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论文_曾晓晖,谢蓓蓓,郑志雄

曾晓晖 谢蓓蓓 郑志雄

(厦门市中心血站 福建厦门 361004)

【摘要】目的:探讨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内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为采供血机构制备高质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2袋血液,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8袋,分别于全血采集后的4h、7h、12h、17h将其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速冻后解冻测定并比较四组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另取4袋血液在全血采集后的7h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然后把每袋血浆都对半分成两袋,其中一袋直接速冻,另一袋在4℃冰箱中保存至采血后17h速冻,做配对比较。结果:甲、乙、丙、丁四组凝血因子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甲、乙、丙三组凝血因子Ⅷ含量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丁组未能符合要求;配对比较中,7h与17h速冻的血浆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相差18.7%。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在全血采集后越快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越高;在12h内制备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尚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因此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应控制在全血采集后12h内。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凝血因子Ⅷ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246-02

新鲜冰冻血浆是全血通过离心分离出上清液制备成的血液制品,主要用于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而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凝血障碍病人的常用疗法[1]。凝血因子Ⅷ含量高低是新鲜冰冻血浆质量好坏的最重要指标,凝血因子Ⅷ适宜在-20℃下保存,在全血或液态血浆中容易失活。为探讨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的影响,本文运用分组对照及配对比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随机选取36袋全血(400ml/袋),将其中32袋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8袋做分组对照实验。

1.2 方法

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在采集后4、7、12、17h制作为新鲜冰冻血浆,将其迅速放入速冻机冻结成固体,放入低温冰箱内保存;剩余的4袋在采集后的7h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然后把每袋血浆都对半分成两袋,其中一袋直接速冻,另一袋在4℃冰箱中保存至采血后17h速冻,放入低温冰箱内保存,这部分血浆做为配对比较组。

1.3 观察指标

利用凝血因子Ⅷ的检测试剂,分别测量所有组别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精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进行t检验。

2.结果

2.1 分组对照结果

甲、乙、丙、丁四组的凝血因子Ⅷ含量见表1,各组之间的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随着制作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呈负相关性见图1,组间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分组对照凝血因子Ⅷ含量比较

3.讨论

输血是现代医疗救治的重要手段,治疗效果的好坏与血液有效成分的高低密切相关。新鲜冰冻血浆为采集后储存于冷藏环境中的全血,最好在8h(保养液为CPD或CPDA-1)内,但不超过18h将血浆分离出并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2],由于血浆在速冻机中冻结成固态约需要1h,本研究对全血采集后4h、7h、12h、17h的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和比较,并对同一袋血液分离出的血浆分别在采血时间7h和17h后速冻成固体的制品中凝血因子Ⅷ含量进行配对比较,其中分组对照实验中17h后分离的8袋新鲜冰冻血浆中有4袋凝血因子Ⅷ含量不符合规定,未达到要求[3],配对比较实验中7h与17h速冻的血浆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相差18.7%,降幅明显。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含量与全血采集后的制备时间呈负相关性,在12h内制备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尚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应控制在全血采集后12h内。

【参考文献】

[1]郑望春,叶有玩,王艳春.血浆制备时间和速冻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 12(10): 1057-13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

论文作者:曾晓晖,谢蓓蓓,郑志雄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论文_曾晓晖,谢蓓蓓,郑志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