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与詹姆斯实用主义的比较分析_实用主义论文

实事求是与詹姆斯实用主义的比较分析_实用主义论文

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詹姆士论文,实用主义论文,实事求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事求是讲实际,詹姆士实用主义也讲实际,乍看起来,两者好像差不多,有些人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将它们等同起来,打着实事求是的旗号,大行詹姆士实用主义之实。鱼目混珠,将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混为一谈,除了个别人的别有用心之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它们详尽的比较分析。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实事求是的诠释也颇为详细,但是对它们详尽的比较分析并不多见。实事求是与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的异同在哪里?

一、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的形似

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确立和阐发的。他对实事求是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重新把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赋予了实事求是崭新的时代内容。实事求是,可以概括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从客观实际中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用主义是美国推崇和信奉的经典哲学。威廉·詹姆士是实用主义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他的观点标志着实用主义的正版,典型地表露了实用主义的真实面貌和意图。威尔·杜兰特说:“这是普通人的美国、实干家的美国、精明商人的美国,它给威廉·詹姆士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他在哲学上成为美国的代表”。(注:《哲学的故事》第 495页,〔美〕威尔·杜兰特著,朱安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正因为如此,比较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的异同以及辨别这种异同的重大意义。

詹姆士实用主义的核心就是:一切实在都是建立在纯粹经验基础上的彻底经验;经验的意义在于它引起的实际行动和效果;真理不过是一种圆满的经验关系,所谓真理是具有兑现价值、能产生实际效果的观念。这样一种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一样吗?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确实有几分相似。它们都表达着一种务实精神。这种务实精神表现在尊重实际、强调实际效果、注重实效的理论批判态度以及判定真理的实践标准等方面。

实事求是尊重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也反复强调:“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25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主张从实际出发,把从实际出发看作做到实事求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肯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讲实际。他认为他的彻底经验主义首先包括一个假定。这个假定就是:只有可用经验来解释的事物才是哲学上可争论的事物;而不能经验的事物尽可以存在,但绝不构成哲学争论的题材。根据这一假定,以彻底经验主义为基石的实用主义“坚持事实与具体性,根据个别情况的作用来观察真理,并予以概括”,(注:《实用主义》第38、8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要做一个好的实用主义者,我们就必须面向经验,面向‘事实’”。(注:《实用主义》第38、8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突出哲学和生活的联系,其目的在于确立一种处理实际经验的关系的态度和方法,主张从生活实际的经验事实出发确定观念和解决问题。詹姆士实用主义坚持从具体实际经验出发,实事求是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表面形式上比较,两者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类似。

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并强调判定标准中的价值因素。实事求是的核心是主观与客观一致。要判断是否一致,就必须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即要以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事求是的恢复就是源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理论不仅坚持实践标准,而且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阐释了实践标准中的价值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指出:衡量是非“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三个有利于”标准表现了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理论对实际效果的重视。邓小平把实际效果当作实践标准的要素之一,非常重视,他曾用刘伯承常讲的一句四川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达这种意思。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或政策,理应获得成功的实际效果。用实际效果衡量认识和工作,是实践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也就坚持了其中内含的实际效果这一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确实重视实际效果。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反复强调实际效果。詹姆士坚持的实用主义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皮尔斯原理——思想、观念的意义就是它所引起的行动的实际效果。他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必须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实用主义的方法是试图探索其实际效果来解释每一个概念”。(注:《实用主义》第31、2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认定实用主义只不过是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就是用行动、效果、事实来确定概念、命题和思想的意义。因此,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行动的实际效果,是观念在信用制度上的“兑现价值”。在詹姆士眼里,凡是有用的、具有实际“兑现价值”的观念就是真理。詹姆士坚定地认为一个观念“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注:《实用主义》第104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 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在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原则、方法和真理标准之中,可以清晰地看见它所树立的“实际效果”的旗帜,可以看出它真理标准的实质只是一种价值标准。倘若不进一步分析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所讲的“实践、行动、实际效果”的实质差别,初看起来,它们在真理及真理的标准上存在相似或相通的地方,它们都以实践或行动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都倾心于思想观念的实际效果,都重视认识检验的价值标准。

