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论文_李芳

走进孩子的心灵论文_李芳

——班主任工作案例

◆ 李 芳 山东省肥城市实验小学 271600

一、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离婚率的增高,单亲的孩子越来越多。在我班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孩子。

小鑫,原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成绩优异,却因为父母的离异变成现在的样子: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每天课堂上的东西都学得稀里哗啦,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和同学动手动脚,不做作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教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放学队伍中,总听见有说话的声音,当他的目光与我对视,他又会下意识地捂住自己的嘴巴,仿佛在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学习成绩一直徘徊不前。

小泽,在父母离异后,母亲远走他乡,父亲又故意不让孩子与对方见面或探视,离异双方弄得像仇人似的,孩子由于恐惧只好躲避母亲的探视,甚至连她买的东西都不敢要,电话不敢接,时间一长,他感到失去了母亲的爱,觉得被遗弃,产生了自卑、孤独、胆怯等不良心态,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

为了改变这些孩子的现状,我多了一份关爱倾注在他们身上,并且做了家长的工作,每天在作业中给他们写评语,以谈心的方式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给他们鼓励。

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特意安排几个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都很优秀并且热心的孩子和他们做朋友,不仅在学习上关心他们,还主动和他们沟通,跟他们玩耍、聊天。就这样,慢慢打开他们的心灵窗户。教育全班同学要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 与之交朋友,绝不能歧视、冷落他们, 让他们感到班集体的温暖。

二、案例分析

离异家庭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是巨大的,它影响了孩子的性格乃至人生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设法弥补孩子心理上的创伤,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1.满足孩子尊重的需要,变自卑忧郁为自信开朗。

离异家庭子女也有自尊的需要。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期望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得到教师肯定的学生,常常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自信。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特别安排一些班级活动让他们参与,当他们取得了成绩后,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上课时有意识地关照他们参加讨论、回答问题,犯错误时则尽量维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心,以理晓之。凡事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见,让他们体验到成就。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教师要教育全班同学不要嘲笑和歧视离异家庭子女,要以友好、和善的态度对待他们。

2.用爱心弥补孩子心灵创伤,变心理封闭为开朗友善。

离异家庭子女在家里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使他们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但是教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爱,用教师对他们的爱来填补父母的爱。爱心,是建立在责任心之上的。孔子言:“仁者爱人”。教师最无私,可称“大仁”,“爱心”自是最不能少。更何况教育是一种心灵、情感、人格的交流活动,严肃有余,慈爱不够,难以交流,教育的效果自然好不了。因此教师要热情关心他们,主动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他们在教师心中是有地位的。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和出现行为偏差时,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班上有一男生,跟年过半百的奶奶一起生活,他把什么烦恼、心理话都藏在心里,不跟别人讲。我写了一张小纸条给他:“老师是你朋友,你有什么烦恼和心里话可以跟老师讲”。接着,我主动找他谈心,了解他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帮助他补习功课,在学习上取得一点成绩就给予鼓励、表扬。在课上,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在一堂《我的理想》班会课上,他的演讲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鼓掌,在取得成功体验的喜悦和赞赏的同时,也激发了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他感到没有被教师和同学们抛弃和遗忘,有很多人在关心他、爱护他。渐渐地,他的学习成绩一天天好了起来,人也活泼开朗了很多。

3.开展好集体活动,变自私冷漠为宽容友善。

离异家庭子女形成自私冷漠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儿童的天性都喜爱活动,在活动中儿童的情绪高涨。但是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在活动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被遗忘,没有体验到集体的凝聚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重视营造良好的班级集体氛围,把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连在一起。根据他们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让他们在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使他们真正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教师还应进一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教师与离异家庭子女“结对子”,优秀学生与离异家庭子女编成一组或同座,通过各个方面关心他们,让他们体验到周围教师、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还要让他们有一种互帮互助的精神,全面了解他们的优点、兴趣特长和自己的缺点以及薄弱地方,既可以是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也可以是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开展如“手拉手”、 “课外兴趣小组”、“小组合作竞赛”等,让离异家庭子女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又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变自私冷漠为宽容友善。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面对那些父母离异的不幸家庭的受伤孩子们,只要教师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让爱渗透到孩子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他们在爱心中感受真情和温暖,肯定能重塑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论文作者:李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走进孩子的心灵论文_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