。

第四,链接资本市场,建立风险转移机制

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融资渠道相比,具有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风险配置机制,没有资本市场的辅助,商业银行很难大规模地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因为商业银行过多的、过于集中的风险不能被有效地分摊,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就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在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银行转移、分散风险的一项机制创新,被银行广泛运用,咸为沟通银行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重要通道。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辅助中小企业间接进入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是可以为银行建立一个全新的、更加市场化的风险控制机制。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程序如下:(1)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并以这些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本身进行抵押。(2)银行将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打包组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到期期限相同的贷款组合。(3)银行对该贷款组合进行风险评估,按照市场估价卖给一家证券公司。(4)证券公司根据该贷款组合的风险等级,估计损失率,组织对该贷款组合的偿还担保,经过担保后的贷款组合应该达到BBB以上的投资级别。通常,售出贷款组合的银行要提供不超过总额10%的担保,其余部分由证券公司、另一家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承保。(5)证券公司以贷款组合未来的本金和利息作为收入现金流,在此基础上发行固定收益债券。(6)证券公司发行的抵押债券可以上市流通。(7)中小企业到期向银行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银行根据证券公司的委托和指示,向受益凭证或债券的投资者支付投资收益和本金。

通过这样的融资渠道设计,中小企业比较容易及时获得经营所需的长期或者短期资金,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银行发挥了投资项目选择以及风险控制的专业化优势,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银行通过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综合评估,按质论价,收取能够充分补偿信贷风险的利率,打包出售中小企业贷款组合,银行承担的风险非常有限,不会增加目前银行的不良贷款,免除了银行最大的心腹之患。此外,通过出售贷款组合、提供担保、代理证券公司清算债券,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得以扩大,银行将从中受益,有参与的积极性;证券公司买入贷款组合获得的利率高于其发行债券所支付的利率,扣除必要的发行、管理成本后,仍然有可观的收入;投资者买的是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担保、证券公司发行的抵押债券,不用直接面对中小企业,投资者从银行处兑现抵押债券,投资收益又明显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以及国债利率,投资者自然乐意进行投资。

综上所述,在我国特定的金融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除了仰赖政府其他配套政策支持外,商业银行必须担当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重任。通过拓宽思路,进行业务和制度创新,搭建有其他非银行机构参加的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分散风险的功能,中小企业必将走出金融市场的“边缘地带”,开创银行与中小企业“双赢”的新局面。

标签:;  ;  ;  ;  ;  ;  ;  ;  

大胆创新开拓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新局面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