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瓶颈与突破_高中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的瓶颈与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瓶颈论文,高中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以指定选修与自由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体现选择性

      所谓指定选修就是学校根据学生的意见,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和资源情况统一安排,确定4—5个选修模块,所有学生都应选择这些模块;所谓自由选修指除指定选修模块外的其他十多个选修模块,加上校本模块,供学生自由选修。指定选修主要在课内完成,每周安排3—4课时,自由选修则课内课外结合,每周安排1课时。

      指定选修与自由选修相结合的选修教学较好地体现了选修教学的特点和开设选修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证了选修体系的完整。当前一些地区统一要求各学校学习《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等几个模块,从教材系列来看,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两个系列的教材就被忽略了。而指定选修和自由选修结合,可以将苏教版16个选修模块全部开设,加上校本选修模块,就形成比较完整的选修系列,从而克服了统一化选修教学系列不完整的缺陷。

      二是增强了课程的可选择性。指定选修与自由选修相结合的选修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苏教版16个选修模块,还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开发一些校本选修模块,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教学资源。由于有大量的模块供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可选择性极大增强,从而体现了选修课程的特点,克服了选修教学统一化、必修化的倾向。

      三是拓宽了选修教学的实施途径。不同的选修模块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大量开设不同系列的选修模块,必然会拓宽选修教学的实施渠道,形成多种教学范式,从而克服选修教学必修化、应试化的倾向。

      四是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指定选修与自由选修相结合的选修教学赋予学生实实在在的课程选择权,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选择课程,通过对自选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二、以模块选择与选课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去应试化

      指定选修的教学模块应该是在语文基本素养中居较为核心地位的模块,考虑到社会接受心理等因素,应适当照顾高考的要求。

      指定选修教学模块也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模块本身可以选择,我们一般提供5—6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从中选择4—5个模块学习;二是模块学习的顺序可以自己安排,同一个模块,可以先学,也可以后学。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苏教版选修模块中的《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史记〉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写作》等6个模块作为指定选修模块,提供几种组合方式,供学生选择。

      

      自由选修的教学模块更多考虑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特别要考虑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未来学习的需要,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开设各个系列的选修模块。

      苏教版选修教材中凡未被学生选择的指定选修模块均可作为自由选修模块。我们开设的自由选修模块有《现代诗歌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外戏剧名著选读》《〈红楼梦〉选读》《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实用阅读》《当代语言生活》《〈论语〉〈孟子〉选读》《鲁迅作品选读》等,没有将《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写作》作为指定选修模块的学生也可以将其作为自由选修模块处理。

      此外,我们还自行开发了一些选修模块作为自由选修教材,如《西方现代派作品选读》《中外文学名著选读》《〈三国演义〉品读》《寻根文学选读》《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文字源流》《论说文阅读与欣赏》《影视文学作品选读》《戏剧表演基础》等。

      由于自由选修模块开设较多,供学生选择的空间很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未来发展方向选修部分模块。

      在选课指导方面,我们编写了《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选修课程选课指导手册》,用以指导学生选课。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介绍各个模块本身,包括学习目标、教材特点、编写体例、主要教学内容等;二是介绍模块教学的教师,包括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三是推荐不同模块的主要学习方法、评价方法等;四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出选课建议。如《〈红楼梦〉选读》旨在通过教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教材由“红楼概观”“红楼品鉴”“红楼研讨”三部分组成,“红楼品鉴”有“贾府概况”“黛玉葬花”“宝玉挨打”“探春理家”等六个经典片段,“红楼研讨”提供了结构、人物、主题等六个研究方向;任课教师是高级教师,对《红楼梦》有较多研究,发表过研究论文;《〈红楼梦〉选读》主要通过讲座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以研究性学习报告作为主要评价方法;对《红楼梦》作品有兴趣、有研究意愿的学生可以选修。

      在选课指导时既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也要防止不切合自己需求实际的从众心理作祟,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时注意面上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加强个性化的指导。

      三、以专题整合教学与探究学习相结合体现选修教学特点

      根据选修课程的要求与选修教材编排的特点,我们改变了以单篇课文作为教学单位、以串讲分析作为主要方法的传统思路,采取以单元(专题)作为一个整体,或以一个单元(专题)为主,结合其他单元(专题)形成一个教学整体,以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究为主要方法组织实施专题整合教学,丰富了课型,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里要注意的是“活动体验”应该与“文本研习”“问题探究”融为一体,应该是“研习”与“探究”过程中的活动和体验,应该为“研习”与“探究”服务。

