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替代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论文_焦旸

电能替代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论文_焦旸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响水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响水 224600

摘 要:大气污染防治是整个社会面对的共同问题,改进能源消费方式、缓解环境压力已迫在眉睫,实施的电能替代战略,是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破解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和城市雾霾难题的必由之路,充分彰显了电力公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本文对电能替代的相关推广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能替代;重要性;应用;推广

前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共同作用,推动了能源革命的到来,在智能电网和能源网的发展下,两者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逐渐融合,催生了新一代绿色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的诞生。电力能源具有安全、清洁、廉价及高效等优点,实施电能替代,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电能替代的方案,值得切实推广。

1、电能替代的重要性

1.1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实施电能替代是治理雾霾的有效途径,并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电能替代的推广及应用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所以要实现经济的转变必须开展电能替代战略。电能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具有更加清洁、便捷和安全的优势,长期以来电器和家电产品经过不断的更新换代,己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得到社会的认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并且便于实现智能化发展电炊具、电热水器、家庭蓄热式电暖器、电动自行车技术成熟,己进入千家万户,蓄热电锅炉、电动汽车、发热电缆等新技术新产品发展也很快。

1.2优化能源结构保护

近年来,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实现石油节约和替代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输电要比输油、输气更加经济、高效和便捷。电能在输送过程中与传统能源相比更具有明显优势。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更加安全且利用率高,所以能源专家学者们要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电力,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充分发挥电网优势,实现“以电代油”,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加之“以电代煤”、“以电代气”的实施,调整用能结构,加大对电力的需求。

2、电能替代形式的简要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于电能转变的高科技技术当中取到了不小的进步,且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国家应在政策方面支持电锅炉、电热泵等电能替代产品的发展,同时对使用煤锅炉的企业个人进行规制,把煤锅炉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在充分研讨可替代潜力的同时明确替代工作的目标群体和主要对象,全数实现对煤锅炉的深入整改、整治,从而实现煤锅炉替代电锅炉。比如电动自行车、蓄电汽车还有电窑锅炉等等一系列的产品出现都是电能取代石油能源的重要体现。并且在电磁炉、电热水器以及家用电热器还有发热电缆等等一系列的产品则都是电能取代天然气的一个典型表现。从经济效益等上看,对于现阶段各个领域的能源而言,其价格、进步能力及国家政策扶持等各方面,电水泵、新型电动自行车及电热泵等等都是现代电能替代技术的新兴势力和潜力能源。

电动汽车在节能减排和替代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大力研究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及其应用,促进产业发展已成为相关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加强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如建立配电网络,积极推进电动汽车进入公交、出租行业。同时也要加大该行业的资金投入,加强研发,使电动汽车能运行更快、更安全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要。所以一旦电能所转化的产品得到了普及,我国对于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利用就会大大降低,这对于我国环境的保护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且对未来电能的转化替代技术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3、推进电能替代的基本措施

3.1积极争取政府出台支持鼓励政策

争取政府出台鼓励电能替代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电能替代项目的生存能力,引导全社会主动选择电能。出台支持电能替代的政策,引导社会主动选择电能替代高污染、低效率的用能方式。提高燃油汽车排放标准,出台推广电动汽车的财税政策,减免电动汽车购置税、补贴动力电池购置费用等政策,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全社会分摊治理大气污染的成本;根据电能替代项目运行情况测算合理峰谷电价比例;调高居民阶梯电价基线水平,对分散电采暖用户不执行阶梯电价等等。

3.2制定城市限制性环保政策

统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电能替代,引导电能替代健康发展。制定城市限制性环保政策,在城市中心区强制淘汰、关停燃煤、燃油锅炉等低效用能设备。 结合各地区生态环境达标要求、能源消费结构和用能需求特性等,因地制宜、稳步有序地推进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益佳的电能替代示范试点项目,带动推广实施电能替代。比如说国家可以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方法去促进电动汽车的使用数量,更可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电动汽车相当程度上的优惠和扶持,将购买电车电池的成本进行降低等等。同时对煤改电等使用清洁能源的企业和居民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土地使用鼓励政策,对实施电能替代工程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给予一定补贴。

3.3优化电能替代价格机制

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将因电能替代引起的合理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纳入相应配电网企业有效资产,将合理运营成本计入输配电准许成本,并科学核定分用户类别分电压等级电能替代输配电价。通过政策补偿和实施峰谷电价、季节性电价、阶梯电价、调峰电价等措施,逐步推行以天然气或电替代煤炭等,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电力消费、促进移峰填谷的作用。完善蓄热式电锅炉、发热电缆、“煤改电”采暖等电价政策,进一步提升电能替代经济性。如出台发电侧与需求侧相匹配的峰谷电价、联动电价;对电能替代项目用电免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通过交叉补贴方式对电采暖等替代项目用电价格给予支持。

3.4着力强化相关配套服务

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创新电能替代技术路线,加快电能替代关键设备研发,促进技术装备能效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要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工作,还必须强化相关的配套服务。比如,针对电锅炉、电蓄冷等重点电能替代项目,要积极与设备厂商、客户沟通联系,理顺各方之间衔接,完善协同工作机制,简化内部流程,实现全过程“一站式”服务。鼓励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加大电加热元件、储热材料、绝热节能材料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科研投入,促进设备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产品能效,形成产业化能力。加快与智能电网技术、新一代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高端电力设备与增值服务,提升电能替代设备的智能化生产和应用水平。

3.5加大电能替代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电能替代的意义、政策,推广技术和典型案例,引导用户转变能源消费观念。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全方位宣传“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电能替代理念和技术,传播电能替代对防治大气污染的作用,引导全社会支持并参与电能替代。针对各地市实际,以热泵、电采暖、气改电为重点项目开展电能替代工作。开展绿色电能进企业、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利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开展专访、征文、研讨等活动,引导社会关注电能替代。组织新闻媒体采取采访、参观等形式专题报道电能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提高电能替代的影响力。主动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加强联系,通过共同举办电能替代专家论坛、电能替代设备展览、电能替代成果展示等活动,争取社会资源形成电能替代工作合力。

4、结语

总的来说,电力能源被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电能替代战略对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推进电能替代,促进经济社会清洁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有学,王琦.因地制宜推广电能替代[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

[2]李海洋.浅析电能替代工作的实施对于节能减排的作用[J].科研,2016

论文作者:焦旸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电能替代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论文_焦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