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中立政策的历史与现状_瑞士节日论文

瑞士中立政策的历史与现状_瑞士节日论文

瑞士中立政策的历史与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瑞士论文,现状论文,政策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瑞士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长期来,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多在瑞士进行协议、协调,这与其作为永久中立国的参与、调停、斡旋是分不开的。本文拟对瑞士中立政策的历史与现状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

瑞士是一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小国,它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处交通咽喉地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有重要的航线、铁路线、水运路、公路线在这里交汇,可以极为便利地到欧洲其他国家,对许多欧洲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河流莱茵河和罗讷河就发源于瑞士。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对瑞士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中世纪以来,欧洲许多国家就力图控制并占领这块地域面积不大但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公元1291年,施维茨、乌里、下瓦尔登三州结成永久同盟,目的是共同对付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扩张,此即瑞士中立国之开始。以后又有许多州不断自愿加入,以联合的力量维持自身的安全、阻止外来的侵略。今天,瑞士联邦已有26个州(其中3个州又各分为2个半州)。

联邦成立以来,外部的侵略和威胁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周边大国更对其怀有觊觎之心,内部也因教派和领土等问题而纷争不已,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最终确立了瑞士现在的边界和武装永久中立地位。从此,中立制度成了瑞士外交政策的基石和主要原则。此外,经济因素也给予瑞士中立政策以至关重要的影响。瑞士除了已经利用的水利资源外,其他自然资源和能源都很贫乏,①需要依赖国外输入。瑞士也有自己的优势,风景如画,有着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由于这些因素,瑞士经济就要求发展需要原料不多、效益高的部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国内发展起钟表业和旅游业,对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政策。同时,农牧业仍然是传统的经济部门,食品工业占有重要地位。直到现在,人们谈起瑞士就会说到它的钟表、雀巢食品公司和优美俊秀的风景。

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瑞士得以顺利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外部安全,而中立政策则极大地促进了外部安全。发达的对外贸易保证了瑞士所需原料的进口和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因此,自由对外贸易对瑞士的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瑞士又广泛发展起机床业、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核工业。瑞士人办事效率极高,生产的产品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也最少,又广泛实行废料的再利用,其产品质量之高,往往是举世公认的质量标准。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人均国民总产值一直名列世界首位,1993年为36230美元,仅此就足以说明瑞士的经济成就。

瑞士的银行业在其经济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瑞士著名的政治学家吉格列尔在其著作《瑞士,如同现在那样》中指出了瑞士银行业的本质,认为其银行体制是帝国主义的产物,是服务于帝国主义利益的,首先是美国的利益,“由于极其庞大的银行体制,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和规范的运作,使得瑞士的寡头政治体制成了整个资本主义体制的仓库。”②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一份报告中道出瑞士银行业的重要性,“海尔维蒂联邦(即瑞士——作者)是世界货币、黄金、贵重物品和有价证券的主导市场,是世界上第三个金融大国。”③

瑞士的银行业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力量无疑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的重要性还在于为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制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瑞士银行中大量存款来自国外,有许许多多秘密户头,人们理所当然地怀疑其来源:许多国际不法分子非法将货币运入瑞士,进行肮脏的“洗钱”,这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瑞士所以能吸引大量的国外存款(其中包括“脏钱”),即使是在国际上经济萧条或危机发生时期,这实在是得益于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和国家的中立政策。瑞士法郎也一直是比较坚挺的硬通货,成为争购的对象。70年代中期,为了保护外汇和经济,瑞士政府和议会曾采取过一项专门措施,取消瑞士银行对外国帐户的利息支付,改为“负利息”,即银行不向储户支付利息,相反,由储户向银行支付一定的利息,而且非常之高,有时竟达到40%,其目的就在于保持其在瑞士的价值,防止输入通货膨胀,维持国内财经的稳定。

总之,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工业和银行业的发展要求,以及瑞士所处的国际环境都对其对外政策和外交活动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中立政策就是瑞士国家利益的直接体现。近些年来,瑞士的一些政治家、学者发表了许多关于瑞士中立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的论述,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永久中立、国际自由贸易、从和平利益出发为各个国家提供“良好服务”、人权、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以及发展双边关系。④它们构成了瑞士中立外交政策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二)

