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资源配置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资源配置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相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并未对资源配置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已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吴易风、王建,1994;王云中,2004),并对包含在《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行为进行了广泛的梳理和有益的探索。 生产函数是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工具,较早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生产函数的是吴易风和王建(1994),他们在借鉴、批判和消化吸收西方经济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上的生产函数,并将生产函数区分为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价值形式的生产函数、商品经济的生产函数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函数四个层次,认为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力,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价值生产函数是综合物质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生产函数,同时也是关于劳动的一元的价值函数,资本投入不再直接包含在生产函数之中,而是透过单位商品的平均价值与产量间接体现,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以提高使用价值的效率,但不会改变同一劳动所决定的价值量。此外,将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形式的生产函数界定为单位产品的物化劳动、活劳动和剩余价值与产量的乘积。 冯金华(2006)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生产函数区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是关于劳动的一元函数,长期生产函数则是关于劳动投入和资本的函数。但是并没有对长期生产函数与新古典生产函数之间的差异做明确的区分。与冯金华的构造类似,任超锋等(2008)根据劳动价值论,构造了马克思经济学层面的一元价值生产函数和多元使用价值生产函数,强调多元使用价值生产函数与新古典生产函数形式的一致性和本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通过将新古典模型中的资本投入界定为生产资料投入加以区分。 柳欣、靳卫萍(2005)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总量生产函数提出了质疑,否定了总量生产函数的合理性,但承认微观生产函数,其基本的理由是源自20世纪50—60年代由罗宾逊和斯拉法所引发的剑桥资本争论涉及的资本计量悖论和技术再转辙、资本倒流悖论及其相关的加总问题。 王云中(2004)明确将资源配置问题纳入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他系统梳理了马克思经济学中涉及和蕴涵的大量资源配置问题,包括供求理论、竞争理论、价值和价格理论、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理论、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理论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可能否定社会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特征,资本的运动也不可能脱离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这种双重强调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了合理的逻辑起点,即研究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过程首先应建立在生产一般的基础之上。 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生产决策过程中的技术选择,诺夫与挪威作家埃尔斯特讨论过技术选择问题(诺夫,1991)。埃尔斯特写道:“如果技术独立于价格,而价值又依赖于技术,那么,就认识上说,价值就不再独立于价格了。价值、价格、技术三者必须同时确定。如果允许其中一项优先改变,那价值就会受到需求的影响了,如果需求改变了,引起有关价格的变动,也引起技术的改变,那么,这种优先的改变,肯定要带来商品价值的变化”。诺夫承认,牟利的资本家在选择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会受到机器和劳动力价格的影响,但对诺夫而言,需求的影响是始料未及的,似乎也是无可反诘的。 上述诸多作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做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主要贡献体现在:第一,较早地注意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生产函数,注意到了生产一般和资本主义特殊生产函数的差异和差异化构造,强调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内,应尊重生产的市场约束和一般均衡,从而将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第二重含义联系起来,扩展了产量同价值和价格的关联(吴易风、王建,1994)。第二,系统梳理了《资本论》中丰富的、多样性的资源配置问题的论述,强调资本的运动不应脱离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王云中,2004)。第三,初步意识到商品价值受生产方式和技术选择的影响,这隐含了商品价值内生的可能性(诺夫,1991)。但是,这些研究也有所不足,首先,没有充分关注《资本论》中生产一般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意义,忽视了生产一般条件下生产函数的意义,对生产一般和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缺少进一步的细节论证,缺乏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的正式构建;其次,忽视了资源配置过程是经济主体行为决策的过程,缺乏对生产主体尤其是消费主体行为的系统刻画,其三,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引入了生产价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含义的规定,引入了价格和生产价格的调节,但既有文献并未在资源配置的视角下对《资本论》中生产一般、劳动价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含义一致性进行充分的阐释。 缺乏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不但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经济选择行为难以给出圆满的理论解释,对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主题,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也难以进行恰当的微观分析。这使得劳动价值论难以成为以资源配置为中心的“建设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资源配置理论是解释性的,按照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范式要求,解释性的知识体系应是建立在公理化基础上的逻辑体系。