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探索论文_周隆文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探索论文_周隆文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1-0104-02

"心灵即人,知识即心灵。"英国人培根说出学习知识真相。学习,就是不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超越自己漫长历程。一个孩子像是一座火山,需要厚积薄发;一个班几十个人,个体差异明显,有的一点即通,多次喷发,能量较大;有的隐藏极深,很少喷发,默默无闻。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不停去寻找火山"喷发口",让大多数孩子释放出可能蕴藏的能量,最终遇见最好的自己。

受教育者能意识到自身存在,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争下"这口气",既依靠孩子自身努力,也需要家庭积极支持和配合,更依赖教师点化培养。

美国威尔•杜兰特说过,"只有用心去聆听,我们才会领会圣贤之意;也只有心中有根,日后才能开出智慧的花朵。"这用来谈论语文读写,恰到好处。考分并非终极目标,激发学生对文本兴趣热情,提升理解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感悟力,让学生养成长久甚至终身的阅读习惯,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有人说,"尽可能给予孩子内心生长最需要的阳光,如果做不到,至少不要挡住阳光。"我想孩子内心生长最需要的阳光,一方面要呵护有加,另一方面就是爱护恰当。一个孩子成长需要各种各样的经历,更离不开这样或那样的仪式:考高分啦,得奖啦,受表扬啦,文章发表啦,还有其它的人们给予最热烈的掌声。

学习生活中,曾潇洒了无数回,彰显无尽潜能,这是一个人成长宝贵财富。像朗读、演讲、书法、作文等,无论哪方面都有闪光出彩的机会,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积极创建并把握。

让作文变成多数孩子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内心召唤的大餐盛宴,应该是语文教师毕生追求。作文从喜欢到自觉意识,难以言表。但凡有了进步,哪怕极细小一步,能及时得到教师肯定赞许,那种发自内心成功喜悦、幸福感不言而喻。一次作文、一个分数、一句有价值恰到好处评语,都可能改变一个人学习态度,甚至影响未来。因微信联系了不少立家成业学生,不约而同谈到小学初中教师对他们成长重要性,有个叫丁丁的年过四十,业余仍坚持写作,报刊偶有文章发表。他说当年是我在影响着他。20多年前鼓励他向一家报纸投稿参赛,仅获取一块奖牌,连作文也没刊登出来,可他年少时那高兴劲儿至今记忆犹新。

这更坚定了我认识,并越发自觉。学生作文兴趣热情,需要教师去点亮,去煸火添柴,还要"火上浇油"。这是一种分享,一种鼓励,一种欣赏,一种持续写下去动力。

课堂是主战场,教师不要挤占作文课,不要太吝啬笔下分数。初写作文通常是模仿,熟悉了形式,才可能创造。看图说话,解决看什么,怎样看。一篇作文,写什么和怎样写,这有必要对作文内容进行指导。基础能力有差异的,要允许实在有困难学生,抄写优秀作文,再独立完成。

作文一定要给时间写,一定要交流评讲。只要认真完成,写出真情实感,就可体验"得高分"感觉。而且要提及打高分理由,要让学生明白:这不是施与恩赐,而是自己经过努力应该获取的奖赏。写评语也不要太公式化和教条化。肯定闪光点,哪怕是其中一个句子,一个细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讲评作文尽可能多赞美优点,力求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范文"轮换亮相,而非几个优秀学生专利。有特色比较优秀的作文,尽量叫学生自己朗诵,胆量小的请人代读。有时可以打印出来张贴展览,宣传一定到位,别叫一碗好菜藏匿白干饭底下,目的让学生享受"优秀""优越"的滋味。机会不会总是都有,需要加倍珍视。这种模式为学生喜闻乐见。久而久之,不用我请,一些学生自觉上台主动发布"新作";有时候,因课程调整,错过作文课,就有学生主动提醒,"周老师,今天该写作文啦!"

为了减少学生课业负担,投其所好,允许学生自愿选择语文作业,每回都有学生宁肯自觉写一篇作文,也不选择必做试卷。

搭建各式各样作文交流平台,尽可能地展现自己。树立追赶超越标杆,标杆越高大越有效应,距离现实越近效果越好。讲述文学大师故事,受到感染,有了崇拜,进而有所追求。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本身是个书虫,又喜欢弄点文字,这再好不过。写作实践经验较少的,可以寻找作文代言人。孩子接触身边作文,也许更直接,更能产生正能量。

多数农村乡镇学校,暂时还没有校刊,学生展示才情机会要少一些,然而事在人为。如今报刊林立,副刊众多,而且网络高度发达,博客微信、QQ空间等诸多平台,都可以展示学生原创作文。

手机网络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农村单亲留守儿童占相当一部分,双休、寒暑假监管严重失控。青春太像是快乐、游戏和迷茫。需要引导,尽量发挥网络正能量,这未尝不可。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纸媒或电子的,读作文,写作文,比单纯沉迷网络游戏要有益得多。转发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好文章,同学间彼此相互分享。不忘初心,共同坚守,大家打造,美妙有趣。

"《那树,那人》,李丹丹作文,同学们欣赏一下吧!"初一暑假收到学生用照片发来作文初稿,请我给予修改,打算向报刊投稿的。大暑日子,热浪滔天的,有学生对作文竟如此有热情,是大好事情,我唯有无条件支持。"照片"上改稿麻烦,干脆先录入word文档,然而稍加润色。不如先复制粘贴到学生群,看其他学生反应。很快一些学生做出积极评价,而且几天内,陆续收取林莉媛、程雪琳、邓伟明另外一些学生文章。竟方便多了,他们都是编辑好的电子文件。也享受同等"待遇",只简单修补添加,发到群里,让大家感受。

哪怕只有部分学生参与,也值得期待。学生这样作文,会表现少有责任和正确态度。这以后总能看见这样来完成习作的。新学年不久,选取几篇比较优秀的,代替学生向报社投稿。结果几个月内就有3篇在《中学时光》刊登。学生欢喜,我也高兴。他们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只因经历了某种"洗礼",不仅语文,就连其它学科也变得积极主动了。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读写产生化学反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有神"。诗词美文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多记多背,不设上限,只需各尽所能,多多益善。新高考对传统文化、名著经典阅读有严格具体规定,要追求广度、宽度而不是深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现在你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总之,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为爱,我们将更加看重小事,而干好小事又是做好大事的前提;为爱,我们将更加注意细节,而细节又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为爱,我们将更有耐烦心,不去扼杀孩子天性创造力。

论文作者:周隆文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探索论文_周隆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