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学类院校学生非处方药个人用药安全认知度调查论文_吕双,张培,张欢欢,罗孟,高彦聪,马丽娟

1.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基础医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2.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药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 调查医学院校本科学生对非处方类药物的知识掌握、用药习惯和用药安全等情况,以及专业教育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并尝试探讨简单高效的推进安全用药教育的方式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新乡市、洛阳市等地1 422名受访者进行非处方药个人用药安全认知度调查。结果 在此次调查中,1 422名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为23.27分。统计学分析显示,受访者的非处方药个人用药安全认知水平存在专业、年级、家庭环境因素的差异(P﹤0.05)。学校层面对学生该方面的普及程度不高,仅有不到4.00%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的院校经常开展一些关于用药安全的知识讲座。绝大部分受访者(>99%)具有接受用药安全方面的知识普及及强化的意愿。关 关键词:医学类院校;非处方药;个人用药安全;认知度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对非处方药的定义为:为了达到自我诊断、自我治疗和自我保健的目的,无需医师处方,可在药店中自行购买,能自我阅读药物说明书上有关用药方法,并能正确使用的具有安全有效性的药物。自2000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我国进入了处方药(Receptor x,Rx)和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分类监管的时代[1]。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不良反应降至最低[2],发挥出应有的生物医学效益。

随着市场上非处方药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联合应用的普遍存在,加之药物不合理的应用,安全用药问题愈来愈成为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了解医学类院校在校学生对非处方药用药安全的认知情况,提高医学生对个人用药安全的关注度,并为推进用药安全教育提供参考,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及研究对象 根据年级、专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以及洛阳市等地区医学类院校本科学生,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共计7个医学类专业,除药学和护理学专业为大一到大四4个年级外,其余专业为大一到大五共5个年级。

1.2 问卷设计 根据已有的调研资料[3-11]、专家意见和组内讨论形成原始问卷,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预调查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药物基本知识认知、安全用药意识、药物知识获得途径4部分,共计24道题目。其中11道客观题为计分题,每小题满分3分,总分计33分。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推断比较组间差别,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比较率的差别。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若P﹤0.05,则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问卷1 449份,回收率为96.60%,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1 422份,有效率为94.80%。

2.2 认知度分析

2.2.1 受访者基本情况 在1 422名受访者中,男性529人(37.20%),女性893人(62.80%);基础医学专业111人(7.81%),临床医学专业339人(23.84%),预防医学专业137人(9.63%),口腔医学专业133人(9.35%),护理学专业308人(21.66%),药学专业150人(10.55%),医学影像学专业244人(17.16%);家庭中有亲属从事医药卫生工作393人(27.64%),家庭中无亲属从事医药卫生工作1 029人(72.36%)。

2.2.2 用药安全意识情况分析 受访者平均得分为23.27分。如表1所示:专业平均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药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P﹤0.05);大一至大五年级的平均得分依次升高(P﹤0.05);受访者有亲属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平均得分高于无亲属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平均得分(P﹤0.05)。可以认为受访者的非处方药个人用药安全认知水平存在专业、年级、家庭环境因素的差异。

表1 用药安全认知水平分析结果(N=1 422)

2.2.3 药物基本知识认知 在受访者中,有668人(46.98%)对用药安全方面的信息特别关注,有625人(43.95%)和129人(9.07%)分别对用药安全方面的信息偶尔关注和基本不关注,各专业间未见明显差别(2=18.656,P>0.05);对于受访者了解安全用药知识的层面,不了解、简单了解、在某一方面较为了解、熟知大量专业知识分别为175人(12.30%)、512人(36.01%)、637人(44.80%)、98人(6.89%);另外,对于非处方药物的分类原则和使用的第一原则,各专业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2。

表2 药物基本知识认知情况(N=1 422)

* Q1为非处方药物的分类原则,Q2为非处方药物使用的第一原则。

2.2.4 安全用药意识 图1示,受访者在购买或服用药物时对药物的适用病症和不良反应关注度最高,分别达到了75.88%和75.46%,药物是否过期、用法用量及生产厂家次之。而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305名(21.45%)受访者选择立即停药,短期内不再服用此类药品,954名(67.09%)选择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或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服用,另有163名(11.46%)选择只要发生的不良反应不严重,则继续服用。

