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与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文献数据的分析论文_李文玲

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与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文献数据的分析论文_李文玲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摘 要:众所周知,师资均衡配置与发展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历年来在该问题上的研究做出整理和综述,旨在发现义务教育发展师资配置是否均衡,找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不均衡问题找到原因,从而提供了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均衡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实现教育均衡。

关键词:教育均衡 师资配置 均衡发展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均提到了师资均衡配置的问题。通过梳理,大体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现状;二是师资均衡配置的影响因素;三是研究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和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与发展研究的定量描述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为依托,采用“高级检索”的形式,选择“期刊-特刊”、“博士”、“硕士”、“会议”和“年鉴”、“报纸”、“学术辑刊”七个数据库内文献,以“师资均衡配置”或含“师资均衡发展”为主题进行检索,剔除重复发表文献和无效文献,截至2017年7月3日,共检索有效文献213篇,其中,“期刊-特刊”112篇、“博硕论文”64篇、“会议”4篇、“年鉴”13篇、“报纸”20篇。截至2017年,我国相关研究已走过13年的历程。2005-2017年这13年间我国师资均衡配置与发展的研究正在逐步加强,相关研究成果逐年增多,文献累积率在5%以上。由于研究初始,文献基数小,文献累积率达到100%,且变化幅度较大。2010-2012年间,文献量大幅增加,2012年最多,37篇,占总数的18%。

二、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与发展研究的内容分析

1.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1)师资配置数量不均衡。师资配置数量不均衡主要是通过比较区域间、城乡之间在师生比、编制配置、教师流动流失情况等问题上得出的结论。农村小学教师流失严重,在小学专任教师总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城市和县镇的小学专任教师人数却在不断增加,净减少额发生在农村小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地区学龄儿童不断减少,农村学校规模和教师编制数也随之减少。(2)师资配置结构不均衡。很多农村中青年优秀小学教师通过赛课、招考等方式调进市镇小学,造成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农村小学骨干优秀教师严重流失,导致城乡小学骨干教师比例失调。(3)师资配置质量不均衡。师资配置质量不均衡主要是从教师的学历、职称、综合素质层面讲。从教师学历数据看,当前农村教师的最高学历已基本达标,但是有相当比例农村教师的最高学历属于第二学历,第一学历普遍较低。第二学历往往不是通过全日制教育取得的,而是工作以后通过在职进修获得的。在职学习不能保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就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关于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在经济方面,姚琳认为对不同区域间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均衡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二元社会结构以及相关教育政策等三个方面。同时他还认为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确定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边界,并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在文化方面,杜永红等则认为社会公众的教师劳动评价观和教师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成的职业价值观两方面都潜在地影响着教师资源的流向。在教育制度及政策方面,有研究者看到了财政政策的不足,认为 “中央转移支付不足以弥补县级财政所有的经费缺口, 而且转移支付制度上的不健全也使转移支付资金完全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得不到有效保证”。

3.关于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策略研究

(1)完善相关的制度。遵循教育公平理论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理论,政府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体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弱势补偿”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最主要的是加强对农村教师培训的财政投入。(2)改善相关政策。开展城乡教师间的交流,能影响并带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使教师交流工作产生实效,必须建立有效机制,从而确保交流的力度和效度。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均衡配置研究的反思

在整个中国范围内谈义务教育均衡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我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城乡之间经济水平差距过大,发展不平衡,而且每个地区都有现实的历史、社会文化、经济、人口数量及分布等现实差异。探讨教育资源均衡还是师资资源均衡,都必须放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而且均衡是指相对均衡而不是绝对均衡。因而全国范围的均衡是不可能的,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研究出的具体理论及对策不具有普及性,事件的可能性较小。通过综述总结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应该在县域范围内进行,因为在一个县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历史、社会文化、人口状况差距小,所采取的措施比较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孙绵涛 教育政策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研究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挺 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教育学刊,2011(3)。

论文作者:李文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与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文献数据的分析论文_李文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