西方经济学已经形成了一套严谨的公理化的形式逻辑体系,体系中的所有重要命题均可借助经验证据加以证实或证伪,形成了实证经济学的风格特征。相比之下,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在公理化逻辑体系的建设方面远远不够,在分析方法上则过于依赖于辩证逻辑,实证逻辑的知识推理架构严重不足。这使得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大量的可证实的命题,不能够进一步走向具体和深化,致使理论变成一种纯粹的思辨和说教,影响了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认为,从现实对理论的需要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应当完成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理论构建。只有这样,作为建设的经济学,才能够真正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核心,借鉴现代科学研究的形式逻辑和实证逻辑方法,探讨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于资源配置的含义,揭示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架构和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重含义,对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理论和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进行比较。本文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生产函数并非西方经济学所专有,它是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分析的必然结果,《资本论》生产理论无生产函数之名,却有生产函数之实,可以说,把马克思视为现代生产函数的理论先驱是实至名归的。 二、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生产函数的构建 从生产角度讨论资源配置问题,关键性分析工具是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将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连接起来,在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实现对投入要素的优化配置。遗憾的是,由于对资源配置问题的长期忽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建立与自身理论体系相一致的生产函数理论。虽然对西方经济学生产函数理论持批评和排斥的态度,但在现实经济分析中,由于缺少有效的分析手段,只得采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能否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的生产函数,是劳动价值论能否应用到资源配置问题的关键。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包括两大核心命题:劳动二重性和价值创造与商品价值决定命题。劳动二重性命题是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一切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的使用和耗费,是没有任何质的区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价值创造而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商品价值决定命题。表面上看,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命题隐含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商品的价值生产是彼此互不影响的独立决定过程,因为前者被归结为社会化商品生产一般问题,后者则被视为资本主义特殊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增值过程。由于传统上对剩余价值过程和资本主义剥削过程的过度关注,生产一般问题在政治经济学的后续研究中相对被忽视,价值增值过程和剥削程度的高低,更多地被归结到技术进步和阶级斗争等特定因素的分析,与生产的一般过程无关。 我们认为,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一般和特殊的价值增值过程人为地割裂开来,是不妥当的。从生产过程的技术层面考量,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间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无疑是一切生产过程共同遵守的物质基础(刘树成,1985)。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或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企业,都应当遵循这一物质的转换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①,这意味着其他的生产要素也同样参与物质产品的生产,描述这一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就是生产函数。 假定K、L和A分别代表资本或生产资料、劳动力和技术水平,Q代表以自然量纲度量的总产出,反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般的生产函数可表述为: Q=AF(K,L) (1) 生产过程一般意味着,该生产函数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具有普遍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是最为一般性的生产函数。 如果撇开物质生产过程,单独考虑价值增值过程,意味着政治经济学必须从劳动的二重性角度分别构造物质形态的生产函数和价值形态的生产函数(任超锋等,2008),那么,从价值生产的角度考虑,如何构建符合劳动二重性的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函数呢?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创造者,“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①如果将这一命题解释为简单的因果决定关系,由此推论,作为价值增值型生产函数应是一元的,活劳动是价值生产函数的唯一的解释变量。 假定用NY代表新创造的价值,价值型生产函数应当表示为NY=F(L/A),技术进步因子代表了对劳动时间的节约。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价值的转移,那么企业投入的各种原材料也是新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仅考虑折旧的转移,设δ表示资本的折旧,Y代表企业的总产值,完整地体现劳动价值理论的生产函数为: Y=δK+F(L/A) (2) 根据对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的理解,我们分别得到关于产品生产和价值决定的两类生产函数模型:产品生产模型(1)和价值形成模型(2),从而将商品生产分为两个独立的过程来解释,正如文献综述所指出的,我国学者多数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王朝科,2012)。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两类生产函数之间是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价值决定的生产函数,能否替代物质生产的生产函数成为资源配置理论的基础。