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家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国际政治背景。从历史上看,瑞士有奉行中立政策的传统。早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30年战争中,瑞士就出于自身的情况,即宗教教派的分裂、各州利益不同而难以协调一致的实际,决意奉行中立,战争结束后,中立为瑞士带来了实惠——瑞士的独立得到欧洲各国的承认。一直到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瑞士的中立基本受到尊重,并未卷入该世纪的欧洲战争之中,这种情况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瑞士永久中立地位和政策的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初,它实际上是法俄争霸欧洲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起了重要作用。

拿破仑统治欧洲的时候,对瑞士的作用非常重视,把瑞士作为对反法同盟国家进行军事行动的战略基地,而“永久干预瑞士各州事务,根据自己的政策的情况安排瑞士各州秩序,乃是拿破仑活动的目的。”⑤1803年,拿破仑授予瑞士代表一部新宪法,即《中介法案》,这项法案规定,瑞士联邦总统由各州依顺序选举产生,其顺序为弗里堡、伯尔尼、索格图恩、巴塞尔、苏黎世和卢塞恩等,当时规定共有19个州。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拿破仑向瑞士派驻了1.2万名法国军队。1803年9月27日,法国又同瑞士达成协议,规定瑞士要派4个团(每团4000人)的兵力听法国调遣。中介法案和9月27日的协议,使瑞士正式成为法国的盟国。1812年的拿破仑侵俄战争中,法军中约有8000名瑞士军队。

与此同时,俄国也在注视着瑞士。1804年秋,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指派司法大臣诺沃希里切夫赴伦敦同英国讨论建立新的反法同盟及欧洲政治结构问题,瑞士问题就是其欧洲计划的一部分,他在指令中写道:“瑞士的政治存在对欧洲安全是极为重要的,必须使该国领土完整以巩固其地位……在那里有必要建立政府,这个政府应符合当地的条件和居民的意志,不要陷入以前制度的错误中去(即指瑞士同法国的结盟——作者),并使之强大起来,以便利用瑞士现有的手段迫使其尊重自己的中立。”⑥这是俄国最早提出的有关瑞士中立的设想。

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垮台,俄国和其他反法同盟的国家主要是英、普、奥三国开始重新构筑欧洲的政治地图,恢复和巩固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重新分割欧洲领土。在俄国的计划中,瑞士占有重要地位。1813年初,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派遣俄国外交家卡波基斯特里亚赴瑞士,并制定了解决瑞士问题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有:1、必须研究那些使瑞士各州相分离并对全联邦构成威胁的问题。2、要以这样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它们今后不再发生。3、把宣布该国中立作为归还以前曾属于它而现已脱离它的那些地区的唯一条件。⑦在维也纳会议上,根据俄国的提议,成立了一个负责瑞士问题的专门委员会,俄国代表卡波基斯特里亚就是其成员。1815年3月20日,维也纳会议通过了列强关于瑞士联邦事务的宣言,其内容反映了俄国的主张,并在维也纳会议的最后议定书中从法律上加以确认。它的内容有:“在一个政治实体中存在的19个州的完整性就作为瑞士体系的基础而得到承认”;“瓦莱州、日内瓦区、纳夫夏特尔公国应与瑞士合并,并组成3个新州;达布盆地原为瓦德州的组成部分,仍应归还给瓦德州。”⑧还有其他一些条款则是解决瑞士各州之间有关领土和财政的争端。该宣言还指出,一旦瑞士议会赞同上述条款,那么维也纳会议与会的各列强将以庄严的法案承认并批准瑞士联邦的永久中立。俄、普、奥、英、法及其他与会国代表签署了这一宣言。

1815年4月3日,维也纳会议与会国代表将该宣言正式提交给在苏黎世举行的瑞士联邦议会非常会议,得到议会和大多数州的支持。同年5月27日,瑞士联邦以正式法案形式通告维也纳会议与会国,法案中声明,宣言中的所有决议“将得到准确而神圣的遵守”。⑨1815年6月9日,维也纳会议签署了《最后总决议》,宣布承认和保证瑞士的永久中立和领土不可侵犯,同时考虑到瑞士作为欧洲列强的缓冲国,扩大了边界,许多战略上重要的山隘都归其所有。从此,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的地位最终确立了下来。

俄国所以提出瑞士中立的主张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我们知道,俄国当时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其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要想称霸整个欧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首先要确保其在东欧的霸权。1807年7月,亚历山大一世与拿破仑签订提尔西特和约,这实质上是一个瓜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条约,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俄国“同拿破仑结成了同盟来瓜分世界:西方归拿破仑,东方归亚历山大。”⑩可以说,俄国所主张的瑞士中立,既是出于扩张战略的考虑,同时又把瑞士作为缓冲国,作为防止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进入东欧乃至俄国的屏障,它是俄国保障其东欧霸权的一步棋。

