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优化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论农村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优化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试论农村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结构优化论文,农村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的增长方式,农村工业化过程也就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的过程。资金投入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它在各产业部门的分布对产业结构的改变具有直接推动力量。因此,正确剖析农村经济的资金投入状况和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就可以揭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这对于制定农村产业政策,促使农业和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状况

一个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农村工业化问题。从本质上讲,农村工业化是指将工业化过程引入农村,使农村劳动人口和资金相对地转移到农村工业中。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农村人口在产业上由农业转向非农业,地域上由乡村融入城镇,这一过程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最终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

从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历程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79年—1984年:农村工业化幼年时期。这期间政府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初步确定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在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和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背影下,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非农产业发展迅速。

1985年—1989年:农村工业增长回升时期。在此期间,由于国家放宽了对乡镇企业产品的购销和流通政策,农村乡镇企业进入增长回升时期,其特点是:竞争促使企业普遍重视产品质量,企业加快了技术改造,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开始出现。

1990年以后:农村工业化成长时期。这期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农业有了稳定增长。同时,由于农村乡镇企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已经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抗逆能力,我国农村已走出了单一农业格局,以乡镇工业企业的稳步发展为标志,进入了农村工业化的成长阶段。

下面从三个阶段农村工业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做进一步分析。

表1〔1〕

项目

农村人均农村非农产值

农村非农劳动 乡镇企

社会总产值

占农村社会总

力占农村总劳 业个数

产值的比重 动力的比重时间

1980年

350.92元 31.15% 6.37%

142.46万个

1985年

785.08元 42.90%18.11% 1222.45万个

1990年 1975.14元 53.90%20.65% 1850.40万个

1995年 4374.34元 72.48%28.21% 2202.70万个

项目每万人拥有

农村家庭人均

乡镇企业个 从乡镇企业取

数得的纯收入

1980年

18个 5.94元

1985年151.4个22.15元

1990年 220个42.01元

1995年240.3个

114.45元

从以上数据看,改革近20年,我国农村工业化得到一定发展,农村人均社会总产值“六五”期间平均年递增24.7%,“七五”期间年递增30.3%,“八五”头三年更达到40.5%;非农产值增长迅速,在农村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31.15%上升到1993年的72.48%,年平均递增3.18个百分点;非农劳动人口由1980年的2027.5 万人上升到1995 年的12707.3万人〔2〕,这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大规模向乡镇企业和城镇转移,正日益成为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强大力量;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主体,从1980年—1995年,乡镇企业年增加137万个, 企业总产值在1993年已达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8.9%〔3〕。

然而也应看到,我国农村工业化从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非农产业中,产值所占比重优势不明显;非农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非农人口只占劳动力人口的1/3弱。若按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C·G·Clark)的说法:“一个国家向前发展时, 农业劳动力比重将从最不发达国家的80%下降到最发达国家的7%—8%〔4〕, ”那么我国农村非农劳动人口的比重是过低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农村工业化,首先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的生产贡献率为27%—35%,发达国家为68%—80%;农业机械化程度,我国机耕率为53%,机播率为27%,机收率为14%,而发达国家已全面机械化;我国农技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200,平均1万亩地不足一名农业技术人员,而发达国家则为1∶100〔5〕。由此看来,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条件分析

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必须为第二、三产业发展积累足够的资金。换言之:无论是就业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创新,都必须以资金积累为第一前提。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时,非农产业部门吸收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取决于资金积累的大小。如果积累增加,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从而使就业和利润增加,增加的利润可再被用于投资,使这一过程重复进行,这样,农村所有剩余劳动力将被吸收殆尽,从而极大地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水平提高,新兴产业出现,在初始时期,由于创业成本较高,经济效率偏低,其本身会形成一种经济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对新产业部门的投资将加快产业部门产品的研究开发,促使产品不断成熟,尽可能形成批量生产规模,就可以用来抵消其初始阶段的阻力,使经济效率提高。否则,新产业会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环境选择的最终结果将使这些新兴产业自生自灭。为保证新产业的投资,相应的资金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保证新兴产业足够高的效率所需的投资会越来越多,只有具备了较大批量的资金积累,才能形成足够大的相对集中度,形成规模经济的新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产业结构以一定的固定资产结构为基础,固定资产结构的形成是投资积累的结果,而资金积累的作用是通过促进投资而增加生产,其发展周期为:生产——人均收入——储蓄——投资——生产。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反映我国农村当前资金积累的状况。