詹姆士实用主义的理论批判的态度和方法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也有某些相像,两者都反对空洞的争论,都用实践、行动为武器批判旧的理论。实事求是是一种理论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它对旧理论悬置、质疑和批判,主张求实的学风和理论的批判。毛泽东指出:要实事求是,“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热情、不凭死的书本”。(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就是针对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而提出的驳斥、批判。邓小平理论重新树立实事求是的大旗,意图之一就是为了批判“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保守主义。“左”或右,表现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互分离。邓小平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决批右反“左”。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既要反‘左’,又要反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382、191、38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还特别提倡求实的学风。它坚决反对拘于教条的本本主义、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和浮夸作风;抵制不切实际的空洞争论,倡导“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382、191、 382 页, 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强调“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要求“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382、191、382页,人民出版社1993 年出版。)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对待旧理论同样持一种批判态度,也是一种理论批判的方法。詹姆士反对将理论的抽象概念绝对化的理性主义,指责“它具有绝对论的标识,它抛弃微末的细节而建立在纯粹的逻辑之上……它对于实际世界里各项事实细节究竟是什么,还是非常地漠不关心”。(注:《实用主义》第39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也不赞同传统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等各种形而上学的一元论,他认为一元论武断地把构成世界的单一实体当作全部经验与之符合的绝对教条。在詹姆士的心目中,实用主义只是一条公共走廊,没什么武断的理论和主张,它只提供了一种用实际效果来确定各种理论、经验意义的方法和消弥各种抽象争论的方便原则。各种理论、经验只要能产生实际效果,都是可取的。而实际效果多种多样,因此世界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世界乃是多元经验、事实构成的。詹姆士还批判了职业哲学家喜欢停留在字面上形式上抽象争论的积习,因为他们不顾具体的事实和行动,“只有在抽象的面前才觉得舒适”。(注:《实用主义》第37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他说道:“实用主义者坚决地、断然地抛弃了职业哲学家的许多积习。它避开了抽象与不适当之处,避开了字面上解决问题、不好的验前理由、固定的原则与封闭的体系、以及妄想出来的绝对与原始等等”。(注:《实用主义》第29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

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所批判的理论对象不同,批判的依据和实质也不一样。但是从外部形态上比较,它们对理论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确实有些类似,都遵循实际,都主张从实际、事实出发,用实践或行动去衡量和批判一切理论观点。

实事求是讲实际,詹姆士实用主义也讲实际;实事求是重实际效果,用实践判断真理,詹姆士更加推崇行动和实际效果,用实际效果衡量一切思想观点的意义和真假;实事求是用实践批判理论,詹姆士亦用行动的实际效果裁剪一切理论。实事求是和詹姆士实用主义都可以说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和方法,彼此之间存在某些相似或相通的东西。从其中,可以看到人们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倾向。这种倾向就是求实的精神。求实,是优秀的思维传统和原则,表现着一种积极的合理的思维精神。我们不可遗弃这种求实的思维精神和传统。

二、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的神异

通过比较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的相似性,可以清楚地看到把两者混淆的出处和根据。的确,它们有些形似,但在精神实质上呢?它们至少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差异。

第一,实事求是与詹姆士所求的“是”或真理不同,判断是非的标准、追求的实际效果也不一样。实事求是的“是”,指客观事物内在联系、规律以及合乎客观规律的方法。对“是”的认识便是真理,换言之,真理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判定是非、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是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性活动。实践不仅仅包括实践最后获得的实际效果,也包括实践本身及其过程;不但包括价值判断标准,也包括事实判断标准,是价值与事实判断标准的统一。实事求是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作为衡量真假是非的标准。它作为事实判断标准,其实质是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相符合;它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要求认识导致的实际效果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从实事求是的实践标准中,不难看到,实事求是所追求的“实际效果”,是在个人、集体和社会利益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的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最大化利益。它体现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与詹姆士实用主义推崇的“实际效果”有天壤之别。

