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源自语文课——语文课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论文_陈风刚

美丽心灵源自语文课——语文课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论文_陈风刚

——语文课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

陈风刚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勃李中学 251810

盘点在校学生的几桩犯罪事件:马加爵,由于嫉妒而残酷杀死四个同学;药家鑫,因为撞伤人怕纠缠而杀人灭口;李刚之子,在校内撞人后还理直气壮、咄咄逼人;王彬,因为沉迷网络而抢劫杀人……马加爵、药家鑫、李铭启、王彬他们都曾是学校的优秀学生,他们优异的成绩也曾令人刮目相看,但是他们违反法律的行为更引起人们的怀疑和激愤。但当一切复归平静后,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学校里,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迟到了不敲门就推门直闯;走廊里看老师两眼也无动于衷;自习课专心玩弄手机……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一切就向我们提出挑战:作为老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应该传道,教学生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

语文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天地。它选取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含有丰富的伦理道德和做人准则,塑造了许多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具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语文内外课堂的多种形式,同样能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对学生逐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怎样在语文课上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转”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渗透意识,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前提。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仅承担授业、解惑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背负师人以德、授人以道的艰巨任务。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语文教师只有改变过去“因教而教”“教育学生找政治老师”的陈旧观念,增强思想品德渗透意识,才能在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组织的每一次学习活动,都会把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为先,以净化学生心灵为本。

语文老师对自己言行的严格要求,也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做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应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面前开出绚烂的情感之花,这样学生才能信其师、效其行。

二、“扣”

紧扣教学环节,及时渗透教育,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善于提炼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用自己鲜明的爱憎之情深深地影响学生。更要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渗透。

1.导语渗透。精彩的导入语,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更能使学生感受特定氛围,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在教学《荷花淀》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远离了炮火纷飞,黯淡了刀光剑影,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曾激励多少热血男儿为之流血牺牲,正是他们的付出才创造出这个崭新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片神圣的天地,认识一群可爱的战士们。”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文章主旨,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他们珍惜现在的大好光阴,好好学习。

2.教材内容渗透。在讲解课文时,我有意识地多选择思想性强的文章。比如,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优秀文章;含有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哲理的佳作。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寻求最佳结合点,巧妙实施思想品德渗透。

教学《热爱生命》时,我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让青春绽放灿烂的花朵。教学《故乡》时,让学生理解:“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的深刻含义,鼓励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要敢于开拓、勇于进取。

3.写作训练渗透。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无形中使他们产生“唯我独尊”的狭隘思想,缺乏爱心、同情心。所以在写作训练时,我教育学生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

三、“用”

利用课外活动,寓教于乐,这是提升学生健康人品的有力补充。

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充实学生头脑,还使学生受到熏陶。我经常组织朗诵会、演讲会或者辩论会,学生很欢迎,积极参与。例如,在讲完《窦娥冤》《祥林嫂》这一单元后,我布置学生“以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为话题,搜集资料,自选角度,编一出话剧,在课堂上演出。此活动重在引导学生关照女性命运,解读女性的生命流程,思考女性的生命状态和生存困境。

没有语文课,思想品德教育就像是没有绿叶的大树,了无生机;没有思想品德教育,语文课就像仅剩下河床的枯河,伤痕累累。亲爱的语文老师们,变语文课堂为教育天地吧!恰当处理语文课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让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课这片肥土上,开出灿烂的花朵,收获累累的果实,还学生一个洁净、美丽的心灵。

论文作者:陈风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2月总第2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美丽心灵源自语文课——语文课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论文_陈风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