首先,在投资总量上,近年来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自身积累能力增强。“八五”期间,我国农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7476.3亿元,比“七五”时期的1818.26亿元增长了4.11倍,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 已达到总投资额的65%以上;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虽有所增加,但相对于总投资额下降,仅为10%左右,反映出我国农村工业化已进入成长时期。从资金来源看,“八五”期间,银行、信用社贷款总数累计增长了近4 倍,但平均份额与“七五”时期的30.4%相比,反而下降了1.4 个百分点;自筹资金作为农村集体企业主要的投资来源,“八五”较“七五”增长了4.56倍。它的增长,一方面是乡镇企业在80年代中后期崛起以来,依靠滚动推进,迅速积累资金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后,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投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潮流和趋势的推动下,农村集体企业投资来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外国投入大大增加,“八五”末期,对农村的外资投入已累计达到484.95亿元。从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看,“八五”累计达到6412.9亿元,较“七五”的3093.9 亿元净增3619亿元,其中主要是农户自筹资金的增长,平均占总投资额的87.91%,这说明农户自身积累能力逐步增加。“八五”期间,农户储蓄额年递增870.8亿元,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其次,与社会投资总体水平相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总量偏小、增长缓慢、投资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总量上,“七五”至“八五”期间,全社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由19744亿元增至62883.86亿元, 增长了3.2倍,其中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分别增长了3.65、 3.11、5.16倍,但用于农村的投资却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比如“八五”期间,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率较“七五”时的28.9%下降了5.6个百分点;银行、信用社贷款以自筹资金占总贷款、 自筹资金总额的比重亦偏小,与“七五”相比,分别下降了1.91和8.67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发展缓慢,“八五”末期,投入农村固定资产的外资仅为外资利用总额的8.44%。在投资结构上,尽管农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已超过70%,反映出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但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户,用于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仅占个人投资额的14%左右,与“七五”相比,投资率仅增长了1.6%〔6〕。这种投资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降低了资金利用率,制约了农村积累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投资总量偏小,投资结构不合理,反映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投资行为来看,长期以来,为了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独立自主迅速建立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家主要通过依靠牺牲农民利益来积累资金。农业与工业不平等的贸易关系,造成农村比较利益低下,削弱了农业自我积累的能力。国家对农村投入偏少,增长缓慢,使农村各产业难以建立起实现技术进步的基础条件,阻碍了扩大再生产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从农户投资行为来看,农村生产资料市场不完善,往往在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同时,生产资料的价格亦随之上涨,使农民的利益遭到侵害,同时,农户对农业政策的信任度问题也普遍存在,这些都减弱了农户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从客观条件来看,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交通不便,通讯条件匮乏,资本素质低下,难以吸引外来资金投入,资金积累水平低,不能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要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积累能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农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多样化有效形式,延长产业链条,使各地区形成因资源优势不同而各具特色的一体化产业,从而走上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良性循环轨道。另一方面,要加强乡镇企业的资金管理,合理确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比例。

其次,实行农村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导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农村投资新格局:

——按农业发展的要求,国家对农业投资应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0%以上,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地方和集体目前作为投资主体,其比例应大于国家投资比例。

——发展农村社区政府对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乡镇企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社区的资金支持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现阶段,作为企业控制方之一的社区政府,仍要发挥投资主体的作用,促进乡镇企业升级换代。

——财政金融部门应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实行政策倾斜,发展农村主导产业。此外,国家要重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建设,要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融资工具的作用;提高农户对信贷部门的信心,动员农户积极储蓄,扩大投资源泉,形成投资的长期内动力。

——应扩大农村利用外资的规模,在积极争取原有各种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的同时,要广辟其他资金渠道,包括双边政府贷款、商业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加强对利用外资项目的管理,提高外资使用效益。

再次,调整投资结构,建立合理的投资调控体系。这就要求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目标产业结构,通过调整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最终引起产业结构按预定目标变化,推动农村现行产业结构向目标产业结构过渡。建立这种调控体系,一方面可以保证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另一方面,在多元投资决策的格局外,投资主体能够着眼于资金流动的疏导,通过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把资金引向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薄弱环节。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是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研究产业结构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寻求产业间的均衡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下表反映了我国农村十几年来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表2〔7〕

项目 产值占农村社 乡镇企业产值占

会总产值比重 农村总产值比重

产业 1980年 1995 1980年1995年

第一产业 68.85%

27.52[b]

6% 1.48%

第二产业 25.93%

63.59[b]

86.71%83.57%

第三产业

5.22%8.89[b]7.29%14.95%

项目

就业人口占农村 收入占农户

总劳动力比重纯收入比重

产业 1980年1995年 1980年1995年

第一产业 93.63%71.79% 78.20%63.16%

第二产业

6.37%13.71% 10.09%18.21%

第三产业14.50% 11.71%18.63%

从以上数据看,“六五”至“八五”期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产值年递减3.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发展迅速,递增率达到2.9;第三产业亦有缓慢发展,但现阶段, 农村产业结构中仍存在严重问题:

——截止1993年,农村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下降了41.33%,而就业人口比重到1995年才下降了21.84%, 这说明就业比重的变动幅度大大低于产值比重的变动。从收入看,1995年农户从第二、第三产业获得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6.84%, 反映出农业仍是创收的主要来源,这说明产值构成与收入构成存在严重不适应。

