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砼的质量通病和防止措施论文_黄成森

关于施工砼的质量通病和防止措施论文_黄成森

海南丰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 570226

摘要:在砼施工中非常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的问题,对这些质量通病问题进行分析原因、总结,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砼;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前言:

在砼施工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孔洞、露筋、缺棱掉角、施工缝夹层、砼麻面、蜂窝等。对于以上通病出现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如下:

一、孔洞

现象: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

原因分析:

在预埋件的地方和钢筋密集的地方,砼浇注不畅通,没有充满模板间隙。

没有按照振捣砼的顺序,产生漏振。

严重缺浆和砼离析。

④砼的分项施工组织不好,没有按照施工的顺序和施工的工艺操作。

⑤砼中有杂物和硬块混入,甚至木头和工具掉入砼中。

⑥没有按照规定下料,一次性下料很多,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

处理办法:

在钢筋密集的地方,一定要用小细石砼浇注,确保砼充满模板间隙,认真振捣密实。必要时采用人工捣实配合。

在有预留洞口的地方在两边同时倒料。下部经常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一个洞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重新将模板封好,最后继续往上面浇筑。

振捣方法一定要正确,避免振漏。a.振捣棒插入时应排列均匀,交错式顺序移动也可以行列式规律,但是不能混合,只能采取一种方式,不然容易漏振。b.每一次移动距离最好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8倍。振捣器操作时应快速插入缓慢拔出。c.在用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就是砼表面垂直振捣棒或者斜向插入砼表面,砼表面与振捣棒之间形成成一定角度。

④控制好下料。确保砼灌注时不要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当不可避免大于2m时要用串筒或者溜槽下料。

⑤为了避免碎石、砂子当中含有渣土、垃圾或其他杂物,当砼中出现有以上杂物,必须彻底及时清除干净。

⑥加强质量检查、技术管理工作。

对砼孔洞的处理,一定要经过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修补方案,报相关单位审批、在经批准后才可处理。

二、露筋

现象:钢筋砼结构内的钢筋露在砼表面。

原因分析:拆除模板的时候因为摘除顺序、方法不对,致使砼缺棱掉角。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钢筋砼结构截面积较小,钢筋严重密集,粒径大的碎石卡在钢筋之间,导致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④因配合比不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执行时。⑤在施工振捣时,振捣棒碰撞钢筋,钢筋移位。⑥木模板没有充分湿润、没有振捣砼保护层、砼表面失水过多、拆模过早等原因。⑦模板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砼浇注。④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⑤砼自由落下的高度超过2m时,要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⑥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⑦操作的时候不要踩踏钢筋,钢筋有踩弯或者脱绑时,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治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 1∶2水泥砂浆抹压平整,遇到了露筋较深的情况,一定要将薄弱砼剔除,彻底冲刷干净湿润,用提高一个等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缺棱掉角

现象: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原因分析: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彻底湿润,灌注后砼养护不充分,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不够。施工的时候,太早拆除承重的模板。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④冬天施工时,砼局部受冻。

预防措施: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浇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砼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治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四 施工缝夹层

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原因分析: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前,捣实不够。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预防措施:

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碎石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予清除。在浇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一层。

治理方法: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五、砼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粗糙缺浆,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原因分析: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彻底,粘有干硬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平均,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模板接缝安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④砼振捣不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有空气停留在模板表面。

预防措施: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空气完全排除为止。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平均,不要遗漏。木模板灌注砼前,浇水湿润,清扫干净,不留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修补办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必须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彻底湿润后用潮湿的水泥抹平。

六、蜂窝

现象:砼表面松散,碎石多砂浆少,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砼配合比不合理,碎石、水泥材料投料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碎石多砂浆少。砼搅拌时间短,拌合不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实。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④砼一次下料太多,没有分层、分段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彻底振捣又下料。⑤模板孔隙未填好、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砼配料时配合比一定要按设计要求配放,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可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经常检查、抽查。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设计要求。砼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的时候,采取串筒、溜槽措施下料。砼的振捣分层捣固,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30倍。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30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8m,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振捣直到不再继续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浇注砼时,经常观察模板,如果发现有模板移动,立即暂停浇注,并在砼初凝前修整完好。

治理办法:砼有小量蜂窝,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 1∶2水泥砂浆修补,出现大蜂窝的情况下,一定要先将松动的碎石和突出颗粒除去,尽量形成向外的大开口,外开口尽量大一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最后用提高一个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养护加强。

结束语:

以上总结都是以前做施工工作中师傅和同行传导以及实际工作中遇到过的情况,本人认为防止一切问题根源处理,在于工作态度严谨情况下做好事前控制,事情过程汇总检查,不断纠正。才能最大可能的预防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徐守平.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的若干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28):14-15.

[2]陈艳生.从抗震设防角度谈结构构件中使用冷处理钢筋[J].山西建筑,2012,38(11):43-44.

论文作者:黄成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关于施工砼的质量通病和防止措施论文_黄成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