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指以整个园林景观规划为对象,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所营造的园林绿地系统。主要研究景观规划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原理、景观地域审美格局,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等内容。通过对生态园林景观的研究,满足人居环境、审美价值、使用功能的需求,真正实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以人为本,保证人居环境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园林的意义、设计遵循的原则以及设计要点,希望能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引言:生态园给人们带来了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充分展示了植物与建筑相结合的艺术美感,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植物配置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直接影响到园林建设的工艺水平与环境质量,因此,作为园林设计的专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艺术触觉,对植物进行优化配置。
一、生态园林的意义
生态园林的建设能美化人们的生活、休闲环境,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运用富有美感的植物配置方法将人工种植的植物群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能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品质;将植物进行科学配置,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有效调节,包括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防风、净化水体、吸收有害物质等。
二、生态园林设计遵循的原则
2.1景观性原则
在生态园林中,各处景观应该同时具备图画美和音律美。图画美是指园林中的每一处景观从任何角度看都能独立成景,从园林整体来看也十分和谐;音律美是指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如音律一般结构完整,富有节奏感、层次感。另外,园林设计既要表现出独立景观的个体美又要表现出各个景观相互搭配的群体美。作为园林设计专业人员,在布置园林时,要熟悉植物的特性和造景功能,整体把握植物群落,除了要遵循美学原理外,还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审美,对植物群进行科学配置,营造植物群与四季配合的动态变化。
2.2可持续性原则
自然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关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生物的多样性等要素构成园林景观的宝贵资源,要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目的,必须树立可持续性设计的价值观。
2.3统一性原则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色彩、曲线等,尽量让植物组成的景观丰富多样,线条和构造不能太过僵硬。同时,植物的搭配必须和谐统一,不能突兀杂乱、没有系统,既要让植物群显得富有变化性、层次感,又要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草木虽无声,但设计者可以通过对植物进行不同的配置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境。如果植物的形态和色彩搭配过于杂乱,就会使人感觉心烦意乱,但太过整齐划一、缺乏动感又会使人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在对生态园林进行设计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方法,使园林景观丰富而统一。
2.4实用性原则
人们进入园林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注意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炎热的夏天能乘凉,寒冷的冬天能晒太阳,居民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另外,常绿大乔木对噪音和灰尘有吸附作用,在道路旁或者污染严重的区域可以多加应用,有毒有刺的植物要远离人群和儿童活动区,这样才能让人们感受到亲切、实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3.1尊重自然,协调物种关系
从尊重自然演化过程的角度进行设计实践,是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如对区域地形地貌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的保持和复原;发挥水体沿岸带的过滤、拦截的作用,并种植对污染物有分解吸收能力的水生植物来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强调乡土树种和植被的合理运用,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3.2充分考虑生态的平衡
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平衡的问题,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的追求目的,才能实现园林设计的目的。考虑生态平衡就是外来物种的引进要以不影响当地生态平衡为前提,园林的设计要注重物种的多样性,尽量少使用单一的植物,设计的时候要协调好植物的他配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增加物种多样性,提升生态园林魅力
生态园林景观是人为建设的自然景观,不仅要体现绿化之美,更要将生态园林中的生物多样性发展起来,融入自然,真正体现自然之美。为了能够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并且让建设的生态园林持续的发展下去,我们应先了解当地的气候、土质等自然状况。接下来,根据植物的质地、美观程度、色泽以种植之后绿化的效果来选择几种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才能使生态园林有好的观赏性和功能性。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考虑到美学价值,找到人们审美观的共同点,建造一个能使人人都认可的生态园林。为了使我们建设的生态园林完成美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我们需要从让静谧的自然展示动态美,使生态园林蕴含静谧之趣。
3.4各类景观植物间的搭配
通过将各类景观植物合理搭配起来,可有效提升园林的美观程度。为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园林景观的整体统一性,同时也要表现出景观的层次与变化感,丰富视觉感受。首先,为提高景观的趣味性,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植物布景可以视觉移动为根据,设计出景随步异的效果。其次在布局上,一方面要突出植物间尺寸大小的区别,另一方面要表现出清晰的上下层次感和左右配合感,并强调植物疏密。而对于部分重要景点,则应挑选具有较高观赏性,观赏时间长且特征鲜明的景观植物。
3.5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生态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理念之一,这是因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是在自身历史和自然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这其中与自然的交流和共进必不可少。因此,在人的天性中就存在于自然相亲近的本性,这是人类生存在这个自然中的根本所在。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规划时一定要考虑考绿化与自然,让园林真正的使人们能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让生态园林充分发挥出它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效益,让它成为地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
四、结束语
生态园林景观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和谐社会的体现,也是改善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尊重自然规律与生态平衡,充分认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和作用,以实现园林设计的艺术追求和环境绿化功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殷佳慧.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问题研究[J].城市地理,2017(24):247-247;
[2]沃曼.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J].现代园艺,2018(4):101-101;
[3]刘立兴.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132-133;
[4]江泽浩.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7(1);
论文作者:杜健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植物论文; 景观论文; 生态园林论文; 自然论文; 生态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园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