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价值形态的生产函数NY=F(L/A),由于投入要素唯一取决于劳动,决定了它不可能用来解释多要素的投入配置问题,而完整价值形态的生产函数Y=δK+F(L/A),虽然从形式上看包含了两种投入要素,但只是对价值形态的一元生产函数NY=F(L/A)总价值构成的恒等拓展,与一元价值形态的生产函数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也不能够用来解释资源配置,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作为衡量价值构成完整形态的生产函数模型Y=δK+F(L/A),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满足规模收益不变的经典假设,在技术层面上,这通常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除非函数F(L)关于L是线性的。但生产函数Y=δK+F(L/A)如果关于K和L都是线性的,又违背了任何一种投入要素均满足要素边际收益递减原则。 第二,形式上虽然生产函数Y=δK+F(L/A)包含了两种投入要素,却并不适合用来讨论要素的最优配置问题。正如拟线性效用函数没有收入效应,函数Y=δK+F(L/A)是拟线性生产函数,在生产的最优配置条件下,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也不受总投入变化的影响,显然这不符合资源配置现实的一般情形。 第三,即使保留物质形态和价值增殖完整形态两类生产函数,依据两类生产函数所得到的最优的资源配置通常是不一样的,企业在实际决策中,应根据哪一类生产函数进行决策,在逻辑上是不清楚的,这导致了价值决定和使用价值决定之间的脱节,而事实是企业从未遇到过类似的决策困境,说明两类生产函数的假定并不符合现实。由此看来,只是机械地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原理分别独立构造各自的生产函数可能是不合适的,也违背了马克思《资本论》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分析逻辑看,马克思强调商品的价值是一般无差异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但是,劳动的凝结并不等于由劳动决定。劳动的凝结不反映因果关系,它可能是因,也有可能是果,即被动的反向因果关系,但价值由劳动来决定,劳动一定是因。《资本论》中没有说过商品的价值唯一决定于劳动,相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的多少取决于生产过程和相关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是生产过程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所以将命题“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解释为价值量上的因果决定关系是不恰当的。 那么,如何理解命题“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呢?我们认为马克思强调的是产品价值质的规定性,其引申含义是产品价值的占有问题,这正是劳动价值论的规范含义。既然价值占有属规范问题而非实证问题,是占有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因而就不存在两类生产函数的理论构建及其冲突问题。既是占有问题,产品的价值就是由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物质产品的总价值或总劳动消耗对物化劳动的扣除。假定p表示产品的价格,Y表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NY定义为: NY=pAF(K,L)-δK (3)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理论,我们将其解释为新创造价值的归属,这使得公式(3)一方面体现了产品的生产由物质形态的生产函数Q=AF(K,L)决定这一含义,另一方面,商品的价值对物化劳动的扣减反映了新创造的价值由劳动者占有,从而体现了生产过程中劳动的二重性的统一。 与价值占有模型(3)的解释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生产函数的解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西方经济学中,作为企业生产形态的生产函数,是物质产品的生产和要素分配的统一。对西方经济学而言,生产函数Q=AF(K,L)不只是反映生产一般的技术生产函数,同时也是反映商品价值的投入产出关系,即商品的价值是由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任何单一的生产要素收益由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 综上所述,反映生产过程一般的生产函数(1)是唯一的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因果关系的数学模型,公式(3)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价值生产和价值占有关系的数学模型,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的基础。如果NY进一步扣除劳动力费用即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最大化构成了资本家资源配置的准则,是剩余价值理论分析的数理表现。基于资源配置问题的重要性,生产函数(1)和价值占有模型(3)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种将模型(1)和模型(3)等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看法是不符合马克思对经济学的贡献的。马克思从《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开始,自始至终是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般来分析资本主义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分析商品生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值过程,分析资本对劳动的雇佣。所以,公式(1)和公式(3)并非西方主流经济学所专有,它是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分析的必然结果。《资本论》生产理论无生产函数之名,却有生产函数之实,可以说把马克思视为现代生产函数的理论先驱实至名归。 三、内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 生产函数(1)是分析资源配置问题的技术基础,而经济分析基础则是价格机制,透过价格机制决定企业的生产行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假说,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并围绕商品价值波动,这意味着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力量是价值而不是价格。那么,商品的价值如何在企业的最优生产过程中被决定,其变化又如何影响商品的需求,这是资源配置问题分析的关键。 首先,为能够直接讨论内涵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将劳动力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到更一般的情形,即L被定义为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时间。对给定的要素投入组合(K,L),总产量Q对应的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为L/Q,若将所有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产量和劳动时间相加,相对数∑L/∑Q就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取决于社会平均的技术水平。我们的分析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只是取决于外生的社会平均的技术水平,也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过程,也就是包含在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于资源的配置过程。