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赵 颖

(甘肃省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733000;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 武威733000)

[摘 要] 大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最佳素材库。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是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为例,介绍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方法,探讨如何挖掘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内涵,旨在探索课程育人与思政育人相融合的方法和途径。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全面素质的重任。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学好大学语文才能为其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2018年11月我院开展了课堂思政项目申报,大学语文课程顺利申报了院级课改项目。2019年本项目组三位教师在现代农业技术系、机械制造系、新能源系进行了大学语文“课堂思政”教学改革。通过一学期的课改项目实践,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人文素养,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就进一步为课程思政课改指明了方向。教书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了育人,大学语文课程就要把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美好情操贯穿在教育教学中[1]。除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新教学目标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团队以“课程思政”为引领进行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全方位实施

(一)构建模块教学设计,突出思想政治育人

我院高职学生大多为“三校生”,语文知识较为薄弱,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大,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能力欠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思政为背景,打破课本的局限,根据高职生的培养目标,重新设置教学比例:文言文占20%,现代文占30%,口语与写作占50%,口语与写作训练比例大幅度提高。教学内容由“文学欣赏”“口语训练”“写作训练”三个模块构成。通过三个模块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夯实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

(二)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思政元素育人

在选择教育内容上有五个原则:力求体现思政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美好人格力量,革故鼎新、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品涵盖古中外名篇;涉及各种不同的体裁与风格。通过五方面的筛选,保证了思政元素进课堂。

课堂思政的课改目标是学生,唯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我们团队通过集体备课,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制定“课程思政”的课改方案,找出思政元素的融入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除了传统教学方式外,还开展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法。

(三)研究职业岗位需求,内化思想政治训练

将讲故事、诗朗诵、演讲、辩论、写作纳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更加规范。学院宣传部、团委和各系每学期都组织各类竞赛。例如:“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爱国主义诗词诵读大赛;“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诚信辩论会等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赛。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强了,参与度与语言表达水平明显提高了。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3]

同一图形出现在连续几张课件中时,图形位置应固定不变,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体现了认知负荷理论的一致性原则.[19—21] 在课件播放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关注动态的图形,位置发生改变,使相邻两页课件产生振动效果,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勾股定理课件制作过程中,同一图形出现在连续几张课件中时,图形位置应固定,减少视觉对图形位置改变的处理,降低视觉产生的认知负荷.

LB法三种处理与Yoder法之间的比较应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进行分析,数据统计分析使用EXCEL2010和SPSS18.0。

通过演讲、辩论、讲故事、诗朗诵这些口语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口语训练课上开口训练。又将比赛纳入口语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写作训练学生人人参与,采用小组点评、教师互评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选口语、写作训练内容都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训练,如,开展诚信的辩论会、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敬业精神的演讲、工匠精神的作文训练,使思政教育在学生语文能力训练中得到内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精心提炼思想政治融入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航向,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日常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专业与思想政治相统一,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把知识、价值观、能力三位融为一体,推动课程思政的进程[2]。做到每课有思政,课课有所得。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人文素养。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例举

(五)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举办各种竞赛活动

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就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大学语文课程就必须担负起提高学生口语和写作训练的任务。

当今时代,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主流趋势就是智能化,实现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化有助于对计算机的进一步应用和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广泛,对于相关计算机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智能化,这就使得计算机软件相关开发过程在未来也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未来软件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重点和课题攻关的方向。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内容,把歌咏大自然、礼赞爱情的一些内容都划出教学内容,使语文课的人文性明显降低了[4]

(二)有的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欠佳,无法将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融合,专门将思想教育提出来,学生不易接受。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评价标准及要求多次发布重要文件,力求在政策上引领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努力学习。[1]从2007年到2016年,国家连续发布了四个政策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到了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这说明了青少年技能掌握与其健康成长效益之间关系密切,同时也表明“技能掌握”目标的艰难。体育界知名学者毛振明教授曾撰文指出: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已经是“百年困境”[2]。

总之,通过一轮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课改的探讨与实践,努力构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5]。旨在使大学语文课程达到育人的目标,培养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如何将“课程思政”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在一起,成为课改成功的关键点。同时“课程思政”课改为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教研探讨,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与课改实践,才能够真正地将课程育人与思想政治育人有机结合起来[6],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思想过硬、具有良好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国庆.“课程思政”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大学语文教育[J].文教资料,2018(17):28-29.

[2]曹喜涛,张建平,张业顺,等.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微生物学》为例[J].轻工科技,2018(34):164.

[3]夏习英.试论“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名作欣赏,2018(11):171-172.

[4]张莹.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5.

[5]王浩宇,任晓耕,吴义民,等.“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空调冷热源技术》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8(23):130-132.

[6]张建宁.“课程思政”引导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方法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8(26):168.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054-02

①本文系2019年武威职业学院课程思政改革与研究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赵颖(1969—),女,山东滕州人,硕士,教授,就职于武威职业学院护理系,研究方向:汉语言、教学研究。

◎编辑 马燕萍

标签:;  ;  ;  ;  ;  ;  ;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