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的探讨论文_杨卫形

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的探讨论文_杨卫形

杨卫形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提升的根本保障。基于此,本文以施工现场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就施工现场管理内涵、特征与意义,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认识与理解,提升施工现场管理能力,为工程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场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工期紧、工序多、要求高、影响大等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加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能够及时控制与预防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的有效渗透,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撑,并在技术创新应用下,助力建筑企业优化发展。以下是基于实践经验总结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现场管理的几点认识,意在抛砖引玉。

1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现场管理的基本认识

1.1现场管理内涵

“现场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对“现场”进行的管理。而由“现场”定义可知:现场是企业在产品规划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过程中与产品需求者、购买者、使用者等进行沟通、交流、合作等的场所,是企业活动最为频繁、活跃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产品从规划设计到生产、销售与使用,整合过程都属于现场,需要通过管理与管控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随着现场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学将现场管理解释为:利用科学的方法与制度对产品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进行有规划、有组织、有秩序、有标准、有效率的管控,包括“人员、设备、材料、技术、环境、信息”等,以期达到产品生产要求,实现高质、高效、节能、降耗、合法、文明、安全的生产[1]。而就建筑行业而言,现场管理中的产品即为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行为由建筑企业相关人员发出,现场管理目的在于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促进建筑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

1.2现场管理特征

联系现场管理定义,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特征可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现场管理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综合性特征,即现场管理涵盖内容相对较多,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各生产要素进行管控;二是,复杂性特征,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参与项目管理的组织与人员较多,不仅需要做好生产要素管理,也需做好参建方协调管控;三是,系统性特征,即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管理环节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需在有限资源利用下,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四是,规范性特征,即现场管理要求依据一定标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专业化管控,做到细致、精准、全面与规范,以免出现管理混乱问题,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2]。现场管理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质量、安全、品质等的高要求,决定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需遵循经济效益、科学合理、标准规范等原则,注重先进管理理念与手段,如精细化管理、现代化管理、全过程动态管控、零缺陷管理等的有效渗透与应用。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现场管理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建筑工程项目特征,即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支柱型产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改革等不断推进中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项目规模化、多样化等发展态势。且多数项目具备投资成本高、建设风险大、施工周期长、工程内容多、工艺技术杂、能源消耗高、社会影响大等特征[3]。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以质量与安全为根本,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效益的提升。而质量、安全、效率等的优化离不开管理的支撑。其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即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项目管理重视度提升,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但从整体发展来看,现场管理仍存在程序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各生产要素管控不协调等问题,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对此,有必要加强现场管理,促进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作用的有效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在明确认知现场管理内涵、特征、原则与重要性等的基础上,建筑企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树立现场管理意识,能够立足工程项目内容与要求,采取科学方法与措施进行现场管理的优化。

3.1工程简介

某建筑工程项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地上20层,地下2层)综合办公楼,屋面平面长超过33m,宽约为42m,地下建筑层高分别是4m、6m,高层建筑地上三层以上层高约为4.2m。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楼板设计巍峨现浇混凝土肋梁楼盖体系,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类别,建筑工程项目包含众多分项目,如建筑基础施工,建筑结构施工,建筑水、电、暖管道安装,建筑装修等。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求:(1)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一点二范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2)加强环境保护,预防职业病发生,保证职业健康与施工环境保护达到相关标准;(3)各参建方与各专业协调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目标。

3.2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以先进管理理念为指导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并从组织、制度、人员等方面入手,采用科学合理措施,进行现场管理的优化。

3.2.1现场管理优化之“组织”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目标与要求,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其配备现场管理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高、职业素养与能力强的管理团队进行现场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各专业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质检人员、工程项目施工员、安全员、工程项目资料员、工程项目材料与设备员等的职责与权力[4]。例如,质检人员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负责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总目、分目标、各管理措施等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负责施工方案审核与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负责分项工程、隐蔽工程等施工质量验收等。通过发挥各专业人员能力,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包括项目规划、施工现场布置、各工程项目各工序衔接等过程中各生产要素的有效控制,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

3.2.2现场管理优化之“制度”

现场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等特征决定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时,需注重管理制度的科学编制与完善,能够利用制度进行各管理行为的约束与指导,避免现场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确、管理内容较差、管理责任推诿等问题的产生。例如,项目经理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规划制定施工进度规划表,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长短期施工进度目标,落实各专业人员施工进度管理职责。与此同时,以建筑工程项目生产要素为基础,通过编制“质量保证制度”、“分项工程施工过程精品实施计划”等,完善现场管理制度。在钢筋、混凝土、木材、砂石等施工材料进场质量检验制度与材料领取制度;钢结构施工、外墙抹灰施工、高空作业等质量验收制度;工程资料记录与管理制度等指导下,规范管理行为,为管理人员协助其他工作人员施工作业提供制度支持。同时,在制度完善下,构建科学现场管理机制,包括质量管理机制、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制、施工风险预防与管控机制等。

3.2.3现场管理优化之“人员”

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人员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对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存在直接影响。对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需从人员优化进行管理优化。例如,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全过程动态管理意识,丰富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与经验,促进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在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等管理工作中的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配置过程中,加强人员资质审核,如大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具备专业资格证书或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自主完成机械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此外,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定期开展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汇报会议,通过会议及时了解发展管理问题、工程施工问题,并有针对性进行问题改善与处理。

结论

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规范性等特征,涉及质量、安全、人员、材料等众多管理内容,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对此,在明确认识现场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建筑企业与相关工作人员应立足工程项目实际要求与需求,从组织、制度、人员等多层面入手,落实管理举措,进行管理优化,促进现场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居舍,2019(11):134.

[2]冯海林.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8(09):225.

[3]曹志波.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居舍,2018(24):191.

[4]蔡勇锋.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居舍,2018(24):159.

论文作者:杨卫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的探讨论文_杨卫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