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提高企业效益论文_荆晓军

浅谈加强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提高企业效益论文_荆晓军

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建设中越来越重要,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就目前施工 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在不同阶段对合同管理应有不同的侧重面和注意事项,施工合同管理采取的措施及如何实现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施工合同;效益;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或总包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是获得尽可能多利润的最好机会。因此,对于承包商来说必须加强施工合同的签订和管理。

一、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法律 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筑法》明确规定:“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依法制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少承、发包双方,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及工程项目和自身的具体情况做逐条分析和认真订立。订立的合同很不规范,待工程实施起来,一旦涉及到 经济 利益,由于施工合同中缺少约束彼此行为的条款,甲乙双方各自为敌,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2.签订合同不严谨,条款不全

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个性差异和履约时间长,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 工作中,甲乙双方由于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 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例如:所依据的定额之外的计价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合同条款用词不准或模棱两可;承发包双方职责划分不清;缺少工程变更、合同变更等处理程序,对索赔的处理、合同纠纷的协调等问题缺少规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3.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等价有偿原则

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其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承发包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例如:甲方认为承包单位应服从甲方;甲方随意将分项工程进行分包;对包工包料工程,甲方强行采购质次价高的材料及甲方不按工程进度支付进度款等。承包单位为了在施工中得到更高的利润,违反施工常规、偷工减料、采购材料以次充好。

甲、乙双方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4.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

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更要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

有些地方的合同管理机构不健全,对合同的审查、监督和检查不得力;建设单位没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力量,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过多地依赖于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特别是中小型施工单位,重视公关和预算管理,轻视施工合同管理,甚至没有专门机构从事过施工合同管理工作,遇有工程签约,便临时抽调人员予以应付,这些都可能造成合同纠纷。

二、施工阶段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1.推行项目管理模式

把 企业 作为利润中心,项目经理部作为成本中心,并以承包责任合同为纽带,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着“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谁受益”的责任分解原则及“收益和成本挂钩、分配与上缴挂钩”的控制监督机制,全面动态的管理工程项目。

2.优化施工 组织设计

施工阶段是根据设计图纸投入人力、原材料、半成品、 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施工方案不同,工期就会有所不同,所需机具也不同,因而发生费用也会不同。要做好优化细化工作,编制出先进、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均衡地安排各分项工程的进度。选择最佳的项目施工组织,最大可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考虑经济性、合理性。杜绝人、材、机的积压、闲置、浪费。3.对 合同中风险的转移

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三通一平不到位,无法按时开工; 自然 、地质原因造成的不可抗力等情况。

常会引起工程量的增减、工期的延长等使发生合同变更。变更事件一发生,要及时与现场监理办理变更签认手续,取得索赔依据,把 企业 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同时,把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等不可预见的风险,通过与 社会 保险机构签订保险合同把一部分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

三、工程合同 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措施

从2004年4月1曰开始国家已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新的计价模式给与了施工企业

发挥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舞台?同时也使其承担着一定的竞争风险。

1.清单计价模式下存在的风险有:

(1)清单有漏项的风险。?(2)清单项目的特征存在描述不完整或不准确的风险。

(3)?综合单价的确定必须考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由此可见企业若想降低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投资潜在风险,必须分析在此种模式下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渗透于确定合同条款的过程之中,完善专用条款,增加合同的约束力。

2.专用条款避免工程结算时的风险

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影响工程结算。

(1)工程量的变化

设计变更会直接影响工程数量的增减,改变了项目的内容,演变出新的清单项目引起了合同价格的变化。

(2)计费基数的变化

分部分项工程量的数量变化?引起措施费因 计算 基数的变化而改变。因为工程实体的数量与项目措施费用直接相关。例如,实体项目基础的深度与措施项目施工降水有关,实体 建筑物的高度与措施项目脚手架有关等等。其次分部分项工程量的数量变化和措施费的变化,引起规费和税金的改变。

(3)材料价格的变化

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招标人自购材料价格发生变化,或投标人报价中的材料价

格发生变化,或遇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工布价格调整等。出现这些情况均会引起承包价格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解决办法。利用签订合同时,列入专用条款,加以约定,合同价款及调整的变化范围、幅度、以及调整的具体办法等,从而避免结算时的损失风险。

3.加强人员管理把风险埙失减少

在项目管理人员中树立索赔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充满风险的建筑市场中,索赔是建筑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他是业主方,监理工程师和承包方之间一项正常的、大量发生而且普遍存在的合同管理业务,是一种以 法律 和合同为依据。正当的权利要求。如果,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必须学会”懂索赔、敢索赔、会索赔。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必然选择,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所以,企业应当以积极的态度正视自身的成本管理问题,并且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有着较强针对性的策略,开辟出施工管理的途径,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效率和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才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明晶.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4(18):34-35.

[2]刘红延.设计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构建成本意识[J].河北企业,2011,4(7):67-68.

[3]刘翠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控制策略[J].现代商业,2012,3(2):13-14.

[4]吴文生.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成本管理运算中具体实施与运用[J].新财经(理论版),2011,2(11):56-57.

论文作者:荆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浅谈加强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提高企业效益论文_荆晓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