撇开价值的占有,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是资本家在既定的成本投入条件下追求剩余价值或产量最大化的结果,资本家雇佣多少劳动力,投入多少劳动时间,完全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为简单起见,我们遵循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假定分别表示最优的要素投入组合,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可表示为,因为服从于资源的最优配置过程,由此得到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不能够独立于资源的最优配置过程的。 其次,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性含义非常重要,它意味着由价值调节资源配置成为可能。由于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约束条件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是一组价格,包括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由最优化一阶条件,要素需求和产量均取决于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这样,必要劳动时间可表示为: a代表衡量生产函数性质的参数,r、w分别表示利率和工资。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前者由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决定,后者由再生产劳动力的费用决定。显然,公式(4)意味着如果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发生变化,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相应跟着变化。 p、r、w又是如何决定的,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它们分别由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它们都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p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w代表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r代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假定企业能够按照社会必要劳动精准定价,p应等于,对个别企业而言,r、w是外生的,由(5)式就可以推定由劳动价值理论决定的最优价格,用公式可表示为: =p=P(α,A,r,w) (5) 将(5)式中最优价格代入要素需求公式,就可以得到最优的要素使用量。公式(5)有一个重要的推论,即单位产品的最优剩余价值量为。 与西方经济学要素配置理论相比,上述分析过程没有借助企业所生产产品的供求分析,只需给定要素的初始价格,产品价格和要素使用量由模型内生决定。但上述模型仍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第一,由此决定的劳动价格和产品的提供量能否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第二,模型由于没有完全封闭,没有完整回答r、w的决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要素配置理论相比,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生产的资源配置理论有着根本的差别。第一,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前者的理论基础是供求决定理论和边际生产力理论,后者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第二,需求分析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正是通过需求分析引导着资源配置的方向,但是,在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理论分析中,需求分析在理论上是不重要的。因为在劳动价值理论中,商品的价格由生产过程决定,取决于商品的价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商品按照他们的价值交换或出售是理所当然的,是商品平衡的自然规律。应该从这个规律出发说明偏离,而不是反过来,从偏离出发说明规律本身。”②需求相对被忽视,至少被后来的研究者所长期忽视。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程度透过需求对资源的配置具有重大影响,劳动价值论基本忽视了要素的稀缺性分析,认为这与剩余价值和剥削率无关。 四、资源配置理论的核心问题与理论拓展 根据前述分析,经典劳动价值理论的资源配置理论主要着眼于生产者行为和生产函数,但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资源配置,如果不涉及消费者,无法完整地讨论资源配置,也无法讨论很多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如最优剥削率的确定。资源配置理论涉及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第一,是否充分描述了市场参与主体的决策行为;第二,是否充分反映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在给定的资源约束下,市场主体通过生产和交换达成意愿的实现程度及其相应的市场效率。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经典作家不但直面了这些主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些问题,正如众多的文献均指出的,这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二重含义所蕴含的意义(林岗,2005;赛克,1990),这可作为我们进一步探讨问题的起点。 第一,任何资源配置理论,都需考虑消费和消费者的需求决策。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不考虑消费决策的资源配置将无从谈起。根据上述以经典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生产的资源配置理论,由于完全是从生产的角度论证价格的形成,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和消费需求在商品生产中的重大作用,并不是完整意义上资源配置问题的讨论(张进铭、陶然,2003)。但是,如果考虑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引入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重含义,我们认为需求问题,可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二重含义合乎逻辑地推出。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重含义,劳动应首先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分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合理确定劳动量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割比例,显然这不仅仅取决于企业,也取决于社会对每一种产品的需求,取决于各个家庭对不同产品的消费需求。对家庭的消费决策而言,最优消费应由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给定劳动时间的预付约束(类似于预算收入或资源禀赋)最优规划得到,它是关于预算约束和价格的函数——需求函数。需求函数表明,需求不能够独立于价格,不能先于价格和供给独立给定,所以,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重含义隐含了对家庭的需求分析。由此可以看出,需求分析应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二重含义和理论分析逻辑的合理延伸。