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大类出口商品技术壁垒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_技术壁垒论文

广州市大类出口商品技术壁垒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_技术壁垒论文

广州市大类出口商品技术壁垒预警机制的建立及改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州市论文,大类论文,出口商品论文,预警机制论文,技术壁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企业遭受技术壁垒情况

广州是一个以开放型经济为主的城市,出口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均在三成以上,出口贸易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三大作用力之一。据海关统计,2003年广州地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349.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3%,其中出口168.89亿美元,增长22.58%。同年,广州市85%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和影响,造成近6亿美元的损失。

为了解技术壁垒对广州外贸出口的影响,2003年2月至6月,广州市对755家出口企业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企业之所以未能避免国外技术壁垒,主要原因是“尚未掌握进口方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产品认证等信息”和“企业缺少有关培训,对这方面的知识和关注不够”,选择以上两项的企业分别为45.6%和34.8%。认为“缺少有关的咨询服务”和“缺乏足够的技术改造资金和能力”的企业分别占26.0%和14.5%,认为是其他方面原因的企业占10.8%。受访企业普遍希望在“提供国外技术壁垒信息通报”和“提供国际标准和进口方的技术法规、标准的检索和研究分析”方面能够得到帮助,所占比例分别为67.0%和59.8%。另外,有50.5%的企业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提供有关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业务知识培训”;43.8%的企业希望能够获得“在WTO/TBT协议框架内的法律援助”;43.6%的企业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提供有关产品的国外认证咨询”。

2 技术壁垒预警机制运行架构

广州市外经贸局和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启动了“广州市大类出口商品技术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其功能定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广州标准与编码信息所的数据库,开发适合大类出口商品企业需要的国际技术标准数据库查询系统,及时发布技术壁垒预警预测信息,帮助企业掌握国外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和市场准入条件;当企业遭遇技术壁垒时,能及时快速调用标准数据库和专家库的资源,使企业得到具体指导和帮助;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技术壁垒预警机制是由政府部门、技术机构和广大企业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预警机制的运行架构(见图1),可以用“3211”来概括。“3211”中的“3”是指3个体系,即预警预报体系、快速反应体系、互动体系;“2”是指2个库,即广州市技术标准、法规动态数据库和广州市WTO/TBT咨询专家库;两个“1”分别指“广州WTO/TBT咨询服务网”和帮助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培训机制。

2.1 技术壁垒风险预警预报体系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出口商品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出口动态等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形成技术壁垒预警信息并及时向社会发布。通常是根据对广州市出口贸易影响的紧急程度,将采集的信息分为风险预测、风险预报、风险预警3个级别。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广州WTO/TBT咨询服务网”的风险预测、预报、预警专栏;二是《标准信息》简报(由广州市标准与编码信息所主办)。通过这些形式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规避出口风险提供帮助。

2.2 应对技术壁垒的快速反应体系

根据风险预测、预报、预警的不同级别,按不同程序加以应对,以提高对技术壁垒的反应速度(见表1)。

表1 快速反应的应对

信息分类

风险警告 政府部门 中介机构企业

预测(1级) 1~3年内发生;或受波及的出口 组织专家进行分析预 参考其他国家做法,提出与 提高商品质量,申

商品种类少、影响范围小测,提出应对建议国外标准接轨的意见措施请国际认证

预报(2级) 6个月至1年内发生;或受波及政策指导,督促行业 实行按月跟踪,向企业发布 采用国际新标准,

的商品种类不多,影响范围中等 协会拿出对策措施指导性应对意见或转移

预警(3级) 30天至6个月内发生;或受波 发出警告,动用必要 提出全行业合力规避的应急 停止出口,寻求援

及的商品种类多,影响范围广手段进行协调措施 助

为了实现快速反应,信息所开通热线电话和“广州WTO/TBT咨询服务网”的“在线咨询”专栏,建立了与企业对话的快捷通道。企业可通过电话、网上发邮件等方式进行咨询,也可通过快捷通道提出请求,申请调用标准法规数据库和专家库,以获取支持和帮助。

2.3 政府部门、技术机构、企业三方互动体系

政府主要职能部门负责预警机制的架构设计、方案规划、组织协调;技术支撑单位即广州市标准化信息所,负责数据库的管理和预报预警机制各项功能的具体组织实施和执行;企业是预警机制的主要用户,负责向政府部门或技术机构提出预警信息需求。三方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体,共同推进预警机制的运转和发展。

为使这一互动体系能有效运作,在市外经贸局、市质监局的协调下,广州市标准与编码信息所与广州轻出集团、纺出集团、万宝冰箱、华凌空调、北方光电等10家大型出口企业签订了技术标准服务互动协议,并实行长达1年的服务跟踪。签约企业可优先享受有关最新产品技术标准信息的查询和信息服务。政府主管部门则可及时了解企业运用数据库和标准信息的反映,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和完善预警机制的建议和意见。

2.4 技术标准、法规数据库和专项子库

广州市标准与编码信息所目前已建立起包括全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种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总共70多个品种近25万余条标准文本资料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数据库。信息所还计划通过与其他城市签订互助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不断开辟新的更广泛的标准来源渠道。

考虑到纺织服装和机电是广州市两大主要出口行业,涉及到的产品标准多、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多,最容易受技术壁垒冲击,信息所又相继建立起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电梯类)的专项数据子库,并已成功投入使用。目前正在着手家电类专项子库的建设。

2.5 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专家库

组织专家力量,对广州市对外贸易中遇到的深层次技术壁垒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网上答疑、问题点评、项目指导、专题讲座、专项研究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业专业性、个性化问题的解决。目前,已经建立起包括法律、国际贸易、机电、纺织、化工、食品、药品等专业30多位专家在内的WTO/TBT专家库。下一步将根据广州地区主要出口产品类别,将专家库的人士逐步扩充到100人左右。