图1 购买或服用药物时关注药物的信息情况

在受访者中,388名(27.29%)表示会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自身用药,755名(53.09%)表示偶尔会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自身用药,279名(19.62%)表示不会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自身用药;在判断服用药物的剂量时,有30.17%和57.31%的受访者分别选择按照药物说明书、咨询医生或谨遵医嘱,另外,还有9.49%和2.61%的受访者分别选择按照以往经验和自我感觉疾病严重程度。

受访者生病服药时,服药规律从不漏服、偶尔忘记服药和经常忘记服药分别有652名(45.84%)、649名(45.64%)、121名(8.51%);而在病症减轻或消失后,分别有275名(19.34%)、422名(29.68%)和725名(50.98%)受访者表示会立即停止服药、偶尔会立即停止服药、不会立即停止服药。

2.2.5 药物知识获得途径 图2示,在1 422名受访者中,绝大部分(89.87%)会从专业知识中获取用药知识,可见专业知识教育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通过医生、专家和身边的人获取用药知识。而对于药品广告的信任程度,分别有172名(12.10%)、551名(38.74%)、699名(49.16%)受访者表示相信、偶尔相信和不相信。

图2 药物知识获取途径情况

仅有50名(3.51%)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的院校经常开展一些关于用药安全的知识讲座,177名(12.45%)和1 195名(84.04%)受访者分别表示其所在院校偶尔开展和未曾开展关于用药安全的知识讲座。另外,有1 290名(90.72%)受访者认为在专业教育背景下,医学生很有必要熟练掌握安全用药相关知识,129名(9.07%)受访者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仅有3名(0.21%)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熟练掌握安全用药相关知识。

对于接受用药安全方面的知识普及及强化的意愿,1130名(79.47%)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接受,179名(12.59%)和112名(7.88%)受访者分别表示可以接受和视情况而定,另有1名(0.06%)受访者表示不愿意接受。

3 讨论

3.1 个人安全用药意识淡薄,对安全用药重视程度不足。此次调查的平均得分较低,表明受访者对个人安全用药认知状况不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受访者对安全用药的关注度较高,但在实际行动中,用药的不良习惯较多,例如不能正确判断药物服用的剂量、服药不规律等。另外,受访者对药物的适用病症及不良反应较为关注,而对于其它方面关注度较低。笔者建议,在购买或服用药物时,应客观、全面地获取药物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医学生对非处方药正确使用的掌握情况和用药习惯有待改善,非专业院校大学生的情况可能会更不乐观[12]。

3.2 大力普及药物使用常识,加强用药安全知识宣传。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使医学生掌握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十分必要。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例如制作用药安全宣传卡片,在患者就诊时发放;在宣传栏、院报及校园网络上开辟一些用药安全知识的专栏,增加覆盖面;开设一些用药咨询处,方便同学们的用药咨询[13]。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时下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以及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达到提高用药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用药知识的目的。

3.3 有必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教育是医学生获取药物相关知识最主要的一条途径,可见专业教育对于树立合理安全用药的意识意义重大。高校机构,如各二级学院、社团,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安全用药宣传,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对于课程安排,在阐明药物作用机制、使用的基础上,应适当侧重于药物安全使用等知识的讲授。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开展一些关于安全用药的知识竞赛,使同学们参与其中,受益其中。

非处方药的使用,体现了患者自我诊断、自我用药选择、自我观察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安全用药涉及到人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14],需要个人、学校、社会的共同关心及参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对合理、安全使用药物的愿望愈发迫切。掌握安全用药相关知识、提高大学生合理用药水平,改变不良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认知与行为相统一,以切实的行动维护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结论 医学院校学生对非处方类药物的知识掌握有待提高,用药习惯有待加强。专业知识教育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着重从教育方面注重医学生对个人用药安全认知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龚会,李颖.居民非处方药购买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4,(04):314-317.

[2]杨杰,张瑜.医学生用药认知水平量表的信效度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6,(07):1280-1282+1290.

基金项目: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学生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030SC)

作者简介:吕双(1997-),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通讯作者:马丽娟.

论文作者:吕双,张培,张欢欢,罗孟,高彦聪,马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河南省医学类院校学生非处方药个人用药安全认知度调查论文_吕双,张培,张欢欢,罗孟,高彦聪,马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