詹姆士实用主义追求的真理,指的是有用的、导致实际效果、具有“兑现价值”的观念。而观念的有用性或实际效果,在于它首先是一种经验的组织形式,能够圆满协调经验的关系。詹姆士说:“真理的意义不过是这样的:只要观念(它本身只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有助于使它们与我们经验的其他部分处于圆满的关系中,有助于我们通过概念的捷径,而不是用特殊现象的无限相继续,去概括它,运用它,这样观念就成为真实的了。”(注:《实用主义》第32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观念的有用性其次在于它能带来成功、好处,具有“兑现价值”。詹姆士所谓经验与经验的协调、符合关系实质上是观念与实际效果相符合。而观念的实际效果又是确立在信用制度之上的“兑现价值”。詹姆士认为:真理恰如支票一样,一种观念只要证实过能兑现为利益,他人相信并接受它,它便是真理了。可见,詹姆士追逐的真理或“是”显然不是与客观相符合的主观,而是与好处、利益等实际效果相符合的观念。詹姆士以实际效果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种实际效果本身也是一种经验,它不全是客观的社会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个人信仰、感觉满意的成功和利益。即使公认的普遍真理,也建立在个人的信任之上,只有满足个人的信仰,才真正有用,才为真理。詹姆士讲的实际效果,它的底蕴是一种原始混沌、纷繁庞杂的纯粹经验,即意识流或感觉流。

詹姆士实用主义的真理和真理标准暴露了它内在的实质。詹姆士把真理的标准定为行动的实际效果,而这种效果又取决于个人的主观信仰和感觉,取决于心底的纯粹经验,实质上把真理的标准最终归结于个人的主观信仰、感觉,从而陷于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泥潭。另外,詹姆士把真理标准归结为价值判断,把价值判断的标准又归结为个人的成功和利益。它体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所讲的真理、真理标准以及实际效果都是截然不同甚至恰好冲突的两码事。

第二,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的逻辑前提和哲学基础各不相同,各自讲的“实际”或“实在”相去甚远。实事求是的“实事”或“实际”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它既包括客观具体的实际问题、形势、条件和任务,也包括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利益、心态和自觉的志愿。人民群众的愿望、心态虽然带有主观色彩,但对于党和政府的决策者等主体而言,是一种物质性的客观因素。客观物质性的“实际”构成了实事求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这一前提和出发点本质上是客观的、具体的和物质性的。它的哲学基础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它体现了物质、实践决定意识和认识,意识、认识又反映物质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原则的综合表现。

而詹姆士实用主义所言的“实际”或“实在”指称的是个人的各种实际经验。生活的环境和问题、旧的理论和观念、行动及其效果等等,凡是能够进入经验之中的,都是“实际”或“实在”。而各种各样的经验都扎根于彻底的纯粹经验的土壤之中,都是从纯粹经验中流淌出来的。詹姆士的纯粹经验是什么呢?他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他称之为“一种纷繁庞杂的混乱”、“感觉的一种原始混沌”、“一种意识流”、“一种不可捉摸的内在之流”(注:《彻底的经验主义》第50页,〔美〕威廉·詹姆士著,庞景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等等。纯粹经验没有任何定性,它是中性的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詹姆士说:“如果我们首先假定世界上只有一种原始素材或质料,一切事物都由这种材料构成,如果我们把这种素材叫做‘纯粹经验’,那么就不难把认知作用解释为纯粹经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可以发生的一种特殊关系”。(注:《彻底的经验主义》第2页,〔美〕威廉·詹姆士著, 庞景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又说:“思维和事物,就它们的质料来说,绝对同质的,……没有什么与事物素质不同的思维素;不过同一的一段‘纯粹经验’既可代表一个‘意识事实’,又可以代表一个物理实在,就看它在哪一个结构里”。(注:《彻底的经验主义》第74页,〔美〕威廉·詹姆士著,庞景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这种纯粹经验流向各个不同的结构、关系中,就构成了各种经验。而各种经验的意义在于它所引起的行动及实际效果。各种经验综合构成了“实在”。所谓“实在”指什么?詹姆士讲:“‘实在’一般是指真理所必须考虑的。……实在的第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感觉流,……实在的第二部分,为我们信仰所必须考虑的,就是我们感觉之间或它们在我们心里的基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实在的第三部分就是过去已有的真理”。(注:《彻底的经验主义》第124—125页,〔美〕威廉·詹姆士著,庞景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詹姆士描述的没有定性混沌不分的纯粹经验只能是个人的主观感觉,类似柏格森生命意志的冲动。由此可见,詹姆士的“实在”、“实际”与实事求是的客观实在根本不同,其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混合物。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穿了詹姆士的底色,“他使用‘纯粹经验’一词,这反倒表露出一种或许不自知的贝克莱派的唯心论”。(注:《西方哲学史》(下),第371 页,〔英〕罗素著,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