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③ 为了得到整个社会各部门的供给和需求相一致的均衡的产量,需要建立基于市场层面的一般均衡配置模型,以反映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环节相互联系的原理是构建该均衡模型的基本依据,斯拉法著名的用商品生产商品分析模型和基于劳动平衡的投入产出模型是其中的一个应用范例,利用该联立模型可求解所有产品和投入要素的价格。 第二,在市场主体的互动方面,现代西方经济学已被发展成为标准的一般均衡模型,透过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互动,达到生产和消费的帕累托最优。这方面马克思的分析有其特色,分析场景更为宏大。《资本论》开启的制度—行为—绩效—制度的理论分析范式,将资本主义生产、积累、消费和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所进行的宏大思考是空前的,但就具体的资源配置问题分析而言,马克思关注的重点不在于资源配置,因而忽视了不同经济主体行为的一般互动分析。但是,一旦回归到资源配置层面,就不应再忽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互动问题了,产品需求与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性假设也应进一步修正。 第三,从市场主体意愿的实现程度和效率角度考量,西方经济学所描述的竞争性市场是所有产品和所有市场的同时出清,所有意愿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得以实现,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供求分析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马克思第二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视角下广义资源配置的有用分析工具。除此之外,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定价体系还应着力解决劳动时间在生产层面是否能够同时出清的问题,这又具体表现为三大均衡问题:(1)社会生产所耗的劳动时间是否等于消费层面对总劳动的购买;(2)家庭对劳动的供给是否等于内含在产品中家庭对劳动的购买;(3)生产任何一种商品所耗的总劳动是否等于消费者对该产品总劳动的购买。马克思认为,只要事先给定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不同产品的需求量,按照各种产品分配劳动时间和决定生产各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保证供求达到平衡。正如上述分析的,如果将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联系起来,从市场一般均衡层面可以证明马克思的设想。 由此,基于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第二重含义的资源配置理论在一般理论层面得以确立:它是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生产函数和需求分析为工具,以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理论的生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其思想的深刻,更多的是取决于理论的解释能力。与思想的抽丝剥缕不同,理论的构建往往是从浅处着手,从最易于把握的环境开始,然后逐步达到理论的深入和理论体系的扩展,深刻的思想在理论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得以融合,并促使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理论研究一开始就强调所谓思想的深刻性,很可能会妨碍甚至窒息理论的建立,毕竟深刻的思想所要求的理论往往是在简洁的理论建构之后才能够做到。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是一部思想深刻的伟大著作,作为其思想精华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剥削论等主题思想对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进有着其独到的深刻性,理论上开启了制度—行为—绩效—制度的理论范式。但是,理论上的深刻性并不代表这种理论只能是剖析制度缺陷的,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仅是革命性的,而更应该是建设性的。这种建设性的要求,首先反映在需要对经济运行的资源配置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 资源配置反映了两大原则:优化原则和交换原则,优化反映了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交换反映了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交换,交换服从优化过程。经济主体的互动特征决定了资源配置过程是一般均衡过程,经济主体的优化原则表明经济学是一种资源利用的决策学。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的重视表明政治经济学是强调普遍联系的,由于马克思的研究重点是重在解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运行过程,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解剖学而不是现实经济的决策学,在分析方法上主要表现为唯物辩证法而不是基于市场主体行为的均衡分析。由解剖学转变为决策学,需要对马克思相互联系的经济整体观进行补充的是:如何在引入经济主体优化观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具有可操作性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的最终构建。 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从生产的角度重构了体现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的价值形态的生产函数和价值占有模型,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初步尝试。分析表明,如果分别独立构造反映使用价值生产过程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生产函数,将会导致价值生产和使用价值生产的对立,致使生产函数无法应用于资源配置问题。为使劳动价值论能够用来分析资源的配置问题,必须坚持在生产一般意义上构建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放弃独立的价值形态生产函数假设,代之以价值占有的分配模型,达到劳动过程与价值生产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对劳动价值论应用于资源配置分析,本文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商品的价值不能独立于资源配置过程,资源配置的调整会导致凝结在商品中的必要劳动时间跟随改变,必要劳动时间的改变反过来也会调节资源配置。 与供求均衡的资源配置模型相比,缺失消费者需求表达环节的优化分析,纯粹依赖生产角度的价值调节,对资源配置的解释能力相对有限。通过深化对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重含义的理解,可以将需求分析合乎逻辑地引入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因此,需求理论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专利,它同时也应成为马克思关于资源配置问题一般均衡分析的有机组成部分。 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文责自负。 ①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9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6页。标签:劳动价值论论文; 生产函数论文; 资本论论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西方经济学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经济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