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论文_杨淑婷

建筑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论文_杨淑婷

杨淑婷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造成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公共空间是面向城市公民敞开的空间,用于健身、娱乐、竞技、休闲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文化与特色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城市空间创造。

关键词:建筑设计;公共空间;创造

前言:

城市公共空间具体是指城市居住户区之外用于城市居民共同进行社会生活的公共场地。包括公园、街道、广场、体育场等公共空间,主要给群众提供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公共场所,是充实人们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轻松、愉悦心情的重要场地,它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宜居性,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在城市建设中尤为重要。

一、建筑设计中城市公共空间创造的必要性

目前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城市环境质量每况愈下,大量的雾霾笼罩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出行等带来严重影响,进而也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们在亚健康的状态下工作、生活。因此人们对生态生活更加注重,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生态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是人们衡量居住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城市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对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一)城市文化与形象的窗口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格局与分布规律是城市品味与特色的重要体现[1]。优美洁净的公共空间令人心旷神怡,不仅增添了城市魅力也给人们带来归属感,增强了人们对城市的认可。使人们每天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使人们以最佳状态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此外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的社会活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文化底蕴与文化特色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窗口以不同的形态得以表现。

(二)城市居民健身与活动的舞台

如今由于城市建筑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密闭性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交往与感情的交流带来不利,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弊端。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人们进行交流与丰富生活的场所利用率越来越高[2]。人们在敞开的空间中进行社会活动和户外健身,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对城市居民凝聚力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强化尤为重要。例如,广场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人们不分年龄、性别利用广场进行跳舞锻炼,增强了身体素质的同时也给生活增添了乐趣,城市的一角一片其乐融融。

(三)城市宜居性的重要表现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以多种丰富的设计形式出现,根据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公共空间的设计更多的是以绿地的形式出现在城市中,这样的公共空间为城市的绿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提高了城市的空气质量,这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宜居性,给城市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方法

由于城市公共空间不仅体现了建筑的属性还担负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意义重大。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建筑设计中房顶空间的创造

目前城市建筑中大多是高层平顶建筑,在建筑设计创造时可根据建筑房顶特点充分利用建筑房顶空间进行公共空间设计,对建筑面积实现最优化的设计。例如,可在房顶进行绿化 [3]。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还可将平顶房顶设计成网球场、花园等城市公共空间。在房顶建筑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房顶建筑设计时要注意建筑材料的使用,既然房顶建筑的目的是节约城市用地空间和绿化城市,因此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环保性能和节约性能。2)房顶建筑要体现空间舒适度。由于房顶建筑最终要服务于人,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从多角度考虑人的感受,做到人性化设计。

(二)建筑设计中边界空间的创造

建筑边界空间是建筑与城市衔接的过渡空间,建筑与城市的完美过渡对城市的形象至关重要。边界空间的设计要求在满足建筑内部功能使用的同时还要与建筑外部城市环境相协调。在设计建筑边界空间时应注意建筑入口的设计[4]。建筑入口的设计应根据建筑面对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用途进行设计。例如建筑入口面对的是广场,就要求建筑的入口延伸部位通过对齐或错位,使公共空间以围合或敞开的形式展开,实现广场的自由与制约相互协调。

(三)建筑设计中外部空间的创造

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之外的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因此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特征,将建筑特征与公共空间有机结合,使公共空间在使用时达到最佳利用率。建筑外部空间主要分为活动型、交通型、休息型等。活动型公共空间最主要表现为广场,空间面积较大容纳人数较多,广场的设计就要求宽阔、平坦、无障碍物。交通型主要是建筑旁边的街道或是商业街等,这就要求设计时考虑街道的交错性与流通性[5]。休息型主要表现为住宅小区等,对这部分空间的考虑要求注重环境的安静舒适度与绿化程度。这些不同的建筑外部环境要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各有特色,充分体现设计的社会功能。

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还要充分表现出城市的品味与城市特色,满足城市发展的形象要求,同时还要求建筑外部空间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在进行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时应将外部公共空间看做一个没有屋顶的建筑,对外部空间的各个细节进行最优化的设计,从多角度观察,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简单美观、洁净还更具人性化。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对人们的生活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不断地进行创新设计创造出能够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需求及精神渴望的城市公共空间,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旖旎.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要点[J].北京农业.2016(02)

[2]冼宁,王洋,彭会会.探析城市公共空间中景观设计——以天津桥园为例[J].设计. 2016(03)

[3]陈菲,林建群,朱逊.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差异性研究[J].风景园林. 2016(01)

[4]连彦,李佳霓,殷丽.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16(01)

[5]赵洪.浅议城市公共空间特征[J].四川建筑.2015(01)

论文作者:杨淑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论文_杨淑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