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为本改善城市生活--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文明建设_文明创建论文

以民生为本改善城市生活--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文明建设_文明创建论文

民生为本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文明创建走出特色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通市论文,江苏省论文,为本论文,城市生活论文,民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社区文明到城市文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切实把实现群众利益作为创建工作的执著追求和根本目的,努力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赞同。崇川以区委书记吴旭提出的“城市文明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打造“长效部署提升高度、民生为本挖掘深度、凡人善举拓展广度、科学考评加大力度”的“崇川模式”,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持续发展。

长效部署提升高度。一是广泛征询民意浓。开展创建文明城市重点工程市民意见有奖征询活动。街道、社区成立专门活动小组,三年来,全区共回收调查问卷28818份,剔除废卷后,共有效录入数据27759份。将“交通秩序,停车难问题,市民文明素质,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市容环境卫生,违法建设,经营性公共场所卫生和食品安全,小区路灯、楼道灯、路面等公共设施建设与维护,集贸市场改造和环境整治”等市民们关注的重点,扎扎实实地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在群众最盼的事情上赢民心。二是宣传先行效果佳。全区统一制作“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10大主题活动海报,各街道制作了文明扇、文明杯、文明衫、文明袋等宣传品,宣传品种达20个、20万件,各类宣传标语1500多条,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氛围。全区统一设计的张贴栏包含必查内容,并安装到社区的所有楼道,成为南通文明创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各街道、社区组建了150多支6000多人的文明创建宣讲团巡回宣讲,800余场的文明知识讲座,200多场的文明知识竞赛,250余场的文艺演出,在更大的范围内动员更多的居民广泛参与创建。三是课题研究出成果。在崇川区10个街道、60万人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由区、街、居骨干组成的课题研究团队,从“人”的角度、“创”的角度、“标”的角度和“块”的角度四位一体入手,从理论的反复研究到实践的反复论证,大大提高了文明创建的针对性。2011年11月,江苏省文明办还拨款10万元资助崇川课题研究。

