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卢忠威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卢忠威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在21世纪,电力工程自动化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力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而该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够满足当前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状态的需求,推动电气设备朝着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有必要充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建立电力工程自动化数据库,以促使电力工程操作更加人性化、系统化。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不足。在现代电力企业当中,将自动化技术灵活应用在电力工程中,能够提升电网的运行速度,还能最大程度便利工作人员的频率控制,提升电力工程的智能化水平。

1国内电力工程的发展现状

电力系统建设也就是将电力系统和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电子信息的分析处理,对电力系统的内部运行情况做出监督。而电力自动技术的主要操作方法是在电力系统的核心枢纽安装计算机系统,负责处理数据和监控管理,利用对电力工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有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要想实现电力的自动化管理,就需要对电力工程内容做简要分析。总的来说,电力工程的内容主要有三个:发电厂、变电站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但能优化变电站的各项运输设备,而且能加快电力系统中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检测,以便能快速控制调整电力工程的系统,为满足大众的基本用电需求打下基础。

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国内的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时常会出现电能因传输路径长而产生损耗大的问题,这样一来,电力工程的建设成本也会跟着增加。电力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受到诸如电力运输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系统运行速度大幅度下降,生产效率也会不断降低。另外,在现阶段的电力管理活动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到位,电力生产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长此以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会面临极大的困境。

2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是由电力主设备和辅助系统组成,其中电力主设备包括发电、变电、输电和配电;辅助系统包括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测量、监督控制等设备,且这些设备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的一般性控制规律上所作出的科学被称为控制理论,这是一门集自动控制技术、电子计算技术、现代数学等学科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在电力工程建设实际中,将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结合起来的产物即是电力自动化技术,将这一产物应用到电力工程中,必定会起到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原材料消耗等作用。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适用条件包括:

(1)信息技术,这是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得到完善的重要保障;

(2)依靠自动化电网和配电网技术;

(3)电气设备参数要设置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自动化补偿技术应用

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补偿技术,其工作方式是通过采集三项电容器和单一信号,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补偿,这种补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较多,但是问题也比较明显,最明显的问题是在对单相负荷用户进行补偿时容易出现三项负荷不平衡的问题,从而导致出现欠补或者过补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会导致形成恶性的循环,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使用自动化补偿技术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自动化补偿技术能够实现动态补偿与固定补偿相结合、分相补偿与三相共补结合、快速补偿与稳态补偿相结合,从而能够通过不断地调节来适应负荷的变化,从而使补偿的精度得到巨大的提升,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地运行。

3.2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之一,具有十分优异的应用效果。通过在电气工程种应用现场总线技术,能够实现智能仪器仪表、控制器和电力执行系统等设备的有效连接,使这些设备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设备能够互相配合,协同完成整体性的任务。同时还能够实现控制设备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实现各设备之间的信息流通,从而实现电力工程系统的数字通信。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不仅具备十分重要的功能,还具有运行安全、维护简单、操作便捷等优势,正因如此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现场总线技术,还能够方便进行电力工程系统的维护工作,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分散管理。其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力工程系统各个部分的相关控制数据的监控和收集,并且实现随时连接、实时监控的功能,能够及时的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反馈,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现场总线技术导入和导出的数据,能够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还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利用,扩大数据的应用范围,更好的进行电力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3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不断的对数据的统计、管理、共享和使用进行创新。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是电力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其工作方式是先设定在具体的时间内、设定的条件下,出现的某个事件,最后的执行是什么,然后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反馈和评估工作,完成对数据的自动化处理。通过应用这种技术,能够实现简单、快速并且高效的数据处理,并对整个事件进行最终的评定。应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能够避免人工操作的不准确性,提升处理的准确性,能够有效的提升处理问题的速度,从而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4互联技术的合理运用

互联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促进电力系统中集成度的提升,电力建设人员要是能能够将互联技术合理运用在电力工程中,不仅能有效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的交换与传导,对原有的编程结构进行完善和重组,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监控的灵活性。互联技术通过磁场对系统功能进行干扰,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安全;而互联网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计算能力,系统数据的获取更加智能化,也使得系统在接受信息时能得到更加清晰可靠的数据,从而增强电力工程总体质量。此外,电力系统将互联网技术灵活运用在电力系统促进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加快电力的运行速度,控制电能运行频率,在这种调度工作中,互联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在互联技术的影响下,形成一套完整的控制方案,在总控制方案下还有无数个子系统,不同子系统各司其职,分别执行总系统下发的命令。互联技术不但能实现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建设,还能促成电力管理和能量检测的自动化。

总之,以我国目前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的情况来讲,各个电力企业应全面实现电力资源信息共享,将配电系统、管理系统、数据采集、通信系统、地理系统等方面形成一个平台开放、体系完善、信息高度共享的系统。同时,我国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扶持力度,培养相关人才,使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高志远,王伟,孙芊,等.IPv6及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2016,49(12):114~120.

[2]周旸,梁峻,董风举.电力自动化仓库多功能托盘设计与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23):146~150.

[3]徐恺,胡蕊,李峰,等.智能开关设备电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5,38(16):156~159.

论文作者:卢忠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论文_卢忠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