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形式之一。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和人民生活正常运行。我国电力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负担越来越大,由此导致了电网调度误操作和设备老化损耗问题日趋严重。近些年来,电力系统安全事故频发,不但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更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线路;安全管理
引言
完善的电力系统以及良好的工作运行,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更好的确保人们正常的生活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运行安全的故障问题在现阶段经常出现,这就表示电力系统的配网线路实际的操作以及相关的管理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也就对相关的操作人员专业的技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在现今阶段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如果要一直占据我们国家电力市场的地位,就一定要不断的进行完善管理的机制,不断的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随着我们国家的电力系统设备技术不断的改善,机器设备实际的精密度以及科技含量越来越完善,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也会经常出现,所以,找到发生问题的具体原因,而且一定要有效的进行预防,对降低发生误操作所产生的事故,以及电力系统能够正常安全的进行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1.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
1.1运行管理无序
我国电力系统配网线路的运行管理缺少健全规章制度的约束,实际运行管理过程表现得无序而混乱;相关操作人员严重缺乏规章制度意识,操作过程不严密,没有严格遵循工程操作程序,误操作事故发生时,相关责任人员难以进行准确确定,责任分担因此不明晰;电力企业对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缺少监督,增加了操作误差出现的概率;配网线路站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各项数据记录模糊,难以为当前的工作提供参考,对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缺少总结与归纳。
1.2设备陈旧落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新科技及新材料得到了广泛运用,电力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电力系统配网线路普遍存在电器设备老化、灵敏度不达标等问题。配网线路电器设备系统更新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如今电网规模的快速扩大;电器设备的编号、名称、位置指示器等缺少明确的质量检测指标,机器设备质量难以过关;电器设备灵敏度较低,对操作人员的指示反应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机器反应时间的差异造成了诸多误差,降低了工作效率;机器设备的资金投入较低,设备维修及保养工作不及时,造成设备的部件老化和功能退化。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日常维护工作重要、复杂、繁琐,稍有不慎,将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一次开关设备的误跳闸,将导致电网的瓦解,危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将严重影响技术工人的操作,由于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在安全运行管理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1.3损耗严重
在我国电力系统配网线路的运行管理环节,对于电路损耗管理非常重要,电路的损耗大小不仅决定了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管理的成本高低,也为后期的维护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目前,我国电力系统配网线路损耗严重,给运行管理增加了许多额外成本,也不利于工作人员维护工作的进行,同时,当遭遇恶劣的自然天气时,电路损耗更是十分严重。同时,随着我国电力节能目标的制定,高强度的电路损耗也是不符合行业规范要求的,应该及时加以技术革新,营造良好的电路运行管理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2.1构建完善的配网运维管理制度,全面的提高操作人员业务能力
电力系统具有常年运行的特点,对于电力系统独有的特征,配网运维的相关工作一定要选择24小时全天值班的方案。相关的电力企业一定要有效的结合业务部门实际的人员情况,在进行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值班轮班方案。值班的工作主要能够分为下列几点内容:第一点就是一定要做好交接班的工作。交接班是两班信息之间最直接的交流、也是进行信息传递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交办的人员一定要把本班相关的信息全面的传递给下一个接班人员,才可以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有效的进行处理。第二点就是一定要做好值班巡视的工作。值班的人员一定要定期的对设备,实际在进行运行的情况严格的进行检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解决,把安全事故相关的问题消灭在初始状态。
2.2做好电力设备技术的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
电网当中的电力设备实际的数量、具体的规格以及种类非常的多,但是无论是哪一个设备发生问题,都有很大的可能会对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相关的电力企业一定要不断的强化设备技术的管理工作。第一点就是一定要对设备检修的计划,严格的合理的进行制定相应的方案,合理的安排好时间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检修的工作,对设备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在不能进行维修的时候,就应当及时的进行替换,不可以将设备存在问题就进行运行。第二点就是一定要做好对设备的检修记录工作,建立比较完善的设备数据库,为后续设备的使用以及维护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2.3做好配网运行维护管理,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一定要把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种植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内心当中。一定要执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把安全生产的指标有效的、合理的分解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当中。
2.4建立运行值班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在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过程中,建立运行值班制度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电力系统交接值班制度,工作人员按照值班表进行值班,在交接时,值班人员要熟悉本轮值班的内容以及工作重点,值班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对电网运行进行实时监督,若发现安全问题,应该及时进行上报,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值班人员要对正在工作状态的电器进行定期巡视,观察电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另一方面,值班运行制度的建立要与责任归咎制度相联系,这是因为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值班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值班人员工作漏洞引起的安全运行管理事故,主管人员要进行责任追究,防止类似状况的再次发生。同时,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和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是目前电力系统配网线路工作的当务之急,对于减少运行管理事故的发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1]。电力企业要加强相关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定期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安全知识,使得操作人员明确继电保护装置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层面保障操作的严谨性;此外,安全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结合现实误操作事故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建立健全配网线路保护运行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配网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效益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建立值班运行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配网线路接地保护系统,提高设备性能以及运行管理制度的方面加强对电力系统配网运行安全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每项工作的严谨性和实时性,促进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胡涛.研究如何加强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5,01:143-144.
[2]谭伟良.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通讯世界,2015,19:94-95.
[3]吕晓明.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0:87-88.
论文作者:田建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网线论文; 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