2.6 “WTO/TBT咨询服务网”

“广州WTO/TBT咨询服务网”(www.gzwto.gov.cn)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对外服务。网站开设了要闻通报、WTO专栏、TBT专栏、风险预警、风险预测、国内外技术法规和标准查询、专家论坛、在线咨询等栏目,为全市各企业提供国内外标准题录免费查询,提供世界各国最新TBT通报、WTO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各国市场准入政策分析,以及产品出口预测等。企业通过该网可实现技术标准远程查询、检索、购买和咨询。

2.7 培训机制

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应对TBT的技术培训。2003年10月举办了生态纺织品系列知识讲座,2004年7月举办了应对技术壁垒高级研讨会。通过邀请专家做报告、办讲座等方式,增强企业对生态纺织标准100、ISO14000、SA8000认证的了解,掌握新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提高对研发、生产、包装、运输、出口等环节技术标准的认识;掌握应对技术壁垒的策略和方式方法。在信息所的指导帮助下,不少大企业还开展了技术标准、法规的二级培训。

3 预警机制的运行效果

广州市技术壁垒预警机制经过1年运行,各方反响良好。其最大特点是实用性。截至2004年6月,先后在WTO/TBT咨询服务网上发布了2400多条相关信息,受理了250多次企业咨询,帮助200多家企业成功跨越技术壁垒。网站点击率从刚开通的每天几十次,到现在每天都有数百家企业浏览WTO/TBT咨询服务网,在帮助企业应对技术壁垒、规避出口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广州一服装工业公司生产的牛仔服出口到澳大利亚,因不了解澳大利亚对牛仔服装的洗水标准而屡遭澳方海关的刁难。信息所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向该企业提供了澳大利亚牛仔服装的洗水标准及相关的评定程序,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再如,广州一家空调器生产厂,出口沙特阿拉伯遇到了技术标准差异大的问题,向“WTO/TBT咨询服务网”发出请求援助信息后,信息所调用多方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就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信息资料和解决应对方案,使该公司及时调整产品标准,避免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3211”预警机制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实现了政府、中介机构、企业三方的各展所长、良性互动。政府根据掌握的宏观情况,及时指导中介机构的工作。如2004年4月广州出现毒酒事件,市质量监督局立即要求信息所以最快速度将国家所有酒类标准、危险化学品标准在“WTO/TBT咨询服务网”显著位置公布并提供免费下载,有效解决了公众和酒类出口企业的疑虑。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完善“3211”的服务方式。如体系建立后,信息所发现不少企业经常打电话询问技术标准的查询方法,表明企业需要个性化服务,于是在较短时间开通了网上在线服务,有效满足了企业需求。如,广州某进出口集团公司,年出口2亿多美元,出口商品主要以家电、轻工为主,品种多达上千个,出口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原来各类出口商品的标准变化都靠业务员自己掌握,工作量较大,难度也很高。与广州WTO/TBT咨询服务网进行连接后,业务员可以在网上及时查询和跟踪大类出口商品的标准调整,有效减少了盲目出口的损失。广东廉江市某公司的涂料产品准备出口澳大利亚,信息所为其提供了详细的市场准入报告,使该公司的涂料顺利出口。

4 改进预警机制的主要思路

“3211”预警机制运行1年,虽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也发现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4.1 技术层面的改进和优化

在现有数据库基础上,要整合国内外各类技术标准、法规和评定程序,理顺产品与国内技术标准、国外技术标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实现产品、标准、信息的组织化、系统化,便于用户快速搜索、简便查询。要借助数据仓库的理念,根据用户需求,形成各类技术标准数据集市,使用户寻找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时,可直接在数据集市中查找,提高时效,降低成本,达到方便、快捷的目的。

4.2 探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3211”预警机制目前仍属于政府投入的公益事业。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长期依靠政府投入是不可能的。应探索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采用市场化运营方式,逐步向商业化、专业化网站转变。可考虑在保证免费查询和免费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通过增加新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将部分企业直接受益的增值服务、个性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改为收费项目。

要加大对信息所技术研究力量的投入,建立高水平的技术专家队伍,使之成为权威、高效的专业指导机构。这将是“3211”预警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经过3~5年的探索,实现商业化、专业化运营,依靠特色服务赢得更多企业的青睐。

4.3 辐射效应的发挥和扩大

为避免预警机制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应建立基于广州、联合深圳(刚建—预警机制)、面向全省辐射的预警机制服务平台,扩大“3211”的辐射服务范围,实现WTO/TBT咨询服务网的异地使用,发挥广州、深圳中心城市向珠三角地区辐射和服务的外部效应。

广州在泛珠三角(9+2,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香港、澳门)地区处于区域中心位置,在制造业和技术结构方面与泛珠三角各地区存在着巨大的互补空间。建议把“3211”预警预报信息服务纳入泛珠三角信息化技术合作的内容,通过区域内技术标准信息的资源共享和服务,加强区域间信息沟通和资源整合力度,将服务扩大到“区域经济圈”,形成区域市场“共赢”的格局。

4.4 联合工作机制的完善

“3211”预警机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社会效果,是与广州市外经贸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打破门户之见、通力合作分不开的。为继续发挥联合工作机制的作用,建议把各行业商会吸收进来,成立“广州市应对WTO/TBT联合工作小组”,由外经贸、质量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组成,吸收轻工、纺织、家电、食品等大类行业商会加入。根据不同时期主要出口商品面对技术壁垒的情况,分别组成不同的应对小组,由外经贸部门总协调,以广州市WTO/TBT咨询服务网为依托,形成全市技术壁垒应对网络系统。

标签:;  ;  ;  ;  

广州市大类出口商品技术壁垒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_技术壁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