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知识与文学气质修养论文

图文知识与文学气质修养论文

图文知识与文学气质修养

李锦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摘 要: 文学是修养中必须包括的一种内在思想,一个必要条件。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积极的创作目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图书馆文学是给读者传递正面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能加强个人的文学修养,既有利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也能增强阅读欣赏水平,有助于气质修养的塑成。

关键词: 图文知识;文学气质;修养

一个图书馆里普遍都会藏有文学、社会科学总论、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医学卫生、自然科学等按照中图法进行大类划分的书籍。而这其中,往往文学类就占了将近四分之一。由此可见,文学对我们的重要性。无论是社会从业者、学生党、科研人员、教师、白领……无一不被文学的魅力所折服。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就与文学紧密地相结合,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它们相互融合、贯通、促进,相互完美地诠释。我们定义中的文学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剧本等,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出客观现实、表现了作家们心灵世界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不同体裁来表现内心情感,再现特定时间、地域的社会生活。

一 来自文学的魅力

文学,是一种借规范化语言和书面文字来表达社会生活、心理活动的学科。它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从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里的艺术范畴。文学,就是指作家们用独特的语言艺术去表现其独特地心灵世界的作品,如果离开了这两个极具个性的独特性,那就没有可以真正称为“文学”的文学作品了[1]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自己特殊的内容、形式及风格构成了其专属特色。它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作家繁多、作品丰富、个性鲜明,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思想文化和理论批判,这众多魅力凝聚一体成为光彩夺目的世界文学瑰宝。在现代,我们通常将文学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四大类别[2]

文学风格简单的来讲,是指一个作家的创作手法日趋成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造诣,他的创作个性、用辞以及营造的情境,已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整体言语特色。它是一种在文学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活动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时间的规划上按照计划(P)占30%、实施(D)占40%、检查(C)占20%、处理(A)占10%进行详细的分配。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负责人,大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1.气质:气质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气质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虽然它不是那么容易“修炼”和“养成”,但众多人依然孜孜不倦的追逐它、渴望它,因为它帮助我们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拓展人脉,增加好感度。

二 图书馆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图书馆的文学类主要可以分为:文学理论 、世界文学、中国文学 、各国文学等。图书馆文学类涵盖了各种形式和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有:创作论、方法论、文学评论、文学研究、文学欣赏、文学史等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4-5]

(3)各模型对垦利油田A稠油与3种稀油掺混后的黏度预测效果普遍随温度的降低而恶化,在较高温度下预测精度相对较高。

文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了解历史,积累经验,鼓舞斗志、体验人生,还可以提高文学素养。文学往往会挖掘文化、记录文化并反思文化,使积bb久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发扬传颂。文学素养可以提升文化知识的含金量,与文化相辅相成,增强一个有文学修养人的气质底蕴。

三 文学与气质修养的并行

精神,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定义,我们通常是这样解释它的:它是人类为了追求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是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人内部存在的意向性。所以说,文学艺术创造是文学家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的精神产品。价值,作为一种存在包含于各类作品之中,它作为独特的艺术特性而不断被人们体验。文学艺术最根本的精神价值是内在的、自体的、不断超越其本身的。

文学尤为重要的是:它拥有一种内在的、非一眼能看到的、超越功利的价值——精神性价值,这点凌驾于外在性、实用性和功利性之上[3]

坚持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在阅读方面来说就是就要坚持日读、月读、年读;甚至做到概度——细读——研读的渐进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和磨练的一个过程,所以一定要坚持阅读,坚持创作,坚持用心去领会和感悟那些小细节。

毋庸置疑,好的文字会让你感觉在品一杯至醇美好的新茶,会不由地赞叹文字所带来的美妙与轻松,感受文章中的用词精准、排句严谨,让我们从此爱上阅读。阅读真得是一门必修课,大量从文中汲取知识,增加词汇量和言语感知能力,增添文学气质,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另外,当阅读途中突然领悟到其中奥妙时,一定要即刻写下自己当下的感受,并保证长期坚持,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学思维和灵敏触觉。

通常,学生学习压力大,平时所学科目较多,图书馆不只是查阅资料或是只关注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书籍,通过大部分读者的习惯和借阅量还是可以反映出,他们对文学类图书的热爱和由衷的喜好、执着。

1.2.1 超促排卵 采用黄体中期短效长方案,于排卵后7 d开始使用短效达必佳针剂0.1~0.05 mg/d至扳机日,注射达必佳14 d后经超声及激素证实达到垂体降调标准后,使用果纳芬或果纳芬+乐芮/果纳芬+乐宝得促进卵泡生长。在1个卵泡直径≥20 mm或2~3个卵泡直径≥18 mm、每个直径≥14 mm卵泡平均血E2达到200~300 pg/ml时,根据卵泡多少及E2值分别给予注射HCG10 000 IU或艾泽1支,注射后36~37.5 h左右取卵。

我承认,的确不能仅仅只依靠气质去决定一个人获得成就的大小。但是我相信,无论何种气质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积极进取和不懈地努力,他都能在不同现实领域中取得一定成就,跳脱出平庸无为!

