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论文_李德应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论文_李德应

陕西省汉中市汉阴县平梁中学 李德应

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总是听说这种现象“绝大部分的学生以 前有听说过物理难学”,高一的学生总是反应物理比初中难学的多。

一、 畏难,心理压力较大

初中物理重在表浅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 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 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 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高一物理的运算又迅速地从单纯的算术、代数运算过度到函数、图像、向量、极值等运算。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 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优化 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质量,这对于刚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维或具 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 是一个思维方式中质量上的飞跃。高中物理难学是确实存在的现象, 大部分的学生觉得成绩比初中退步了,对现在的成绩感到不满意, 而且对学习高中物理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在高考各科成 绩中,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而在学生当中'物理难学 '成为抹不去的阴影。

二、刻板的学习方法,惰性心理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 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 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 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 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 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事实上,学生学会物理, 到自己会用物理差距还非常大。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 适的学习方法,这已是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只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生搬硬套。少了求 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是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 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 框约束,只能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模仿,不能创新, 思维僵化。"满堂灌"教学法和"题海战术"是产生惰性心理的温床。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三、思维负迁移

思维定势的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积 极、促进作用的为正向迁移;起干扰、抑制作用的为负迁移。 物理 教学中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消极表现:

1、 在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间 的差异 。

2、 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思维方式的僵化,不利于思维的发散, 缺乏创造性。

3、 在建立概念和规律时,学生因未真正掌握其内涵和外延, 便会造成"定势错觉",而极易迁移到应用中去。不能区别相互之间 有联系的物理概念,如电压和电动势,电势与电势能,质量与重量,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时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差,理解不 透切,将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上相近、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或规 律混淆,如在对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认识上,学生认为物体下落的 快慢是由它们所受的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在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问题的认识上,学生对鸡蛋碰石头这一物理现象,认 为鸡蛋碎了是由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分不清变化和变化率,如速度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率等;做匀速圆 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及其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 圆心,学生将这一特征当作圆周运动的一般特征,以匀速圆周运动 概念代替了圆周运动概念。

四、性别心理障碍

在跨越初高中"台阶"的过程中,有的人越往上攀登越感吃力, 不乏落伍者。而落伍者中,有不少是女生。理科是女生弱项的舆论 和事例常压得女生不敢放胆去学习物理,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 心不足。女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明显低于男生,学习的劲头也不如男生, 对自己不敢高要求,做题时,也不够男生灵活。在大部分人认为女生 学习物理至少在某方面比男生困难的情况下,女生的心理压力实在 不小。 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这些差 异主要不是表现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的不同。男生在抽象、理解思 维方面较强;女生在形象、机械思维方面较强,在高中偏向逻辑推 理的学习中,女生喜欢记忆的方法已不适用了,从而在成绩上出现 退步现象,但特色的差异并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是一开始的 适应程度的不同,使有的女生心理上产生障碍,缺乏信心,畏缩不前。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 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 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 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 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给他们开阔眼界的机会。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萌发出来了,教与学也就更 加相辅相成了。

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与身俱局来的,要通过训练才会得以提高。 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材料对学生进 行发散思维训练,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从个给定的信息中产生新的 信息,从同一来源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 其次要进行集中思维训练。集中思维就是以某个思考对象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将 思维指向这个中心,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三要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就是训练学生从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类事物的能力,可以正 向联想,也可以进行逆向联想。 第四要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尽管物理学中的概念通常很抽象,但是通过巧妙的构思可以找出形象的比 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形象的比喻。 第五要进行逻辑思维训 练。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概念、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 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要搞"题海战术 ""满堂灌",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其陷入狭隘的框框条条中。

五、言传身教,培养情感

情感教育是渗透在整个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首先,教师要寓 教于乐,给学生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再有,教 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人格,用自己的高尚的情操逐步 影响学生。还要和学生沟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进 行情感教育是使学生学好物理的需要,也是全面育人的需要。总之,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需要教师把握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

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

物理中充满了美,科学与艺术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在中学 物理课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如简洁、对称、对立统一等等。让学 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也能产生审美的愉悦。当然,这不是简单的 为了提高成绩,而是借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变学生认识事物 的角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文作者:李德应

论文发表刊物:《高等教育》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论文_李德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