民生为本挖掘深度。一是为民创建百姓欢。“点亮一盏灯,温暖一片心”,全区为18267个老小区楼道安装了楼道灯。“补种一片绿,扮靓新家园”,铲除清理小区乱种植近30万平方米、清运杂草枯枝等杂物17000多吨,补种草皮28万平方米,修剪树木15000棵,绿篱49000株,草坪64000平方米,小区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改造铁皮棚,化解停车难”,清理社区违章铁皮棚1000余只,清除乱涂写、乱张贴11万多处,易家桥新村、虹桥新村、郭里园新村等改扩建车库8个,受益群众达1万人。二是结对共建全覆盖。大力开展“百千万连心行动”(百个社区、千家企业、万名群众)和“3311工程”(社区干部每人联系300户左右居民,街道机关干部每人联系1个社区、1家企业和30名群众,区级机关干部以及市、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人联系1个社区、1家企业和10名群众),与多年来开展的结对共建活动同频共振。市区两级135个部门、单位和109个社区结对共建。市区共建单位根据各自实际与社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将共建文明社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承诺在社区内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社区居民监督。每月底由社区填报《月度工作评价表》,对本月市级、区级共建单位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予以打分,及时通报给各共建单位和街道。三是社团建设助和谐。大力发展邻里互助服务类、社会管理类和文体兴趣爱好类社区社团,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在开展的“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社团风采节、社区体育节”活动中,合唱、舞蹈、戏曲、征文演讲等专项比赛,书画展、摄影展、广场服务等重点活动,吸引了全区300余支团队参与,群众演员达5000名,观众超10万人,大大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目前,全区登记备案社区社团已有1200多家,正成为崇川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凡人善举拓展广度。一是文明新风典型涌。群众呼唤典型。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总是平凡而琐碎的,但人们的内心深处往往珍藏着追求崇高的道德心理。只有顺应群众的心理需求,树立群众身边的各类典型,才能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才能激发社会大众的道德热情,才能让群众亲身体验和感悟到高尚情操和道德观念的伟大力量,从而把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全民的共同理念,升华为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精心培育典型。连续14年开展文明新风典型的选树,产生出优秀群体和个人215个。组织和谐社区“百佳”评选、开展“寻找身边的好人”“评述文明新风典型”等系列活动,“讲文明树新风”在崇川蔚然成风,涌现出中国好人赵志兰、闻名全国的知心奶奶群体等大批身边的典型。广泛推广典型。崇川文明新风典型评审已从单一文字型平面式转变为视频、PPT同步展示的多媒体型立体式的全新模式,邀请100位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组成评审团共同参与投票,使评选过程备受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关注,成为一次很有影响力的宣传推广活动。在放大典型的示范效应方面,崇川区注意把握好三个原则。第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广先进典型的重要标准。坚持这一标准,才能使推广的典型在社会上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第二、把握好典型宣传的时机和节奏。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确定宣传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不同典型。做到一般典型宣传长年不断,重大典型宣传重点突出,使典型宣传既有热度又有力度,既适时又适度。第三、不断改进典型宣传的方式方法。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事迹汇编等形式,深化群众对先进典型优秀事迹、崇高精神的认识和感悟。通过文艺手段塑造先进典型生动感人的形象,运用网上访谈、实地观摩、巡回宣讲等形式,使先进典型更加深入人心。崇川被誉为“南通文明新风典型的摇篮”。二是志愿服务当先锋。在全市率先成立崇川区志愿者协会,10个街道分别设立了分会,部门条线设有18支总队,“崇川·江海志愿服务平台”成为广大志愿者与服务对象联系沟通的桥梁。协会的成立打破了“条块分隔、行业限制、各自为战、项目重叠”的体制障碍,构建联合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的“枢纽型”志愿者组织,促进崇川区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以加强统筹协调,深入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注册登记、激励表彰、理论研究等工作为协会主要职能,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和队伍体系,发挥龙头和联合作用,对全区各类志愿者组织及志愿者提供管理和服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负责志愿服务的宣传推广,开展志愿者文化建设和传播,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志愿者常年活跃在社区,开展“爱心助教”“爱心助医”“爱心助老”“爱心服务”等爱心系列活动。三是广大市民齐参与。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通过营造氛围互动、召开会议推动、开展活动拉动、选树典型带动、千家万户发动,从“日常举止文明优雅”“交通出行文明有序”“窗口服务文明规范”“爱护家园文明自律”“爱岗敬业文明高效”“家庭邻里文明和谐”“礼仪行为文明雅致”“爱心奉献文明积极”等八大方面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崇川大地上掀起了“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新热潮,一个个凡人善举,使主城区市民素质在规范与提升上有了新突破。

科学考评加大力度。一是创城指标联合评。随着南通“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的相继获得,崇川区立足长效化管理,整合“五城”创建的主要指标,形成了“文明礼仪宣传、结对共建连心、文明交通劝导、文化环境净化、公共环境优化、文明建设示范、志愿社团培育、社区实践提升”的《崇川区文明创建八大行动实施方案》,将全部创城指标在八大行动中联合考评。二是文明创建综合评。在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评选中,崇川创设的“一卡两报三评”新方法,将结对共建、文明新风典型培育等纳入量化考核程序,推动各行各业创建工作走向科学化轨道,有效地提升了创建水平。三是入户调查指数评。在全市率先启动与国家检查相接轨的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机制,迎查月份每1个月、平时每季开展一次测评,全部邀请南通大学社会学专业的非江苏籍大学生,在同一时间、采取统一标准对10个街道进行入户式问卷测评,并将小区、楼道照明设施,楼道卫生环境状况纳入检查内容,实现了创建工作由街道向所有社区的全覆盖。崇川《常态化测评新机制助推南通排名前移》等项目荣获南通市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奖,科学化考评体系使主城区崇川公共文明指数不断攀升。

标签:;  ;  ;  

以民生为本改善城市生活--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文明建设_文明创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