第三,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作为理论批判的态度和方法,貌似相同,实则相去甚远。实事求是方法以客观实际为逻辑前提和出发点,以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为手段,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标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归宿。它的出发点、手段、标准和目的是辩证地统一的。实事求是方法的核心是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它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特别强调马列主义普遍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统一为基础,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又融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它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出发,详细调查研究,形成理论、方针和政策,再回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检验、修正,如此循环反复,寻找真理和有效的方法。在实质上,实事求是方法是无产阶级为核心的人民群众唯物辩证的批判武器。

而詹姆士实用主义方法则是以个人的经验、行动和实际效果作为逻辑前提、出发点和归宿,以利益、好处等实际效果作为检验真理和行动的标准。根据其“它是真的,因为它有用”的教条,所有有用的、能带来好处的手段和方法都是真的、善的,因此,个人为了追逐他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管这些手段对他人的损害如何,只要这些手段有用就行。实用主义方法的核心是经验关系的协调,即观念与行动的实际效果一致。它的基本原则是以个人的需要为目的,以个人的实际经验为逻辑前提和出发点,以行动的实际效果为标准,采取一切手段和方法追求成功、利益。它的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调和。在实质上,詹姆士的实用主义方法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不择手段追逐利益的方便原则和方法,是资本家一直寻觅的方法论。

第四,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的精神实质不同。实事求是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讲实际”,它的真正的核心内涵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党认识和行动的规范和要求。有些学者只把实事求是等于党的思想路线,不承认它也是一种日常生活准则。比如,孙利天认为:“实事求是显然不是如何使个人生活理智、明智、高效和成功的劝导,它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作为行动主体而提出的规范和要求”。(注:《世纪论评》1998年第2期第59页。 )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方法原则不仅仅适用于一个政党,也适用于个人。当然,我们必须确认,实事求是核心的内涵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规范和要求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等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和实践经验,是从其中总结出来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它的实质和宗旨,就是无产阶级政党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各方面实际情况出发,理论结合实际,按照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实事求是讲的“实际”、追求的“实际效果”、它的判断标准和所求的真理,都是这一精神实质和宗旨的要求和具体表现。