(三)

中立制度在客观上符合瑞士国家的整体利益,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瑞士的疆界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国家也长期保持了稳定。瑞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有德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三大民族,宗教信仰及语言亦各不相同,但却能结成一个比较紧密的共同体。这曾使许多西方学者感到不可理解,其实却并不奇怪。由于恪守中立,避免了邻国的干预,处在欧洲各国纷争之外,从而也使得国内的民族、宗教矛盾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不至于发展到激烈冲突的地步。由此可以看出,中立政策乃是小国保护自身的一项有效措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瑞士为了维护中立和独立,避免引起麻烦,让外国旅行者和外国工人都离开了瑞士,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位瑞士的政治家这样评论瑞士的中立政策,他说:“中立是正确的,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它,这是经过许多世纪的实践所证明了的,这表明它是维护我们国家自由和独立的最好手段,奉行中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使我们置身于小国不幸的政治纷争之外。”(11)另一位政治学家则这样认为:“一方面是中立,另一方面是尊重国际关系法,这是瑞士的稳定性和传统性的二大支柱和二个要素。”(12)

从瑞士的外交实践活动来看,由于其中立地位和政策,使它在许许多多的重大国际问题中,如维护和平、裁军、缓和紧张局势、加强国家间的信任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瑞士在文化和政治传统上是属于西方的,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其中立不都是不偏不倚的,它实际上往往奉行亲西方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利益上,它与发展中国家是有区别和矛盾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

以永久中立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对外主张自由贸易原则,这对瑞士的经济来说极为重要,目的在于保证其产品的销售市场、能源、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和在国外的大量投资。基于这些原因,瑞士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废除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的原则。同样,基于中立立场,瑞士也反对在国际关系上采取经济制裁的手段。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指出,它在同欧洲共同体国家和美国的贸易中,采用的是一个尺度,而对其他国家则采用的是另一种标准。如瑞士政府制定的商品禁运名单,同北约国家区别很少,这又不能不说是同永久中立和自由贸易相矛盾的。

在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中,瑞士政府极为强调其援助的人道主义性质,但也不能不看到,在这种援助背后同时也还隐藏着其争夺市场、维护垄断资本和银行财团利益的目的。而且这种援助数量也是有限的,如在80年代,瑞士的外援仅为国内总产值的0.25%;再比如外贸方面,70年代初,瑞士每年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约为49亿瑞士法郎,而从这些国家的进口只有26亿瑞士法郎,换言之,瑞士每年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得到23亿瑞士法郎的顺差。正如著名学者吉格列尔所说:“这样看来,第三世界对瑞士的繁荣的贡献大大超过它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而且这种援助也是在有利于瑞士的条件下进行的。”(13)

永久中立在国际关系上的表现就是从和平利益出发,给予各国以“良好服务”。瑞士把这种良好服务看成是维护和促进各国各民族间的和平而开展的各种活动的一个广泛的环节。永久中立、国际中介作用的丰富经验、有利的地理位置、同各种文化的包容及其对相互关系的理解都是促进瑞士履行“良好服务”的有利条件。瑞士的这种良好服务,我们从其实践活动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中介和调解争执的作用;2、参加国际仲裁;3、履行国际委任;4、参与维护和平的行动;5、向国际谈判各方提供服务;6、提供自己的领土以设置国际组织及各国进行谈判的场所。

50年代以后,瑞士在履行国际委任的同时,参加了朝鲜战争停战后的国际遣返战俘委员会,至今仍是朝鲜停战国际观察委员会成员。瑞士不是联合国成员国,却为联合国维护和平部队提供财政援助。如为刚果、中东、塞浦路斯乃至当今激烈冲突地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了许多援助,据有关资料统计,1953-1975年这20多年中,瑞士提供的财政援助达20亿瑞士法郎。(14)

瑞士在促进国际谈判方面也起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如1961-1962年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谈判的结果使得法国终于承认了阿的独立。瑞士在法阿谈判中的斡旋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瑞士给予当时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代表团以外交礼遇和友好接待,表明了对它的信任态度,为促成双方交换意见、达成协议起了积极作用。又如美国和伊朗人质危机期间,瑞士作为中介,在双方中间进行了斡旋工作,在两国断交后,瑞士又应美国请求保护其在伊朗的利益。在国际上,遇到有两国断交或关系破裂的情况下,也往往向瑞士请求其保护自己在对方国家的利益。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在1981年,瑞士就履行了11个国家的17项委托。(15)

