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拆模板体系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论文_ 潘玺,赵永安

潘玺 赵永安

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概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也在不断趋于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而在建筑施工中如果能合理运用适合于自身项目的新技术,势必会给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好处。本文结合项目工程实际情况,运用早拆模板体系施工技术,合理设计支模体系,在解决由于项目施工场地狭小而导致材料无处堆放困难的同时,加大了模板木方等材料的周转率,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实现了绿色施工。

关键词:早拆模板 钢管式脚手架 模板 工期

1.早拆模板体系技术原理

早拆模板体系是为实现提前拆除楼板模板而采用的一种支模装置和方法,其工作原理就是“拆板不拆柱”。通过合理的支设模板,将较大跨度的楼盖,通过增加支承点(支柱),缩小楼盖的跨度(≤2m),使原设计的楼板处于短跨(立柱间距小于2m)的受力状态,即保持楼板模板跨度不超过相关规范所规定的跨度要求,从而达到“早拆模板,后拆支柱”的目的。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表4.5.2中要求:当板的跨度≤2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50%时即可拆除底模模板,当板的跨度>2m,≤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75%时拆除底模模板,当板的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100%时才可拆除底模模板,早拆模板体系就是利用混凝土同条件强度达到100%与同条件强度达到50%这样一个时间差,来实现模板支撑系统的早拆。

在常温下,利用早拆模板体系,在楼板混凝土浇筑2~4d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即可拆除部分楼板模板及支撑,而柱间、立柱及可调支座仍保持支撑状态。

2.早拆模板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8栋多层及高层建筑,南临乌江,北侧紧靠城市主干道,建筑用地呈一字型。整体施工现场场地狭小,材料堆放、周转困难;本工程中的5栋高层住宅楼建筑高度为99.4m(地上32层,地下4层),在施工至标准层(2层)后,板跨基本在4~8m之间,合理运用快拆模板支撑体系,能有效缩短工期。

2.2早拆模板体系基本组成

早拆模板体系由模板、支撑系统两部分组成。支撑系统中的早拆柱头是早拆体系的关键,早拆柱头下部大丝杆具有调节标高的功能,可起到普通可调顶托的作用;中间支柱具有早拆功能;上部小丝杠及柱头板,可与不同规格系列的木方、模板配合使用。

当楼板混凝土达到早拆强度时,早拆装置升降托架降下,拆除楼板模板;支撑系统实施两次拆除,第一次拆除部分支撑,形成间距不大于2m的楼板支撑布局,所保留的支撑待混凝土构件达到拆模条件时,再进行第二次拆除。

早拆装置承受竖向荷载不应小于25kN,支撑顶板平面不小于100mm*100mm,厚度不应小于8mm;早拆模板支撑采用的调节丝杠直径应不小于36mm;丝杠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丝杠长度的1/3,丝杠与钢管插接配合偏差应保证支撑顶板的水平位移不大于5mm。

图一:早拆柱头 图二:早拆柱头工作示意图

2.3早拆模板体系施工

2.3.1编制早拆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设计模板施工图

早拆体系施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设计模板施工图纸,保证模板排版在满足支撑体系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留置板带,达到模板早拆周转的效果。

(1)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需要对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做出标记,对于相同或稍微拼补即相同的构件进行编号,从而减少配板的类型、数量,确定模板施工的流动方向并保证其位置。

(2)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总图对楼板尺寸及编号设计进行合理布置并设计配板图,图中应明确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支撑系统的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

(3)验算与绘图:运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进行模板计算,计算通过后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设计图应包括①平面布置配板图②分块图③组装图④节点大样图⑤零件及拼接件加工图。

2.3.2早拆体系模板支设

支模工艺流程:放支撑杆件点位线→搭设支撑体系(先搭设标准四边形支承格构,按互相垂直或顺直的原则支完剩余的支承格构)→安装早拆柱头或U托→主次龙骨安装、标高调整→铺模板→模板预检。

利用草图大师绘制快拆模板安装流程示意图:

①安装早拆柱头和U托

②安装主龙骨和木方

③安装模板、绑钢筋、浇筑混凝土

2.3.3早拆体系模板拆除

拆模工艺流程:混凝土达到设计拆模强度等级时,上层墙体或柱子结构模板拆除并运走→按顺序轻轻敲击早拆柱头的插销,并下调早拆托架、U 形顶托的螺母→主次龙骨及模板降落一定高度→除保留的立杆及部分横杆外,拆除其余的主次龙骨、模板、立杆、横杆、三角架等→到常规拆模时间时再拆除剩余的立杆、横杆、早拆柱头。

利用草图大师绘制快拆模板拆除流程示意图:

①顶板混凝土同养试块达到混凝土强度的50%时进行拆模

②敲击早拆头定位马蹄环,落下并取走早拆头上的主龙骨

③拆除部分次龙骨

④依次降下两边U托,取走U托上的主龙骨,拆除模板

⑤将拆除的立杆和横杆倒入第二层使用

3.早拆模板体系效益分析

(1)本项目施工场地狭小,材料堆放场地有限,相对于传统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早拆模板体系优势显著,明显缓解材料无处堆放的困难,同时,由于早拆模板整齐、规范和管理方便的特点,对于本项目实现文明施工、创优捧杯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成为本工程展现施工技术水平的亮点。

(2)极大地缩短了模板和龙骨的周转时间。在常温施工期间,模板及龙骨配备由传统支模方式的3层减为1~1.5层,冬期施工由4层减为1~1.5层,平均每层施工工期提前1.5天;模板支架与同类型常规支撑体系相比支架用量降低了50%,竖向支撑的数量减少了约30%,增加模板周转率2.4倍;

(3)早拆装置类似于工具化的设备,这种模式在组装或者拆除的时候简单省事,建筑完成就可提前拆除,现场工人在模架安装过程中更加快捷,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时,在现场施工中由于模板及木方用量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也随之降低,塔吊台班及进出场运输费用随之减少,经济效益显著。

4.结束语

在建筑中使用早拆模板体系施工技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快材料周转,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工效,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确保现场施工安全不受影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早拆模板体系作为一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先进施工技术,同时响应全国绿色施工,节材、节地要求,值得推广施工。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焦钊杰,建筑施工过程中早拆模板体系的应用,《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

[3]靡嘉平,《建筑技术》2011年8月第42卷第8期“国内外早拆模板技术发展概况”

[4]北京建工集团 胡裕新、孙光, 《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年会会议》2010年8月15日“模板早拆原理与技术进程”

论文作者: 潘玺,赵永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早拆模板体系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论文_ 潘玺,赵永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