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研究论文_曲若舟,陈菲,王静,张帅,王炳皓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研究论文_曲若舟,陈菲,王静,张帅,王炳皓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反腐的一把利器,与反腐败的成效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分析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新要求,提出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措施。

关键字:从严治党 纪检监察 体制改革

一、全面从严治党对纪检监察新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更好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1转职能

转职能就是要明确纪检监察的主责主业,避免工作过程中出现错位、越位、不到位的现象,分散工作力量,明确自己的管辖领域,集中主要力量履行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的职能。一方面,要敢于担当,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依据党章规定,理直气壮开展执纪监督工作;另一方面,要敢于亮剑,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曝光、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同时,要敢于问责,严肃责任追究,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违纪行为,严格问责,眼里不容一粒沙。

在接下来的反腐斗争中,纪检监察机关要明晰职责权限,做到不越位他人工作,坚守自己的岗位,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集中工作力量,把加强监督、完善执纪监督问责机制、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等作为工作重心,集中精力“打虎”、“拍蝇”、“猎狐”,避免被繁杂的一般行政事务缠身而分散工作精力,影响反腐成效。

2.转方式

在转方式的过程中,加强监督,创新工作方法,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摒弃僵化、老化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模式,紧扣当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形成与新职能相适应的新方法。第一,注重“开头”,对于党内和政府内部的不正之风,坚持早发现,早治疗,早捏耳朵,早提醒,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及时约谈、函询,抓早抓小,把腐败行为扼杀在摇篮里。第二,狠抓“源头”,完善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方式,把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追究责任,堵住漏洞等作为工作的中心,提升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成效。第三,把握“接头”,在推进反腐治理的过程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做好协调工作,有效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注重实现监督实效,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3.转作风

习近平提出要建设一支干净、忠诚、果敢、担当的反腐队伍,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注重自身的建设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树立认真履职,秉公用权的良好典范。

第一,立足日常监督。注重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监督,除了监督正常的工作过程,也要对工作时间之外的生活作风进行监督,强化对反腐败队伍自身的监督和制约,形成内控机制,防止“灯下黑”和执纪者自身腐败的现象出现。第二,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适应反腐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对纪检监察队伍提出的新要求。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强化办案能力,适应转职能和转方式之后的工作要求。第三,完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机制,做好领导班子建设工作,协调好各方关系,各司其职。在新的反腐形势下,努力打造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完善反腐队伍自身建设工作。

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措施

2.1提升监察委员会的独立性

监察委员会作为反腐败机构,虽然已经从领导体制上脱离了政府,但想要使其在党的领导下独立履行职责,还要做到地位独立、经费独立和人事独立。第一,地位独立。通过法律规定保障监察委员会的独立地位。第二,经费独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费的划拨脱离地方财政,能够避免纪检监察机关和地方政府形成依附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关系,保障监察委员会独立、公正、高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第三,人事独立。建议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管理和晋升等工作都交由监察委员会自己负责,使其通过专业的考核选拔出需要的人才,组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反腐队伍。

2.2 保障监察委员会的廉洁性

第一,人大监督。人大作为一个国家监督机关,负责监督检查公职人员是否依法履职、秉公用权,是否廉洁从政以及监督公布公职人员的道德操守情况,其自身的廉洁性是有效行使职权的重要保证。因而,监察委员会向同级人大汇报工作,受其监督。第二,群众监督。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也是重要的监督主体。监察委员会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通过党务公开、阳光工程等,让人民群众及时全面了解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情况,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同时也能增进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理解,获得人民群众的更多支持。当然,在鼓励和引导群众加入到监督队伍中来、发挥群众这一监督力量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强群众的廉洁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提高群众监督的质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获得群众的支持,还能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反腐败工作,更多地参与反腐败工作,调动群众的反腐积极性,形成一个具有反腐共识的社会认知和社会风气。第三,舆论监督。作为新型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平台,发挥了巨大的监督效用。比如新时期的网络反腐逐渐涌现并取得了一定的反腐成效,揭露了大量的贪腐现象,提供了很多腐败线索,成为一种新的反腐方式,开辟了新的反腐战场。但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自发性、虚拟性等特点,也给一些炒作和博取关注的人找到了漏洞,一些信息真假难辨,增加了反腐成本和反腐难度。这就需要政府能够有效利用舆论这把双刃剑,不断规范和引导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解决舆论反腐的法治缺陷。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社会舆论在监督过程中的优越性,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监察委员会在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也要学会通过信息化平台,在网络上对典型的腐败案例进行剖析,起到警示威慑作用。

2.3 加强监察委员会反腐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抗腐能力强以及专业技能过硬的反腐队伍是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点环节。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面对腐败现象愈加多元化,腐败手段愈加科技化,腐败犯罪愈加隐蔽化等现实情况对反腐败队伍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去打造一支专业性强和技术过硬的反腐队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要建立独立的选拔制度。脱离原来的公务员招聘体系,由监察委员会根据需要自主招聘,选择更适合的人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注重综合素质和打击腐败的能力。招聘需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既考察知识能力,又考察综合素质。第二,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经过初期的选拔,入职后的职员不能直接上岗,需要经历培训之后,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再接手反腐败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反腐败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且在校期间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并没有实践经验,入职后直接上岗再学习的话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反腐败工作者。因而建议进行岗前培训,集体“充电”,强化反腐队伍成员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学习。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加强监察委员会的队伍建设,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第三,建立激励的晋升机制。在反腐败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把竞争机制引入考核中,激发反腐败队伍的动力,增强反腐败队伍工作的执行力。激励机制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有助于充分发挥反腐败队伍的工作能力。同时规定监察委员会工作人员的晋升需要与个人的能力、工作业绩挂钩,以这两个为考核作为升职的标准,不断激励优化反腐败队伍。

三、结束语

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面前,我们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分阶段、分步骤,有条不紊地推进改革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走中国特色改革道路。

参考文献:

[1]徐玉生.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J].广州大学学报,2016(10)

[2]刘夏.论我国反腐机构的整合与完善—以监察体制改革为视角[J].理论导刊.2017(2)

[3]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解读之五[N].中央纪检监察报.2017-02-08(01)

论文作者:曲若舟,陈菲,王静,张帅,王炳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研究论文_曲若舟,陈菲,王静,张帅,王炳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