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_企业外部环境论文

中国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_企业外部环境论文

我国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部环境论文,作用论文,我国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 939;F 27文献标识码:A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在全社会推崇技术创新的大背景下,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仅仅依靠企业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在体制上完成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技术—经济的综合特点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要求,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转变是全面推进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为实现这一转变,迫切要求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当前,我国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系统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绩效,必须有效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并正确界定其作用范围、方式和程度。

一、我国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调整、优化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更适应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在根本上推动技术进步。尽管市场竞争环境是造就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但单纯的市场机制有其局限性。市场调节往往很难使创新过程中的种种利益关系得到较好地协调。为此,就需要政府有一整套政策和体制来激励、引导、协调和保护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政府的这种作用能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明显的催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营造健全、统一、开放及有序的市场环境

美国政府在1996年的政府报告中指出:“政府在利用技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作用是改善市场环境。”一个健全、统一、开放、有序,能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是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源。这里的市场环境除了通常所指的经济环境外,还包括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人才与文化环境,对外开放的环境等。政府可利用经济、科技全球化条件下科技资源具有更高流动性的特点,建设和优化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环境,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同时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适宜的社会文化氛围,创造有利于吸引、集聚人才的环境。

2.完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法律环境

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市场价格机制往往难以使技术创新的全部收益内部化。有些技术创新项目虽然能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效益,却不能使创新者获得相应回报。因此,在激励创新上,单纯靠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常常会使实际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规模低于社会的创新潜能。而通过适当的政府宏观调控,弥补市场机制在这方面的不足,提高技术进步收益的内部化程度,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如建立对知识产权、风险投资、成果转化等强制性的法律保护环境,以及税收、担保、贴息等优惠性的政策扶持环境等。

3.健全技术创新发展的产业配套环境

产业配套环境包括产权和所有制环境,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环境,促进技术扩散的环境,投资与融资环境,等等。政府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彻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形式的公有制模式,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动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夯实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微观基础;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平衡作用,推动产学研三方的有效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系统;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和高回报等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投资与融资环境作为前提。因此,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大力吸收民间和国内外资本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是突破制约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资金“瓶颈”的根本途径。[1]

二、我国政府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增强科技系统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我国政府在近10年间为更好地发挥科技政策的创新功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国家技术创新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之中,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互动关系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激励机制不完善。市场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然而,由于我国政企不分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的经营风险往往由政府承担,这就使企业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主体,使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失去了发展的活力。

(2)与创新相关的制度框架和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如产权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完善,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由于产权关系界定不明确,企业的短期行为比较普遍,与技术创新的长期性、持续性相矛盾;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执行不力,大大挫伤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创新的效果如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我国并不缺乏人力资源,而是缺乏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

(3)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偏少,大中型企业中拥有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还不足1/3。②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偏弱,企业已经建立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由于技术市场不完善、资金匮乏等原因而形同虚设,相当多设置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的企业并不具备独立研究开发的能力。③科研与企业相脱节。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机构与企业相脱节,科技成果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目前,虽然我国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但转化率却不足20%。

(4)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美国R&D投资占GDP的2.6%,日本为3%,而我国只占0.5%,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由于其经费大大超过其他国家,投资重点注重向高科技行业倾斜,新产品开发、产业结构调整进展快,因而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处于有利竞争地位。我国大中型企业投入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2%,而国外一般占3%~8%[2]。

此外,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重视不够,研究开发的国际化程度很低,以及国家缺少有效的技术创新规划和宏观调控机构,也是我国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政府在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1.促进政府行为方式由“政府主体模式”向“政府支持模式”转变

政府在行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已习惯了以自身为主体的行为方式,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工作中,应着力实现由“政府主体”向“政府支持”的模式转换。如果把技术创新从研究开发活动到成果转化、产生效益的过程比作一条流水线,那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和企业分别处于上、中、下三个位置,而政府应处于独立于流水线之外的监督辅助位置。只有科研机构根据市场导向和企业需求进行研发活动,配合成熟的中介市场进行成果转化,以及政府的辅助支持,才能使这条流水线长流不息。

2.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律体系

政府应充分运用影响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手段,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健全支持、保护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框架。特别是可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法,规范风险投资发展的风险投资法等;同时,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科技人员流动机制还不完善,也急需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

3.推动以创新为主导的战略高新产业的发展

战略高新产业在我国属新兴产业,由于国内的技术和管理资源稀缺,生产效率较低,除非政府提供适当的保护,否则几乎没有诞生或成长的可能性,更不用说达到成熟期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因此,对于战略高新产业,在其具有国际竞争力之前,应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及其他优惠措施对其予以扶植,以推动这一领域的自主技术创新。当然,政府在针对战略高新产业进行保护和扶植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政策和方法的选择。首先,应尽量避免相关保护政策或措施对企业竞争意识的抑制;其次,尽快建立和规范风险投资机制,引导资金进入战略高新产业,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最后,应注重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保护问题,可以适当地设立保护期限,无限期的保护还不如不保护。

4.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和投融资政策,设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基金,建立以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地区性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协作网、技术创新风险基金等,促进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

5.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程度

就R&D的投入总量来看,我国R&D占CDP的比重逐年递减,由1988年的0.7%降到1996年的0.6%。就支出的结构来看,我国R&D的投入结构不尽合理,1995年我国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仅为6.1%,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3]。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当前我国政府是R&D经费的投入主体,应当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就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程度来看,我国政府应加强和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增强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

6.根据国情制定技术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

政府应根据我国的现实条件,选择好技术发展战略,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和自主技术创新的关系,在利用后发优势的同时,避免落入追赶陷阱;同时借鉴国外经验,鼓励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核心项目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7.加强有利于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如创新网络、信息交换平台、中介服务体系等关乎创新的基础设施薄弱,创新人才缺乏,等等,引发了高科技信息交流和技术转移不畅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大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力度,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强有利于创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

8.培育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和企业群落

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企业群落是使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一个共同特点,代表了一种真正的产学研联合模式。我国政府要积极培育乡镇企业群落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内的企业群落。同时,政府应利用开发西部的大好时机,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发展远景规划和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组织建设。以科技政策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培育、引进和开发新型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标签:;  ;  

中国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_企业外部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