——1993年,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产值比重/劳动力比重)分别为0.366、5.07、0.722 。 按照库茨涅兹(SimonKuznetz)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农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下降,且超过了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的程度,表现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1;而第二、三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 使比较劳动生产率〉1。 ”从而反映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是极度不平衡的,第三产业大大滞后。

——如果按照接近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结构的标准: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约为3%—8%,第二产业占40%—45%,第三产业占38%—42%,则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也是相当低的。

——由乡镇企业的产值比重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乡镇企业的产业格局是: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5%,而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仅为15%。同时,由于城乡相互隔离体制的制约和“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工业化政策束缚,以及市场机制自发、盲目的调节,乡镇企业正走着一条无序、分散的发展道路,布局结构上带有很大的离散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从而造成乡镇企业重复建设、产业趋同。据测算,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平均每个企业有从业人员6人, 产值31万元〔8〕,这说明绝大多数乡镇企业缺乏规模经济效益, 发展水平低下。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大部分农村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水平低,农村金融保险等行业远不能适应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农村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亦不容忽视。

产业结构的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定时期产业横断面呈多层次构成的状况是劳动力资源分布和技术发展水平的结果,实现产业的结构合理化和优化,推进工业化进程,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从产值到劳动力尽管都在减少,但农业对经济的发展仍然很重要,没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和商业、服务业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不可想像的。一个国家没有稳定和发展的农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失去了稳定的基础。因此,农业工业化的发展,要以农业大发展为前提,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则应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根本途径,即通过实现农业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按照市场需求有效地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形成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从而促进农业产品结构和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和总体水平的提高,从而扩大生产能力和生产领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由于龙头企业的作用,可以调动农业外部相关企业和部门,使城乡之间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其次,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是产业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调整是相辅相承的。就业结构的调整,在乡镇工业企业中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使农村小城镇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

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Petty—Calrk's Law),随着一国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这一定理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同样适用。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非农业部门转移已成为城乡二元结构改造的核心问题,除了受到国民经济总量的影响外,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对农业劳动力转移也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如果资本密集型产业过度扩大,劳动力对产量的贡献相对于资本而言明显下降,从而导致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会愈来愈低。因此,面对农村劳动力多,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状况,农村乡镇工业企业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量吸纳过剩劳动力,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为主要的加工对象;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分工协作,在推动、促进大工业发展的协作中,求得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然而,这种劳动力的转移还仅仅是现阶段的、低水平上的转移,只有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农村人均国民收入增加,从而人们对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商品的需求增加,消费结构高级化,才能推进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形成就业分布的第三产业化,使第三产业最终成为吸纳大部分劳动力的产业部门,实现劳动力的高水平转移。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显示,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农业转移出来的过剩人口都由城市吸收,然而我国城市人口严重膨胀,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其本身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面向小城镇。目前我国约有5万余个农村小城镇, 这些城镇平均人口较少,如果充分发掘其吸纳农村人口的潜力,就可以为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广阔天地。

再次,开发、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所采用的技术、工艺的种类和水平的差异,决定了资源在各产业的分布状态,从而形成不同的产业格局,因此,生产技术体系的变革,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质是产业间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技术进步可以影响生产函数,提高生产诸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能够以等量的要素投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技术进步对于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农村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低下已成为产业结构水平低下的决定性因素,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低级结构,使第一产业释放出剩余劳动力,并由第二、三产业吸收,归根到底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只有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农业效益才能得到提高,第一产业中过剩的劳动力才能被释放出来,满足第二、三产业吸收的要求。此外,技术进步也是乡镇企业扩大规模;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

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是技术的集约化,即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的增加。当一个对其他部门增长有广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主导部门,在技术水平提高、新的生产函数引进的情况下出现更迭,就会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导致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性是由技术创新在某一产业内迅速有效地积聚,并通过部门间投入产出关系发生扩散效应来决定的,没有技术的创新和扩散,高增长部门的更迭就只能在产业结构变动的低水平上循环。因此,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部门更迭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因,创新对农村产业结构的推动表现为:对于农业等传统产业,通过采取鼓励创新的措施,帮助其进行研究和开发;对于农村第二、三产业,在提高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使整个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有序性。

此外,主导产业的确定,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环节。它的选择,要从整个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着眼,既要考虑我国现有经济结构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这一制约因素,还要考虑新技术革命加快了发达国家主导产业变换的步伐这一外部因素,因此,明确在今后一定时期,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将在我国主导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5BJB007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1〕《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 其中项目“农村家庭人均从乡镇企业取得的纯收入”和“1995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a.1993年数据,来自《中国农村年鉴》(199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2〕《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3〕《中国农村年鉴》(199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4〕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5〕张兆清等:“农业现代化:问题与对策”,《东岳论丛》,1997年第1期。

〔6〕5—6之间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6 年),或由此计算所得,(中国统计出版社)。

〔7〕《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b.1996年数据, 来自《中国农村年鉴》(199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8〕《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标签:;  ;  ;  ;  ;  ;  ;  ;  ;  ;  ;  ;  ;  ;  

论农村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优化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