气质是先天性的,是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拥有的,且不会因时间、空间、距离、环境的改变而轻易被的改变的。这一点与性格还是有明显差别的,因为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它会根据你身边的环境、接触到的人群、生活的圈子、接交的朋友的改变而发生一些程度大小不一的变化。换句话说,性格可在某种程度上掩盖或者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气质,简单来说它是人类个性心理的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知、行为、情感、语言中等发生心理活动时,力量在大小、强弱、变化速度快慢和程度的稳定特征。主要体现在人情绪转换快慢、明显程度、控制力及动作的灵敏度方面。因此,它给人一切的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赋予了一层浓重的个人色彩。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他人评论的你的“脾气”、“个性”、“态度”等。

当今社会所阐释的气质,是指一个人由内而外渗透出地潜在的隐性人格魅力,使这个人整体气质达到一种状态的升华。人格魅力包含了很多方面及细节,例如个人的品德、修养、接人待物时说话的语气方式、面部表情等等,可呈现出或儒雅、或恬静、或豪放、或干净利索等。故而,气质并不是自己随心所欲主观评断出来的,而是一个人长久养成的道德修养及文化积蓄相结合,能长期维持并积极发展的结果 。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可以让人守礼、通达,让人举止得体、不亢不卑,让你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温文可亲、儒雅的风度。中国当代文学把握的是当今社会的脉搏,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若要想走进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想要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那么,阅读我国当代文学作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也算是一条捷径。这些作品就如同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向导,引导着读者走向中国人最真实的生活。文学作品就是以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独特方式来拔高一个人的气质的。

2.修养:修养使人正值而不偏颇,活泼而不恣意,稳重而不沉闷,热情、沉着而不寡言,有思想而不盲从。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对普通人而言它是无形而难以捕捉的,对懂得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确是等机会一出现就可准确并快速抓住地。

修养,教我们不要自视清高,永远记得天外有天,要谦虚严谨而上进;让我们不盲目地对他人随意承诺,务必做到言而有信,诚以待人,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将会令你受益终身;尊重他人,不侵犯他隐私,不轻易去评论别人,这样也会得到他人对你的尊重;学会感恩,感恩养育你含辛茹苦的父母,感恩社会的稳定安全,感恩衣食丰足,感恩逆境对自身的磨练……

永远牢记:理解和原谅是做人最基本的美德,它彰显出你的豁达和修养。“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人遇事多多礼让,沉默地倾听是一种智慧、一种德行、一种真正体现你成熟的处世心态。

本研究结果表明,当合成麝香浓度较低时,合成麝香初始浓度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 PAC对其的去除。当合成麝香初始浓度继续增大时,PAC对合成麝香的去除量仍呈增加趋势,但是去除率无明显变化,说明合成麝香的初始浓度的提高可以提高PAC的有效利用率。

四 结语

文学所呈现出的人生样貌,照应着我们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它与我们所有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敦促我们通过文学这个途径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光辉人生。文学不为我们的疑惑提供既定已成的模式化答案,它只是给了我们启示,由我们亲自去体验和感受。它扩大了每个阅读者的心灵世界,帮助我们了解多样化的人生,从而使我们间接获得了精神上的无限延伸和对个人整体气质的滋养和塑成。

“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金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不仅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还可发挥杠杆作用,合理调节市场经济,在短期内快速聚集资金,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我国金融支持与合作还面临着很多的风险,这些均会影响金融支持与合作,使得金融行业内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金融支持与合作带来较大的风险与挑战。

D+W模型反映了视差角与宽度角对舒适度(Visual Comfortable, VC)的影响,其模型可表示为

参考文献

[1] 图书馆文化功能与优化大学生阅读[J].詹曙萌.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03):11-13.

[2] 教育关怀:现代教育的道德向度[J].宋晔.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9):39-42.

[3] 浅谈图书馆文化的培育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J].刘磊.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6):92+94.

[4] 乔军.论图书馆文化的培育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J].才智,2013,(8):329-33.

[5] 梁新潮.论图书馆文化的培育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J].图书馆学研究,2004,(2):9-12.

本文引用格式: 李锦.图文知识与文学气质修养[J].教育现代化,2019,6(29):182-18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29.091

作者简介: 李锦,女,汉族,学士,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标签:;  ;  ;  ;  

图文知识与文学气质修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