詹姆士实用主义却代表着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声音,有股浓厚的商人气息。J·G·亨内克把詹姆士的哲学称为“市侩哲学”。(注:《哲学的故事》第526页,〔美〕威尔·杜兰特著,朱安等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詹姆士的市侩哲学的精神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精明商人确定和交换观念的方便原则。正象资本的意义在于能产生利润一样,观念的内涵和意义在于它的有用性。观念的有用性当然不能单对某个人的。詹姆士也辩称:个人功利仅仅是个人功利,只有普遍永久的功利才能构成真理;真理在信用制度上具有普遍的“兑现价值”,恰如银行的支票,持有者都可以用它兑现为现金。真理依赖信用制度,即真理的确认离不开真理的交换。真理的交换必须遵循两条共同规则:其一,观念的有效性;其二,观念的效用等值。人们接受他人的真理,是因为相信它可能带来同等的效用,相信它不会与自己更大的利益冲突。否则各自的真理的交换和协调就不可能实现。詹姆士说得分明:“我们最好去相信的观念就是真的,除非这种信念有时和其他更大的利益相冲突”。(注:《实用主义》第43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这样,詹姆士就构造了处理一切观念、确定和交换真理的方便原则:一切从实际利益出发,在效用等值交换的前提下,接受利益最大化的真理。这一原则确实为谋私利提供了方便。一种观念、手段或行动,只要有利,便是正当的,没必要考虑各种约束,没必要理会它真假是非,只要不损失更大利益,就行。以此为准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精明商人需要的正是这种方便原则。詹姆士实用主义方便原则恰好是资产阶级不择手段追逐利益的精神实质和渴望的真实写照。

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虽然都讲实际,都注重实际效果,但它们各自的实际、实际效果、真理、真理标准、价值取向、理论基础、态度和方法以及精神实质都不相同。它们形似而神异,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三、划清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界限的重要性

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本质不同,认清它们的差异很重要。首先,辨清它们的区别,才能认清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危险。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带来的后果大不一样。实事求是实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个人、集体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利益关系。它追求的是真正的公正、平等和自由,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詹姆士实用主义论证的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它鼓励精明的商人、资本家和政客等不择手段、无所顾忌地追逐个人最大化的利益,充分展示了资产阶级掠夺本性。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垄断、政治霸权的推动和强化之下,其结果必定危及应有的公正、平等的社会秩序,损害人民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实事求是和詹姆士实用主义这两种不同后果,源自它们各自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是各自目标和价值取向的真实反映。

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后果与社会主义精神背道而驰,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有特色,但也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也可能产生同样的弊端。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推动下,强化个人利益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扩大两极分化;蕴育唯利是图的金钱崇拜;导致人的商品化、物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中,市场经济的一般弊端初现端倪或暂时潜伏。许多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相当流行,比如坑蒙拐骗、欺行霸市、偷税、走私等屡见不鲜,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人们收入差距拉开,马太效应开始显露它的冷酷。公正、和谐的秩序面临挑战。市场经济这些问题,用詹姆士实用主义标准衡量,都不算问题。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追逐一本万利的最大利润,是典型的最大化实际效果。恶性竞争形成的经济垄断和政治霸权恰好吻合实用主义的胃口,体现着它的精髓。但是这类问题若不能得到解决和控制,它势必冲击正常的、合理的秩序,造成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冲突,最终危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阻碍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其次,划清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的界限,才能澄清误用,揭露混淆视听的欺骗性。误用或故意混淆是非,是因为只看到了詹姆士实用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形似或者利用了它们的相似性。详细比较它们的形似与神异,让人们仔细打量詹姆士实用主义的真实面貌,就可以澄清混淆,避免误认和误用。划清了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的界限,那些故意混淆是非者的真正用心就得曝光。人们就会看明白那些打着实事求是旗号混水摸鱼、追逐私利者的真实嘴脸,不被他们似是而非的谎言所欺骗。

最后,分清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差别,才能纠正错误,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和建设,难免出现误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看不见之手”的操纵下,可能导致恶性竞争等各种弊端和危险。国际资产阶级又用胡萝卜加导弹等各种方式输出他们的秩序和观念,再加上某些居心叵测的人故意混淆视听,妖言惑众,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很容易形成认识的模糊,出现行动的偏差。只有认清詹姆士实用主义及其危害,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开实用主义的陷阱。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知错而改,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才能正确引导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总之,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形似而神异,它们的后果截然不同,认清它们的差别很重要,因此,我们不可不辨清它们的实质差异。

标签:;  ;  ;  ;  ;  

实事求是与詹姆斯实用主义的比较分析_实用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