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土地开发的强度,现代城市对市政管道的需求也增长。然而,由于城市道路狭窄,旧城区管道走廊位置不足,各类管道的建设,扩建和改造越来越困难。管道的安全可靠性也收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国许多城市正在开展地下管道综合管道走廊的研究。
关键词:综合管廊;市政工程;建设;应用
1综合管廊概况
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间,根据该计划的要求,电力、通信、供水等市政公用事业集中在一个结构中的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它可分为三种类型:干线集成管廊、支线集成管廊和电缆沟。推进综合管道走廊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城市道路反复挖掘,地下空间浪费,市政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保障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改善城市整体环境,为规划和开发需求预留宝贵的地下空间。城市综合管廊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它有效防止因为埋设或修复管线而导致路面重复开挖的麻烦,避开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使用时间,它还为城市规划发展需要预留了珍贵的地下空间。科技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新城市作为新城市综合管廊的综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推广。
2市政工程综合管廊建设原则
2.1 综合协调性建设原则
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对于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如今越来越人性化。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面对的服务群体是各有差异的。相互之间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很多管廊都必须进行独立成网。在这里对于地下空间的分配工作更多的是梳理好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协调作用。
2.2前瞻性建设原则
城市道路建设需要大规模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特别是在建设城市地下管廊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进行完整的一次性施工投入,杜绝后期分期建设施工。如果预测的远景发展有所误差,就很有可能造成管廊容量过小或者太大,这样不仅浪费了成本还拖延了后期工作运维,严重的可能影响工程管线的相连,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及事故。
2.3统一规划特性建设原则
城市道路建设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其交通建设随着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和高质化开始出现不同的交通运行方式。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城市中是很常见实用的交通方式,其具有良好的统一规划特性,在进行道路建设时,应当将地下管廊的规划设计也考虑其中,综合设计,同步建设的背景下,可以按照整体道路的级别以及主、支干线分向对城市地下管廊进行设计规划。很多时候一条道路都会建设相对应的管廊,当然不排除在特殊交通情况下可根据交通道路实况建设多条地下管廊。建设过程中,管廊应当保留合适的空间范围,以此更好的保证人员的安装工作和后期养护维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建设交通道路时,应当先布置管廊再建设道路。
3城市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中的设计应用分析
3.1综合管廊的设计原理
在进行综合管廊的设计中,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全面考虑周围的环境,并科学作出预测,以此为实现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安全、合理奠定基础。设计综合管廊需注意这几点:①道路路面开挖难度较大的地方;②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如道路、铁路、河流、广场等地;③需铺设较多种管道的路段;④在较窄的道路,或无法达到铺设管道要求的路段。
3.2盾构施工技术
在盾构法的应用中,科采用全机械化施工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盾构机械安装就位后,用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掌子面处采用刀盘装置切削土体,通过盾构机外保护罩和安装好的预制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坍塌,采用专用出土机械设备运输土体,顶进同时拼装预制管片,形成管廊主体结构的一种施工方法。盾构法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对交通与环境的影响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缺点是需要有两个工作井,对两端工作面要求高,且工程造价比较高。日本于 1989 年在日比谷采用直径为 7.5m 的泥水式盾构机建成了一条综合管廊。2009 年 8 月,天津市海河综合管廊建成,该管廊收容了横跨海河上空的各类管线。
3.3附属设施规划
人防工程作为管廊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管廊规划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部分。因此在做好上述准备规划的前提下,要充分的设计好消防、通风、火灾警报等等防御系统,同时,还应该做好桥架支架等附属系统,给综合管廊的运行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和保障。成都市管廊设计中,一些通风口的位置设置不合理,比如说一些区域通风口相隔太近,还有一些通风口就临近景区或者是绿化带,对景区和绿化带的观赏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人防工程是管道走廊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道走廊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部分。因此,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的前提下,要充分设计消防,通风、火灾报警等防御系统。同时还需要制作桥梁支撑等辅助系统,为集成管廊的运行合管廊提供便利和保障。在成都管廊设计中,一些通风口的位置是不合理的,它对景区和绿化带的观赏性有一定的影响。
3.4预衬砌(预切槽)施工技术
预衬砌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开挖管廊主体结构工作面之前,沿管廊结构断面外沿周边用一种机械切刀连续切割出一条窄槽,同时注入混凝土,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性较好的混凝土壳体,起到预先支护作用的目的。预衬砌法具有很好的控制地层变形的能力,在一些特殊环境的施工中具有很大的优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很多,各种施工技术也已较为成熟,但各种方法也各有优缺点,其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差别也很大。
3.5关键节点的规划
在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准备规划后,为了建设多功能的管道走廊,必须综合考虑到地下空间的通风性能、施工设备的出入口、人员的出入口等。与要建造的项目相关的各种节点被合理地规划以满足建筑的各种要求。
3.6明挖现浇施工技术
明挖现浇法基本采用基坑开挖与支护-管廊基础处理-现浇管廊主体结构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造价较低,且施工相对方便,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质量控制难度较小。缺点是可能需要大面积破坏路面结构,且需在建设过程中全线采取临时维护,对排水措施要求较高,基坑施工时安全隐患较大,特别对于深基坑工程。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而城市建筑工程、公共设施日渐增多,尤其是在各类管线施工中,如果规划设计不当,就会出现反复开挖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城市正常交通,而且还会影响各类管线的使用寿命。通过应用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各类管线安全运行。因此,亟需对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论述。
参考文献:
[1]雷洪犇.超大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方法探索——以广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7:14.
[2]成森.简议市政综合管廊建设的原则及其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46):40.
[3].综合管廊止水带定位工艺研究[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7(11):66-67.
[4]谢碧丹.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地理,2017(14):170.
[5]白洪昌.地下综合管廊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27-228.
论文作者:胡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城市论文; 地下论文; 管线论文; 管道论文; 盾构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