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刘俊芳

刘俊芳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神华神东总医院 陕西 榆林 719315)

【摘要】 目的:观察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入院诊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细致观察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体征与特点,并应用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显效26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显效18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76.32%;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及速度,并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较之常规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07-02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候群,主要是消化道产生炎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情绪不稳定、疾病感染、压力过大、饮食习惯等均可能会引发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差异,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呈多元化。急性、大量出血(400mL)患者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冷汗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昏厥、休克。同时消化道出血过程中胃功能紊乱,消化道内黏膜系统产生溃疡出血,患者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为了了解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从而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办法,以期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本研究对76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入院诊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经消化道造影、内镜或手术等确诊为消化道出血,并签署知情同意书。76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黑便/呕血且大便隐血阳性。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2.6±4.3岁。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3.2±3.9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包括用药指导、饮食干预、清洁整理、疾病预防和控制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细致观察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体征与特点,并应用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方案。护理人员应首先详细询问患者黑便、呕血等的发生时间、出血量及次数,便于评估出血量及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并参考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等血常规指标,警惕患者休克。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可下肢抬高30°或采取平卧位[1],保障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及时清理患者口腔中的淤血做好口腔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询问患者,如患者腹痛加剧,出现反跳痛、压痛或肌紧张,则考虑腹膜炎、消化道穿孔。正在出血期间应绝对禁食,对患者及家属仔细说明情况,以取得其支持与配合。根据病情的进展情况对不同的患者实行针对性的护理,如中重度出血患者应在出血期间适当补充血容量,为患者及家属大致讲解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注意事项,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适当的疏导。输血治疗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

1.4 评价标准

显效: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生命体征稳定,患者无便血、呕血症状;好转;消化道出血停止,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好转。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自制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分数为0~100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消化道是指食管到肛门的管道,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病情急骤,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消化道出血又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尤以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单纯治疗可提高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缓解临床症状,但整体控制效果较差,而临床护理可从根本上改善消化道出血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本次研究中在全面观察与评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征象后,应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应对患者与家属同时开展,使其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的危害,并可识别早期出血征象与应对措施;掌握相关病因、预防与治疗措施,以减少再次出血的危险。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适,正确对待疾病,释放生活与生活压力[2],保持乐观与良好的心态,增强体质,戒烟戒酒等。

【参考文献】

[1]王欣欣.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与疗效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55-155.

[2]陈素婵,陈清梅.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5):775-776.

论文作者:刘俊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论文_刘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