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论文_张超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论文_张超

张超

(陕西省丹凤县医院内三科 陕西 商洛 726200)

【摘要】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58)与观察组(58),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 养心通痹散(自拟);中西医结合;心绞痛;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074-02

冠心病又被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高发疾病,冠心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出现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发生急剧的、暂时性缺氧和缺血,是引起患者发生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原因,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58)与观察组(58),其中对照组的58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为女性患者,39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2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61±4.36)岁;观察组的5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为女性患者,38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3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97±4.86)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其治疗方法为:将倍他乐克、拜阿司匹林、培哚普利、消心痛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1天将倍他乐克进行2次口服,1次口服的药量为12.5mg到25mg之间;1天将拜阿司匹林进行1次口服,1次口服的药量为0.1g;1天将培哚普利进行1次口服,每次5mg(合并高血压者用10mg),1天将消心痛进行3次到5次口服,1次口服的药量为5mg到10mg之间;对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则加用10mg硝酸甘油和250ml葡萄糖混合溶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或者将硝苯地平对患者进行含服,其葡萄糖浓度为10%,硝苯地平的量为10mg到20mg之间,其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1分钟10滴;对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期患者,则需加用硝酸甘油进行舌下含服,其硝酸甘油的量为0.3mg到0.6mg之间;对患者连续治疗30天作为一个治疗疗程,对患者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1]。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为: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养心通痹散(自拟)进行治疗,1天对患者进行3次口服,1次口服的药量为6克,黄酒冲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患者连续治疗30天作为一个治疗疗程,对患者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没有任何变化或者患者的病情出现了加重;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发作次数均明显减轻;显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除或者基本上消除[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数据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58 3 23 32 94.8%

对照组58 16 17 25 72.4%

P值////<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重症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冠心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心绞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心前区出现阵发性疼痛、持续时间段短、反复发作,有时可延伸至患者的无名指、左侧小指、左前臂;绝大部分患者还伴随有自汗、乏力、气短、心悸胸闷等症状。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其药物治疗包含了西医药物治疗和中医药物治疗[3]。

从我国中医角度上讲,可将冠心病心绞痛归结到“心痛、胸痹”的疾病范畴内,其病机主要为患者的瘀血阻滞经脉,进而引发患者心脉闭阻不通,最终引发患者心痛。因此益气养心、化瘀通络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原则。养心通痹散(自拟)的主要成分为:人参、桂枝、薤白、炙甘草、生地、丹参、三七、元胡、细辛、麦冬、阿胶、甘松等,上述中药药物成分配伍使用,具有宣痹止痛、活血通络、益气养心的功效,方中生地黄、麦冬、阿胶养心血,人参、桂枝、炙甘草扶心阳,益心气,元胡、细辛、甘松温通理气,丹参、三七、薤白活血祛瘀,更以黄酒冲服可增强通经活络、使药力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宣痹止痛、活血通络、益气养心之效。本次研究之中,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得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4]。

综上所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涛.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6(15):516-518.

[2李春悦.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2,25(9):351-353.

[3]梁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4(17):364-366.

[4]赵菊,张立新,任海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9(11):672-674.

论文作者:张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论文_张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