      专题整合教学注重教学生成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一个更大的视野范围内学习,增强整体感,形成有关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框架。同时,专题整合教学还压缩了课时,可以增多选修模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失为选修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专题整合教学可以从不同角度开展,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从学习活动的指向角度考虑,选修专题整合教学大致有四个方向:鉴赏评价方向、问题探究方向、语言运用方向和综合实践活动方向。

      1.鉴赏评价方向的专题整合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把握中外文学作品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作品,发现作品意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指定选修的教学模块大多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语言文字应用类教学模块除外),文学类自由选修模块也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式。

      2.问题探究方向的专题整合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掌握探究问题的角度和思路,进行问题探究的学习实践。指定选修和自由选修模块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组织教学。

      3.语言运用方向的专题整合教学就是要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文字应用系列选修教材应较多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4.综合实践活动方向的专题整合教学是将选修教学放在更宏阔的背景下组织实施,与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与研究性学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广泛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自由选修模块应更多地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指定选修模块与自由选修模块都可以采用这几种教学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在教学方式的采用上是有所侧重的。由于指定选修模块的教学大都在课内进行,应立足于文本学习,通过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因此较多采用的是鉴赏评价方向和问题探究方向的专题整合教学。如在教学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二专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时,我们选了王维、孟浩然各一首诗,将两首诗放在一起,结合学过的两位诗人的其他作品进行这样的探究:同是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作品在内容与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通过课内的研习和探究,学生对王维、孟浩然这两位诗人的生平经历与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由于自由选修模块需要课内课外结合学习,课内学习仅仅是讲座或示范,学生更多的是课外自主学习,因此自由选修模块较多采用语言运用方向和综合实践活动方向的专题整合教学。语言运用方向的专题整合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理解表达、情境模仿、生活运用、创作尝试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方向的专题整合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跳出文本局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课题研究,通过研究与表达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如苏教版《现代诗歌选读》第四专题“吟唱自然”的教学,就可以采用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主题的理解;苏教版《〈红楼梦〉选读》就列出了关于结构、主题、人物、环境、语言和红楼文化等六个研究方向,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进行深入研究;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第六专题是“睁了眼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考虑“鲁迅看到了中国社会的什么”,还可以进一步探究“既要睁了眼看历史,也要睁了眼看现实”,既探究作品的内涵,又探究作品的现实意义。即使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教材,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专题整合教学,如《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就需要语言运用方向和综合实践活动方向专题教学的结合。

      四个方向的专题整合教学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两种或更多方式的结合。指定选修和自由选修的教学方式也是相互联系的,这里所讲的仅仅是侧重而已。

      四、以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凸显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的特质

      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的统一化、应试化和必修化使得高中语文选修教学评价呈单一化倾向,即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方法是考试、评价依据是成绩。这样的评价严重地偏离了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的特质,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由于不同的选修系列和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也会不同,因此指定选修与自由选修相结合的选修模式完全可以根据呈现的学习结果采用相应的评价方式,从而打破单一化的评价倾向。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指定选修模块采用考试成绩与其他方式结合的评价,自由选修模块则采用非考试的各种评价方式。

      由于指定选修模块的教学在语文基本素养形成中居较为核心的地位,要适当照顾高考可能出现的要求,因此需要考试成绩,但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还要结合其他评价方式形成综合评价。如《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两个模块,除了考试成绩,还要结合学生鉴赏文章和专题研究报告的写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自由选修的评价可以非常灵活。首先要依据学生课程学习的参与情况,其次要根据选修模块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评价。《〈红楼梦〉选读》可以依据学生的专题研究报告进行评价,《现代诗歌选读》可以依据诗歌朗诵水平进行评价,《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可以根据剧本演出实际进行评价,《新闻阅读与写作》可以依据学生撰写的校园新闻进行评价,《当代语言生活》可以依据学生对当代语言运用实际的调查报告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也可从单一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本人、同学、教师等的共同评价。评价的具体实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如《现代诗歌选读》可根据学生朗诵水平的提高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应尽量采用等级制,不宜采用百分制。

      多元化的选修学习评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的特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指定选修与自由选修相结合是我们突破当下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瓶颈的一种积极探索,希望我们在教材选用、选课指导、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实践能给高中语文选修教学提供一种借鉴。

标签:;  ;  ;  ;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瓶颈与突破_高中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