瑞士提供良好服务的最广泛形式是促进各类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它们的活动提供领土、场所和创造和睦顺利活动的气氛与条件。在瑞士每年要举行许许多多的各种国际会议、会晤、谈判,以及各种集会、文化性节日等,这也被看作是“瑞士永久中立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6)

最早在瑞士建立国际组织总部的是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信联盟和1874年成立的万国邮政联盟;根据一位瑞士医生的倡议,1863年在日内瓦成立了一个社会委员会,是为国际红十字会活动之开端,1880年正式取名为国际红十字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瑞士各城市特别是日内瓦,作为国际活动中心的意义大大增长,国际联盟总部当时即设在这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组织总部数目急剧增长,其中有联合国欧洲委员会和15个国际组织常驻机构等。设在巴塞尔的有国际清算银行,设在洛桑的有国际奥委会总部。(17)至于国际组织的活动规模,仅1976年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欧洲委员会就召开了330次各种会议,(18)由此可见一斑。许多重大国际事件的解决在瑞士画上了句号。比如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了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的印度支那问题会议,其成果载入史册。这次会议结束了法国对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长期殖民战争,承认了上述三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后来美国破坏了协议,这是后话,这里不再赘述)。其他还有诸如长达20多年的限制和裁减军备的谈判等等国际会议,联合国关于当前世界热点的巴勒斯坦问题的第一次会议也是于1983年在日内瓦召开的。

瑞士迄今还不是联合国的会员国,仅有其观察员身分,但积极参加了联合国的众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其中包括联合国贸易发展理事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问题计划、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等。从1948年起,瑞士就是联合国国际法院规约的参加者。据统计,瑞士在1981年用于联合国各专门组织及活动的预算达1亿瑞士法郎。(19)

瑞士的政府人士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保护人权也是瑞士中立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仅从瑞士国内情况来讲,事实也不尽然如此。比如说,瑞士全国劳工中,外籍劳工占了近1/4,他们通常都从事瑞士人不愿干的最脏、最累的低工资的工作,这些劳工有多少人权可言?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他们驱逐出去,而且他们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就瑞士公民来讲,虽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但违反法律的事也时有发生,如妇女的工资就比男人少约1/3,妇女只是到1971年才在全国获得了平等的选举权。设在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院每年也收到不少对瑞士破坏人权的指控。再者如,瑞士工人建立工会也遇到诸多困难,迄今工会会员只占瑞士工人的40%左右。

综上所述,瑞士的永久中立外交政策最直接地反映着瑞士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多世纪的事实证明,以国际中立法案所维系的国家,可以有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瑞士就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瑞士是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早在1950年就同我国建交并互派了公使。永久中立国的地位与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战争、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以及发展各国间的信任和合作是不矛盾的。

注释:

①(14)(16)《当代瑞士》,第51、463、462页,佩奥罗·阿尔托,1988年(Modern Switherland)。

②(13)参见吉格列尔:《瑞士,如同现在那样》,第7-8、28页,伦敦,1978年。

③吉格列尔:《被暴露的瑞士》第4页,伦敦,1978年(Switherland Exposed)。

④80年代以来,瑞士的有关人士在这方面发表了不少讲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欧贝尔的《在传统和新事物之间的瑞士外交政策》、《瑞士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外交政策》,普罗勃斯特的《冲突中的世界和瑞士的作用》、《瑞士外交政策中的“良好服务”的作用》、《关于瑞士外交政策的某些思考》等。

⑤(11)(12)(15)(19)转引自《历史问题》(俄文)1986年第12期,第46、49、49、54、57页。

⑥《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俄国外交政策文件汇编》第2卷,第147页,莫斯科,1961年。

⑦⑨玛尔滕斯:《俄国同外国列强签订的条约协议汇编》第3卷,第226、470-473页,1976年。

⑧《国际条约集(1648-1871)》第313-314页,北京世界知识版,1984年。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1页。

(17)《国际组织简明手册》,第2、17页,莫斯科,1980年。

(18)泽林斯基:《日内瓦的过去与现在》,第103页,莫斯科,1980年。

标签:;  ;  ;  ;  ;  ;  ;  

瑞士中立政策的历史与现状_瑞士节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