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帅静

(成都军区总医院麻醉科 四川 成都 610083)

【摘 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麻醉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给予两组研究对象行基础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循证护理,实验组研究对象则行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等。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的比较未出现明显性差异(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在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手术室;麻醉;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96-02

麻醉属于手术室中的重要操作环节,同时还是手术是否成功、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1]。笔者将86例手术室麻醉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予以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旨在提升麻醉患者生存质量与预后效果,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86例麻醉患者,男女比例为49:37;患者年龄在21-68岁之间,其平均年龄约(41±3.26)岁。本组研究对象均已排除心电图显示异常、麻醉禁忌、心脏病、失语、精神类疾病以及意识障碍等患者。将86例手术室麻醉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平均每组43例,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与年龄、排除指标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循证护理

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循证护理。⑴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手术患者使用麻醉药物之后,需严密监测其体温、心律、血压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查看其瞳孔变化情况与情绪变化情况。针对危重型患者,还需予以心电监护。

⑵给予患者静脉通道护理。术前即需给予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并确保其静脉通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静脉通道作为术中补液、术中给药以及输血的主要对象,保持其通畅性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手术患者需要在肘正中、桡静脉以及大隐静脉等位置安设套管针,因此所建立的静脉通道往往超过一条,才能确保手术与麻醉的顺利开展。

⑶给予患者术后护理。当手术正式完成之后,需固定处理引流管,并确保其通畅度,切忌折弯。同时,给予患者相关保暖措施,予以定期清洁皮肤。在运送患者时,应当保持轻柔的动作,以防拉扯到患者的手术切口。

1.2.2预见性护理

给予实验组研究对象预见性护理。⑴术前给予患者定期访视。术前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访视,予以讲解麻醉药物使用方法、使用效果、麻醉程序、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以此方式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在访视环节,建议护理人员严格把握交流技巧,既要保证语言的严谨性、专业性和正式性,同时又要保证交流环境的轻松与和谐,并指导患者术中正确的配合方式,从而提升手术的有效性。

⑵术中护理。给予患者麻醉之前,根据其麻醉类型,选择准确的体位,并予以心理护理,对其进行安慰与鼓励,以此方式取得患者的配合。当麻醉操作完成之后,针对女性患者,需严格保护其隐私,针对患者所提出来的合理性要求,可予以满足。同时,还需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配合其进行深呼吸,并严格控制手术仪器的操作程序,以防出现噪音。除此之外,严格控制手术室内医护人员的流通量,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为患者营造一个较为安静、安全的手术环境。

⑶术后给予患者定期回访。术后需及时将患者送回至监护室,并于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待患者麻醉药物完全失效时需予以回访。回访内容主要包括询问患者疼痛情况、查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告知手术效果、倾听患者内心感受以及鼓励患者等方面。与此同时,还应征询患者对于自身麻醉程序的意见与看法,通过整合所有患者提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身操作程序。

1.3观察指标

⑴以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作为主要标准,由患者对自身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一百分。若患者的评分在80分以上则代表满意;评分在60-79之间代表一般;平均低于59分则代表不满意[2]。

⑵术后以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实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经护理后,实验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5.35%,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0.70%,组间比较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由表2可知,实验组研究对象在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而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角色功能等方面又相对较差,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将解决临床问题作为其基本出发点,以找寻问题的解决对策为主要目标,通过研究该病症的各种临床特征,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护理工作的有效实践。预见性护理以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对于疾病的熟悉度以及掌握度作为主要依据,通过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予以先行护理措施,确保各种护理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从而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3]。由此可见,循证护理本身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强调未雨绸缪,重视心理层面的因素对手术的整体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两种护理措施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应用,其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这与相关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4]。

在本组研究对象中,给予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行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并未出现明显性差异(P>0.05)。但是在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5),两种方式各有优势。鉴于此,在临床实践活动中,针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应有机结合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除了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恐惧情绪之外,还可提升其整体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宇红.应用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10-1911.

[2]李千红,等.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及意义[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7):117-118.

[3]鲁艳.循证护理对手术室麻醉老年患者术后满意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9):1994-1995.

[4]杜秀华,等.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恢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08-1511.

论文作者:帅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帅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